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國社會主義進程正在不斷深入推進,群眾文化作為重要的精神文明,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群眾文化活動的形式豐富多樣,促進了群眾整體文化素養的提高。隨著現代化技術的快速發展,我國進入了新媒體時代,新媒體技術和應用與人們的生活有著密切的關聯,人們獲取信息的方式也呈現出多樣化的發展,為群眾的信息交流方式帶來了全新的改變,也給群眾文化創造了新的條件。文章對開展群眾文化活動的重要意義進行了探討,針對新媒體環境對推廣群眾文化活動的影響,進行了新媒體時代推廣群眾文化活動的探索分析。
關鍵詞:新媒體;時代;群眾文化;推廣
我國社會主義進入了全新的發展時期。新媒體時代背景下,人們的生活需求得到了滿足,同時,對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設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組織和開展群眾文化活動是建設群眾文化的重要途徑之一。在新媒體興起的背景下,開展群眾文化活動的形式越來越豐富多樣,對于提高群眾整體的文化素質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為構建和諧、文明的現代化社會奠定堅實的文化基礎,促進我國未來文明社會的穩健發展。
1 ? ?開展群眾文化活動的重要意義
推廣群眾文化的途徑有很多,開展群眾文化活動是必不可少的內容之一。開展群眾文化活動能夠幫助群眾對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觀形成正確的認知,振奮人民群眾的精神,促進社會民眾文化素質的提升,建設中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組織和開展群眾文化活動,通常是通過社會文化活動、博物館等平臺,開拓人們視野,豐富人們的業余生活,讓群眾在豐富多彩的群眾文化活動中感受到文化帶來的快樂,體現了群眾文化活動自身的“服務”功能屬性。將道德規范的內容融入群眾文化活動中,突出鮮明的道德主題,強化道德文化活動的導向性,促進群眾內涵和文化素質的提升,體現出群眾文化活動的教育功能。通過群眾文化的推廣和建設,將積極向上的文化理念傳遞給群眾,不僅能夠提高群眾整體的審美能力,還能夠讓群眾領悟和體會到文化的精髓,促進文化素養和整體人文素養的提高[1]。
2 ? ?新媒體環境對推廣群眾文化活動的影響
新媒體時代背景下,群眾文化的推廣在新媒體技術的應用下,得到了強大的助力。開展群眾文化活動的傳播模式更加豐富,且具有較強的趣味性,借助圖片、視頻等形式,將更多的群眾吸引到群眾文化活動中來,促進群眾文化的宣傳效果。借助新媒體時代的優勢,打破了群眾文化推廣過程中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通過建立網站、官方微信平臺等方式,增加和群眾的互動交流,促進互動交流實效性的提升,強化群眾文化的宣傳效果。在官方平臺上,將群眾的訴求和建議收集起來,創新群眾文化的開展形式,吸引更多的群眾參加群眾文化活動,保證群眾文化的有效推廣[2]。
3 ? ?新媒體時代推廣群眾文化活動的探索分析
3.1 ?挖掘新媒體資源,豐富群眾文化的活動內容
新媒體環境中蘊含著大量的信息,在現代化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網絡技術被廣泛應用到人們生產生活的各個領域。在開展群眾文化活動和推廣群眾文化中,大量的信息資源和豐富的新媒體技術,給群眾文化活動帶來的全新的挑戰。將多種多樣的新媒體信息資源,整合并融入群眾文化活動中,創新活動的組織形式,吸引群眾的參與興趣,提高人們參與群眾文化活動的積極性;將新型的活動內容和文化信息結合到群眾文化活動里,使用新媒體平臺開展各種類型的比賽,豐富群眾文化活動的內容,拓寬人們對于群眾文化建設的認知范圍;借助網絡和新媒體環境,引導群眾加深對群眾文化的理解,真正融入群眾文化的建設和推廣活動中來,促進我國社會文化的建設,提高人民的整體文化素養[3]。
3.2 ?借助新媒體構建群眾文化平臺
新媒體時代背景下的群眾文化活動開展和推廣工作,具有傳播快的優勢特征,新媒體技術和平臺的應用,使文化傳播的途徑更加豐富。很多地區的群眾文化推廣建設已經構建起了微博、微信等群眾文化的活動平臺。不僅在城市的群眾文化推廣中應用了新媒體技術,包括很多鄉村中的互聯網技術也已經得到了普及,為開展群眾文化活動、推廣文明精神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系統的組織體系和群眾文化平臺上,可以向群眾第一時間傳遞活動文件,提高群眾文化活動的組織效率。借助新媒體時代的優勢和特點,包括使用視頻等方式宣傳群眾文化,構建和完善群眾文化活動平臺,引發更多關于群眾文化的探討,保證群眾文化推廣活動的有效開展。
3.3 ?借助新媒體培養新型群眾文化工作者
開展群眾文化活動、推廣群眾文化精神離不開一支專業的高素質群眾文化隊伍。受到資金等因素的影響,群眾文化推廣工作者的培養存在種種困難。在多媒體時代,文化單位應該充分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和新媒體應用,緊跟時代的發展步伐,推動群眾文化的信息化發展,培養新型的群眾文化工作者。加大資金投入,定期舉行培訓提高群眾文化工作者的個人素質和專業文化技能,加強員工應用新媒體的能力,提高群眾文化推廣的成效,加強建設社會主義文明[4]。
4 ? ?結語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在新媒體背景下,推廣群眾文化工作,需要充分借助新媒體的優勢,打破傳統的群眾文化活動建設局限,拓寬受眾面,拓展受眾群體,增加群眾文化的影響力,對于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有著重要的意義。新媒體時代,通過開展切實有效的群眾文化活動,培養和提高公眾的科學文化素養,為社會發展提供支持,將更多新知識、新技術、新發現傳遞給社會大眾,增強雙向的互動,促進我國民眾整體的社會精神文明建設。
[參考文獻]
[1]張鈺.探究如何在新媒體時代環境下推廣群眾文化工作[J].傳媒論壇,2020(6):141,143.
[2]陳懷貴.淺析新媒體時代群眾文化活動開展的新形式[J].傳播力研究,2019(20):22.
[3]王成鵬,王巖峰.試論新媒體時代群眾文化活動開展的新形式[J].農民致富之友,2018(11):228.
[4]張玲.新媒體時代傳統文化傳播的機遇與挑戰[J].傳播力研究,2018(4):27-28.
作者簡介:譚雪濤(1972— ),女,重慶人,館員;研究方向:群眾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