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華
摘 要:當今世界,以多學科、多技術領域相互滲透、交叉融合及群體突破為顯著特征的新一輪科技產業革命在全球范圍內興起,顛覆性產業技術不斷涌現,新的產業組織形態與商業模式紛紛呈現。廣州國際媒體港作為國家級廣告產業園核心區,要想得到健康持續發展,就要應用好相關優質產業資源,引入傳媒全產業鏈,發揮優質企業集聚效應,加強與新媒體、經濟、文化、互聯網、會展等產業和平臺的深度融合,推動廣州國際媒體港多元化跨界融合發展,打造廣州國際媒體港高質量發展新引擎,文章就此展開研究。
關鍵詞:跨界融合;媒體港;建設路徑
廣州國際媒體港東傍廣州塔,北臨珠江,在廣州最靚麗的風景線上,是廣州市委市政府重點扶持發展的廣電文化產業綜合項目、廣州新型城市化百項重點項目之一。為搶抓媒體產業發展機遇,加快推進融媒體中心與平臺建設,在跨界融合背景下探索媒體港產業發展,不斷提升國際化水平,打造世界影響力。廣州國際媒體港采用電視報道結合網絡直播、客戶端運營、原創推文、H5互動頁面、微官網、網站等全媒體手段,以助推廣州經濟發展為目標,強化實施媒體融合、經濟融合、園區融合、文化融合、會展融合等戰略。在全新的國際媒體港及其周邊全產業鏈發展支持下,建立內容集成分發的全媒體矩陣網絡,充分運用新媒體手段,加速媒體融合發展,打造廣州對外交流的重要平臺與窗口。
1 ? ?加強合作,促進三網融合與媒體融合,構建世界融媒體中心
早在2011年,廣州國際媒體港與中銀投資集團公司、美國“天下衛視”等7個合作單位分別就打造國際影視制作播放基地、進一步提升廣電系統在三網融合進程中的核心競爭力開展深度合作。媒體港要加強關聯企業與技術平臺的融合式發展,打造集團化服務平臺,除了要加強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外,還要積極引進自媒體、地方媒體、國際媒體、企業新媒體、政務新媒體等各類新媒體企業,支持移動新媒體企業根據用戶需求加快開發個性化、便捷化訂閱內容、在線直播內容、互動視頻等產品,滿足用戶的需求。大力推進三網融合與媒體融合,發展媒體融合技術,在內容、渠道、平臺、管理等方面與新媒體融合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指出:“要適應社會信息化持續推進的新情況,加快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充分運用新技術新應用創新媒體傳播方式,占領信息傳播制高點”。目前,基于信息傳播的終端與方式較之前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只有突破自有的技術壁壘,暢通信息傳輸的渠道,加強融合式、開發式發展,才能把廣州國際媒體港發展成為世界融媒體中心。
2 ? ?融合新媒體經濟發展,助推廣州國際媒體港建設水平提升
跨界融合已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參與和認同,成為經濟發展最具活力的新領域,帶來新動力、新方式、新前景。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加速推動新興技術與現有產業的融合,催生了以“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等為代表的產業發展新趨勢。新形勢下,全球信息化已經進入全面滲透、跨界融合、加速創新和引領發展的新階段。基于新技術,跨界融合為企業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尤其是廣州國際媒體港的建設與發展,給中小民營經濟帶來了新機遇、新發展。同時,新媒體經濟的高速發展,強烈助推了廣州國際媒體港的持續健康發展。
廣州國際媒體港進入多元化、全產業鏈發展以來,為解決中小微企業、青年人才、大學生、待業青年、殘疾人等群體的創新、創業難題,與其建立的新型媒體經濟共建互利共贏的跨界融合平臺,作出了突出貢獻。媒體港與媒體經濟產業的發展已形成互促共贏機制,為促進廣州國際媒體港持續發展提供不竭動力。
3 ? ?強化產業定位,用好優質平臺,發揮廣州國際媒體港主陣地作用
2014年,廣州國際媒體港獲得國家工商總局批準設立“國家級廣告產業園區”,是全國唯一以廣電媒體為管理運營主體的廣告園區,與“廣州美院園區”形成“一園兩區”的功能互補,吸納傳媒機構和廣告企業入駐,發揮廣告創意產業的龍頭帶動作用。
媒體港作為“傳媒產業發展港灣、社會信息服務平臺”,要持續發揮好原有傳媒企業的優勢,帶動其他優質企業的引進與落地,積極吸納信息產業、文化創意產業、媒體服務產業進駐。同時,優化廣州國際媒體港的功能布局,除了注重傳媒全產業鏈的上下流建設外,還要把廣州國際媒體港打造成為集媒體服務中心、多功能演播演出中心、新媒體集群運營中心、媒體信息采集與發布中心、影視展示交流交易中心、媒體技術營銷與交流中心以及高端媒體服務于一身的現代傳媒產業綜合項目。
4 ? ?加強文化屬性融合,聚焦全媒體產業鏈建設,推動廣州國際媒體港多元化發展
廣州國際媒體港作為全國唯一由媒體打造的國家級傳媒產業平臺、廣州媒體產業的一張過硬名片,要深化其文化屬性,聚焦全媒體產業鏈建設,推動多元化發展新格局。2017年,廣州國際媒體港作為現象級傳媒產業大平臺,以“廣州榮譽”的IP概念,引領頂級品牌與廣州廣播電視臺進行總部經濟與整體文化產業戰略合作。媒體港要持續引進行業龍頭企業進駐,分別在媒體融合、文化創意、文化貿易、宣傳推介、項目孵化、行業研究、科學技術、節目創新、資源配置、內容共享等領域開展全方位的深度戰略合作。
廣州國際媒體港要不斷固化其“文化+”屬性,塑造文化品牌資源優勢,加強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作用,才能建立起媒體港發展的“魂”與“魅”。積極發揮全媒體、全平臺的傳播優勢,加強文化產業鏈品牌效應的聚集,突出媒體文化產業特色優勢,帶動電視、廣播、廣告、紙媒、互聯網科技、金融等媒體融合的全媒體發展,并著眼于全局發展戰略,發揮其文化引領、示范和推動作用,帶動全媒體融合健康發展。
5 ? ?強化互聯網融合發展,依托互聯網總部高度聚集優勢,打造廣州國際媒體港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廣州國際媒體港周圍聚集了阿里巴巴、騰訊、科大訊飛、小米等多家互聯網企業總部,成為互聯網創新產業優選地,吸引了今日頭條等一批新興媒體產業的進駐,促進以互聯網為核心的傳媒產業生態體系加速形成。互聯網作為傳媒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技術支持與核心平臺,為國際媒體港的加速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機遇,充分利用其互聯網總部經濟集聚效應,使國際媒體港有無形的大平臺可以依靠,集中力量,朝靶向發力,發展核心業務,推動其高質量發展。
目前,“互聯網+媒體”是媒體融合發展的新方向,是在社會信息傳播領域形成的以互聯網為基礎設施和實現工具的新傳媒形態,媒體港傳播的最大平臺和核心傳播資源就是互聯網。互聯網總部高度聚集的廣州國際媒體港已具有無法比擬的優勢與資源,目前需要推進的是整合資源,發展成為互聯網媒體航母,才能捍衛廣州國際媒體港在國際上的核心地位與品牌資源優勢。
6 ? ?與現代商貿會展融合,延伸數字會展業務,提升廣州國際媒體港精細化水平
發揮廣州國際媒體港區域優勢,借助琶洲粵港澳大灣區數字經濟創新試驗區,與周邊的知名現代商貿會展進行融合,提升媒體港精細化服務水平,走特色發展之路。利用廣交會國際品牌地位,充分發揮廣州國際媒體港作為全球對外窗口與國際交流媒介的功能,加大與國內外資源的對接力度,推動傳媒產業雙向融合發展,促進傳媒產業國際競爭力的提升。廣州打造國際商貿中心的關鍵是其輻射的區域范圍能達到多廣。僅靠傳統商業模式是不可能成就廣州國際商貿中心地位的,只有通過不斷創新、拓展渠道,才可能使其獲得質的提升。因此,廣州國際媒體港與現代商貿會展的融合可以達到相互支持、互利共贏的利好局面。
以琶洲國際會展中心區為核心,加快推進以現代商貿會展為主題的媒體港建設。把媒體港打造成著名的線上現代商貿會展品牌,與琶洲會展等線下實體會展形成較為完整的線上線下現代商貿會展系統,進一步拓寬媒體港的發展半徑與品牌效應。同時,可以借助現有的著名琶洲會展國際品牌與資源,把媒體港鍛造為服務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特色品牌。
7 ? ?結語
廣州市作為國家重要中心城市與粵港澳大灣區的門戶樞紐,正加快建設國際科技產業創新中心,打造以戰略性新興產業為引領、現代服務業為主導、先進制造業為支撐的綜合型現代產業體系。廣州國際媒體港要積極探索與關聯產業、優勢產業融合發展的有效途徑。依托傳媒全產業鏈的發展與集聚效應,全面實施全媒體發展戰略,推動廣州國際媒體港多元化發展,高質量地完成廣州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
基金項目:2016年度廣州市哲學社會科學發展“十三五”規劃課題“跨界融合與推進廣州國際媒體港建設路徑研究”(2016GZGJ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