李慶玲
新課改下,應用興趣教學展開小學高年級英語,既是促使小學高年級英語教學水平適應新課標要求實現水平提高和質量改善的重要舉措,又是幫助學生提高綜合英語應用能力、順利為初中英語學習做好準備的重要方式。為此,小學高年級英語教師應充分認識興趣教學的重要價值,并采取科學策略實現興趣教學,以此切實培養學生形成對于英語學習及探索的熱情,增強英語教學實效性。
升入小學高年級,學生將學習難度更大的英語知識,如果教師不能充分調動小學生的英語學習積極性,那么他們在面臨不易理解的英語學習內容時,就容易產生畏難情緒和抵觸心理,造成英語教學無法取得理想效果。與此同時,小學高年級學生即將升入初中,為幫助學生順利完成小學學習和初中學習的銜接和過渡,教師也必須實現英語教學水平提高。因此,小學高年級英語教師必須突破傳統的灌輸式教學之局限性,轉而采取興趣教學法。所謂興趣教學法,就是指在“以生為本”教育理念下,圍繞學生中心,綜合應用多種教學手段來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一種創新方法。在小學高年級英語教學中應用興趣教學法,可以充分發揮他們的英語學習主體性,促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學習、應用英語知識和英語技能,配合教師完成各項英語教學活動,從而有利于增強英語教學實效性。從上述認識出發,本文主要探討應用興趣教學開展小學高年級英語教學的具體策略,力求為小學高年級英語教師在學生英語學習興趣培養方面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情境教學手段是指教師根據目標教學內容,為學生創設出與其相符的教學情境,在情境中展開教學并引導學生結合情境對教學內容展開思考并應用教學內容解決具體問題的一種教學方式。通過應用情境教學展開英語教學,教師能夠為學生提供良好的英語學習體驗,使學生仿佛身臨其境、仿佛成為情境中人物,因而能夠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
1.1 融入生活實際創設情境
缺乏英語語言應用環境是造成學生英語學習興趣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英語屬于外來語言,學生在生活中缺乏使用英語對話的對象,因而他們難以產生學習英語的動力。為此,教師可以結合小學高年級學生的日常生活和學習實際,創設具體的英語應用情境,促使同桌之間用英語在情境中展開對話。例如,在進行人教版小學英語教材六年級上冊Unit1《How do you get there》的教學時,就可以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本地的交通路線圖,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互相用英語交流從家到某一地點的交通方式,比如“How do you get to that movie theater?”等,以此幫助學生掌握本單元的英語句式。
1.2 利用提問方式創設情境
問題是學生思考活動的起點,通過向學生提出具體問題,教師能夠調動學生展開思考,讓他們的思維活躍起來,與教師的教學思路保持同步,從而提高課堂效率。為此教師應仔細分析教材,為學生提出開放性和趣味性問題,并配合多媒體教學手段為學生展示問題的相關畫面,以此達成提高他們英語學習興趣的目標。例如,在進行人教版小學英語六年級上冊Unit3《What are you going to do》的教學時,教師就可以先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不同的旅游景點及其各項娛樂活動,然后向學生提問“Which place do you want to go?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in there?And why?Tell me your reason,”(你想去哪一個旅游景點》你會在那兒做什么?)再讓學生結合自己的興趣愛好用英語回答問題。
游戲是最具趣味性的教學方式,且游戲教學符合小學高年級學生的心智特征。教師可以結合本班同學的實際英語學習情況,為學生編創趣味英語游戲。以此活躍英語課堂氛圍,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的積極促進作用。
2.1 詞匯類游戲
詞匯類游戲以幫助學生學習英語單詞為目標,主要有以下形式:(1)單詞接龍,教師先給定一個單詞,然后指定一名學生回答一個以該單詞詞尾開頭的單詞,如果指定學生回答正確,則可以繼續指定另一名學生完成接龍回答,如果沒有回答正確,則應接受“懲罰”,為大家表演一首英語歌;(2)“你畫我猜”游戲,教師隨機選出兩名學生“上臺對戰”,給定學生A一個英語單詞,比如“strawberry”,讓學生A在黑板上畫出這個單詞所代表的事物,再讓學生B根據學生A所畫內容猜英語單詞,然后學生A、B角色交換,教師負責記錄學生A、B猜出單詞的時間,誰用時短則取勝。
2.2 語法類游戲
語法類游戲則以強化學生英語句式應用能力和幫助學生建構語法知識為目標,比如“連詞成句”游戲,教師給學生一組單詞,讓學生根據所學語法知識,將這組單詞組成符合英語語法規律的句子,比如“Anna s, Elsa, is ,sister,elder”(正確答案是“Elsa is Anna s elder sister”)。
實踐是強化學生英語應用能力最為行之有效的方式,通過設計并開展趣味性英語實踐 活動,教師可以有效促進學生參與其中并提高他們的綜合英語應用能力。具體而言,英語實踐活動可分為以下幾類:
3.1 日常類實踐活動
日常類實踐活動即教師在英語課堂上完成的實踐活動,時長一般在五到十分鐘左右,強調持續開展,從而切實培養學生形成應用英語的習慣。例如,教師可以在每節英語課正式開始前,進行“Free talk”活動,即隨機給定一個主題,比如“Weather”,讓學生圍繞這個主題,用英語發表自己的觀點。“Free talk”活動強調“Free”,因此教師在這一環節不應苛求學生的語言正確性,而應鼓勵學生大膽主動地用英語完成表達。
3.2 探究類實踐活動
小學高年級學生已具備一定的自主學習和探究能力,因此教師可以建立英語學習小組,向學生提出探究問題,然后推動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通過自主搜集資料、交流討論得出關于探究問題的共識,并在英語課堂上與其他小組分享。例如,在進行人教版小學英語五年級下冊Unit5《Look at the monkeys》的教學時,教師就可以讓各個學習小組選擇本組最感興趣的一種動物,比如Lion,借助互聯網搜集關于這種動物生活習性的資料,然后通過小組討論總結該動物的生活習性,并用英語寫作相關探究報告。
3.3 動手操作類實踐活動
動手操作類英語活動可以有效幫助學生完成英語知識記憶。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將某單元單詞繪制成單詞卡片,或者將某單元的語法知識點制作成英語小報,讓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加深對于英語單詞和英語語法知識的理解,從而推動他們有效記憶英語知識。
3.4 課外閱讀類實踐活動
教師還可以為學生推薦一些優質且趣味性強的英語課外讀物,比如牛津大學與外研社合作出版的《書蟲系列》中適合小學高年級學生閱讀的《俠盜羅賓漢》《亞瑟王傳奇》《生存游戲》等,讓學生利用課外時間完成自主閱讀,然后寫作讀后感,并與其他同學進行交流討論,分享感想,促使學生形成課外英語閱讀的良好習慣,教師應注意使用激勵手段,幫助學生收獲英語閱讀自信心,以此達成通過開展課外英語閱讀活動提高學生興趣的目的。
總而言之,基于興趣教學對于增強小學高年級英語教學實效性的重要作用,教師應注重應用情景創設、編創趣味英語游戲、開展日常類、探究類、動手操作類及課外閱讀類等多樣化的實踐活動來落實英語趣味教學。實現興趣教學的關鍵在于找準英語教學與學生興趣的契合點,并在此基礎上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這需要小學高年級英語教師全面了解學生特點,不斷優化英語教學方案。
(作者單位:江西省新余市暨陽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