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語文教學從內容到形式上也在悄無聲息中發生著改變。就當下現狀而言,國學經典越來越受語文課堂的青睞,一方面,經典誦讀的重要意義體現在對我國傳統文化的傳承上。另一方面,引導學生誦讀經典對學生的文學修養以及綜合素質的提高也有著重要的影響。另外,語文教材中也蘊含著豐富的國學素材,由此可見,經典誦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施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以及滲透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徑。
關鍵詞:經典誦讀;小學語文;實施策略
在新課改的歷史背景下,提高學生對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感以及培養優秀的文化接班人是每個教師的責任與義務,尤其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的身心發展尚不成熟,而語文教材中包含著古詩詞、文言文等優秀傳統文化對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有一定的推動作用。因此,經典誦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施具有明顯的現實意義,在誦讀中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傳統文化的了解及傳承,而且在學生成才的道路上也扮演著重要角色。
一、 明確誦讀教學目標
經典誦讀雖然具體來看是教師開展語文教學的一種手段,但卻是在教學中能夠對學生產生深遠影響的教學環節,因此教師應當在教學目標制定之時就做好教學層次的規劃工作,讓學生有機會在教師制定的合理教學目標的指導之下實現個人國學修養和知識水平上的本質提升,從而使得個人的核心學科素養達到當前社會所需要的水平。
二、 經典誦讀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
(一)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學生對于語文的理解能力
要想提高語文學習能力,就要先學會結合聽、說、讀、寫的學習方式,誦讀是表達一個人內心情感和性格特征的重要方式。簡言之,誦讀就像是表演,人的喜怒哀樂都會通過誦讀表現出來。因此,誦讀可以培養學生的表演能力。另外,誦讀也可以培養學生的記憶力,通過反復的誦讀可以對文學作品的內容有全面的了解,在了解的基礎上學生才會將這部經典作品深深地印在腦海里。誦讀更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一種重要方式,語文是一門情感豐富、來源于生活的學科。經典的文學作品更是對現實生活的生動反映,因此學生可以透過誦讀的作品看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也可以感受文學作品主人公的情感變化,從而豐富自己的人生閱歷拓寬自己的視野。
(二)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通過背誦經典文學中的優美的經典詞句、詩文篇章,小學生會在腦海中形成大量的信息輸入,加上對經典作品的理解和體驗,學生更能夠逐漸將其吸收、內化,把文言字句及其背后的思想情感儲存到大腦里,在口語表達運用時調動儲存,加工成自己的語言,便會出口成章。
三、 經典誦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出現的問題
(一)經典誦讀方式單一化,沒有引起學生的興趣
教師大多數會認為應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誦讀文章,因此教師會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先講解經典的內容,然后再讓學生誦讀。由此可見,教師在經典誦讀教學的過程中仍采用的是常規教學思維,教學方法比較單一。這樣的方式比較刻板,很難引起學生進行誦讀的興趣,從而使學生在語文的學習上更加沒有動力。
(二)教師評價方式不合理
一方面,有些學校很少對小學語文經典誦讀教學的效果進行評價,根本不重視經典誦讀的教學效果。另一方面,有些學校雖然對經典誦讀的教學效果進行評價,但評價的方式卻存在較大的問題。評價方式不夠靈活,難以對經典誦讀的教學效果進行全面的評價。
四、 經典誦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施策略
(一)重視經典文學內容的選擇,提高學生對于經典誦讀的興趣
教材內容的選擇很重要,老師在教學中根據學生的本質特征選擇適合他們的經典誦讀內容,如果內容選擇不當對學生接受難易程度不匹配,反而會打消學生積極熱情的學習態度,會使小學語文教學理念的初衷背道而馳。教學可以更開放更隨意地讓學生自由誦讀經典國學內容,根據學生的個人特征、各個學校的教學制度、各個地區的發展需要來不斷調整和篩選經典誦讀類國學。對學生而言,有了對經典文學的興趣,才能有更大的積極性,從而全身心地投入到經典誦讀中去。教學實踐表明只有學生的學習興趣被激發了,課堂上氛圍才能活躍,學生真心實意誦讀,課外才能自覺主動補充學習,進而養成良好習慣,這樣經典誦讀才算是行之有效。
(二)教師應該優化教學方式,適當引導學生進行經典誦讀
小學生具有非常活躍的思維活動,并處于記憶的黃金階段,此時就需要教師對其進行全面的分析,并采用恰當的教學方法來進行語文教學,使他們對經典誦讀教學產生積極性和興趣,這樣可以使經典誦讀教學變得更加簡便,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參與意識和積極性。教師應該順應學生的思維特點,遵循學生學習的規律來指導學生將經典誦讀學以致用。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他們學習運用的重點在于遣詞造句方面,教師可以聯系課文內容,或者借助生活經驗讓學生練習在生活中運用成語來表達自己的感情。對于高年級的學生,作文是一道難題,經常出現審題偏差、思維蒼白甚至觀點錯誤等問題,這些問題多半是語言思想貧乏所致,通過經典誦讀,讓學生大量積累優美詞句,將這些素材融入自己的作文中去,或說明事理,或議論抒情,旁征博引、妙筆生花,作文必定會增添不少光彩。
(三)加強對互聯網的應用
互聯網可以打造有活力的語文課程,如用電影、動畫來進行引導性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由于小學生處于低齡階段,因此,往往要給學生講明一個道理,十分困難。這時,就可以尋找一部相關的影片或者動畫片給學生觀賞,通過它們的輔助,來向學生闡釋這個道理。
五、 總結
綜上所述,經典誦讀雖然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已引起廣泛重視,但教學策略仍受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而存在一定的不足。所以,教師作為教學的主要負責人,應以新課程標準中的要求為導向,在實踐中不斷地探究新的教學方法,提升語文教學質量,從而促進學生良好誦讀習慣的養成。
參考文獻:
[1]李慧娟.探討經典誦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施策略[J].中國農村教育,2019(3).
[2]蘇霞.經典誦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施策略[J].中國教師,2019(S1).
[3]王冰,劉樹仁.小學語文經典誦讀開展策略[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9(3).
[4]韓文娟.小學語文經典誦讀教學初探[J].課程教育研究,2019(4).
作者簡介:
張琴,廣西壯族自治區貴港市,廣西壯族自治區貴港市覃塘區覃塘街道大郭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