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艷 馬向閣
構建英語專業四級(TEM4)聽寫認知圖式對學生的英語學習具有重要的作用,學生能夠通過認知圖式快速的提升英語聽寫能力,使學習質量與效率大幅度提升。分析認知圖式可知,圖式中存在的“自上而下”認知方式,不只是幫助學生理解英語整體信息,還能夠幫助學生拓展詞匯量、拓展知識量、積累較多的相關圖式,從而形成圖式鏈,能夠使英語掌握的更加牢固。英語教師在傳授英語知識時,要把如何構建聽寫認知圖式傳授給學生,要讓學生了解“自下而上”認知圖式能夠為“自上而下”的圖式構建提供多樣化的語料內容,從而使學生的構建質量與效率不斷提高。
英語專業四級涉及的題材具有豐富廣泛的特點,涉及的知識領域涵蓋較多方面。通過分析可知,涉及的領域包含文學、科學、歷史、地理、環境保護等多方面知識。與其他板塊語言能力測試相比較可知,英語專業四級聽寫對背景圖式的要求較高。學生在學習英語時,需要掌握認知圖式的構建,才能順利完成TEM4聽寫。筆者針對英語專業四級(TEM4)聽寫認和右圖式的構建進行了研究,具體內容如下:
“圖式”是由德國著名哲學家康德(Kant)提出的,是指人的大腦中存在著純性概念,運用圖式構建的方式,讓大腦與外界的感知對象進行鏈接。而英國研究學者重要對“圖式”進行了研究,指出人們的大腦中存在過去的經驗,通過把經驗與感知對象鏈接,而形成新的經驗。此理論注重的是“圖式為動態發展模式”,且把“圖式理論”定為學界術語。瑞士學者把圖式理論應用于兒童認知過程與心理實現的闡述,教多的學者也針對圖式理論進行了研究,給出了“背景知識建構”、“一系列概念”等定義。例如通識,人們可以利用通識表征事件及事件系統、背景、人物關系、語境、物體等內容。又有學者對圖式理論進行了研究,認為圖式是背景知識儲存在大腦中。根據所有學者的理論,總結出:圖式能夠為人類提供理解新信息的平臺、有助于進行推理闡釋、能夠把已經存在的記憶進行建構與聯系、能夠幫助人類進行推導性重構?;谏鲜隼碚摚⒄Z研究學者把圖式理論應用于英語教學的方方面面,能夠讓學生通過圖式理論串聯掌握的英語知識,從而使掌握的英語知識更加牢固。其中,英語專業四級(TEM4)聽寫環節加入了認知圖式的構建,使學生的聽寫能力得到提高,進一步推動學生英語學習的發展。
2.1 TEM4聽寫材料分析及其認知圖式的建構
分析TEM4的鍛煉聽寫可知,段落聽寫分為15個意群,在進行朗讀時需要依照意群進行停頓。這些意群是激活新圖式元素與內容的重要工具,能夠為新圖式的構建提供豐富的材料。
例如,TEM4聽寫材料站在題目的角度可知,運用“自上而下”的方法對此文章進行預測,此文章聽寫的內容會涉及“生活”的狀態,在英國鄉村的人們是如何生活的,生活的特點都有哪些。雖然英語鄉村生活是學生無法涉及的內容,但是自己的生活卻是非常了解的,所以根據此話題構建意象圖式不會存在較大的難度。中等學習水平的學生排除詞匯障礙后,能夠聯系以往掌握的舊圖式鏈進行創建新圖式,再通過新圖式輔助自己理解文章內容、把握聽寫信息。所以,生活的話題內容可以激發學生已有的與“生活”相關背景圖式,形成舊圖式鏈,再通過輸入新信息,舊圖式鏈會自動進行調整、更新,從而創建與完整的新圖式鏈。
教師引領學生預測題目后,再進入內容的聆聽,學生根據題目所引發的舊圖式鏈再融入獲取的新信息,從而創建出相對應的新圖式鏈。舊圖式鏈是受到相關信息的刺激而出現在學生的腦海中,學生通過回憶、概括,形成舊圖式,在聽取新信息的過程中,舊圖式鏈不斷調整,創建出新的結構與內容。這一過程是從概括到具體、從想象到現實,使與“生活”相關的內容逐漸豐富,學生不斷把新掌握的生活內容融入舊圖式鏈框架中,完成新圖式鏈的構建。
2.2 TEM4聽寫實驗與結果分析
筆者通過對兩個班A班與B班的學生實施“自下而上”的圖式理論、“自上而下”的圖式理論傳授,從考試結果可知,兩班學生的聽寫成績相似,不存在較大的差異性。A班為對照組,傳授的是“自下而上”聽寫認知圖式處理TEM4聽寫材料。教師先把聽材料中要出現的生詞、短語進行詳細介紹,把詞匯與句子成為聽寫的核心。B班為實驗組,傳授的是“自上而下”聽寫認知圖式處理TEM4聽寫材料。教師先對材料的題目進行分析,要求學生對題目采取預測措施,讓學生根據題目聯想與之相關的圖式鏈,把以往的經驗形成舊圖式鏈。然后,第一遍播放聽寫材料,讓學生根據聽到的材料創建新圖式鏈。對B班學生采取此模式訓練的時限為8周,第一周實施前測,最后一周實施后測。再選擇兩名英語教師成為測試評卷人,抽出20位學生的試卷進行試改,目的是對評卷人批改的信度與效率進行驗證,當20名學生的試卷評分相一致時進入正式評卷環節。把前、后測試的成績進行配對,再運用t檢驗模式進行數據計量,從而比較出實驗組學生考試前后具有的差異,證明此模式具有的實踐效果與意義。再把實驗組與測試組的后測成績進行t檢驗比較,從而了解聽寫認知圖式是否對TEM4聽寫具有顯著性的作用。
從實驗組的前測、后測成績比較可知,后測成績顯著優于前測成績,兩者間的差異性較大。從此結果可知,實驗組運用的聽寫認知圖式教學具有良好的教學效果,學生掌握構建圖式方式,形成新的圖式后,能夠有效理解需要聽寫的文章,此教學策略對學生學習英語具有較大的作用。從實驗組與測試組的后測成績比較可知,實驗組與測試組的學生成績未存在顯著性的差異,上下相關的分數只在0.1。兩班學生實施不同的聽寫認知圖式,目的是要測試出哪一種方法具有效果良好,而從成績可知,具有的效果相似,但是“自上而下”要比“自下而上”的認知模式更勝一籌。分析原因可能與教學時間有關,8周的時間較短,學生積累的意象圖式未產生明顯性的特點。英語教師或者是學者可以再次深入研究,把測試時間延長,從而評測出兩者未產生較大差異的原因是否與時間長短有關。雖然“自上而下”模式只是比“自下而上”模式高出0.1,說明“自上而下”模式要比“自下而上”有優勢,教師可以利用“自上而下”培養學生聽寫能力。
綜上所述,通過筆者對兩班學生的實驗可知,“自上而下”的聽寫認知圖式能夠使學生的聽寫能力大幅度提升,雖然“自下而上”模式與“自上而下”的成績相似,但是從數據上可知,教學效果沒有“自上而下”有優勢。所以,教師可以利用“自上而下”聽寫認知圖式培養學生,促進學生聽寫能力的提高。另外,英語教師或者是研究學者需要加大力度研究,充分證明“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之間的差異性,為學生英語聽寫能力服務。
本文系湖南工學院一般項目,生態視域下tem4的反撥效應研究,項目編號 hy15022;湖南省教育廳一般項目,期望與現實:新CET4的反撥作用研究項目編號17C0447。
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測試學視域下新TEM4反撥效應的實證研究—基于湖南高校的調研分析。
(作者單位:湖南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