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玲艷
摘 要:農業作為產業結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之一。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使農機化發展成為現代農業重要的發展模式。為了有效促進農業的可持續發展,需要做好農機化發展研究,采取針對性措施,有效解決農機化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各類問題。本文將圍繞著農機化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進行簡要地分析與討論。
關鍵詞:農機化發展;存在的問題;對策研究
農業機械化發展已經成為農業現代化發展的必然趨勢,是推動農業經濟快速發展的內生動力。推動農業機械化在農業中的廣泛應用,能夠有效提升農業生產效率,促進農村經濟的持續發展。接下來,本文將簡要介紹農機化發展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以及有效地解決策略。
一、農機化發展現狀
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使農業生產由傳統的人力勞作逐漸向農業機械化生產轉變,農業生產力水平得到了顯著提升。農業機械化生產的總動力已經超過十億千瓦時,農業生產過程中所使用的機械水平也已超過67%,農業機械化的生產進程得到了很大程度地推進和發展。農機化發展進程中,通過創建農作物機械化建設的示范縣,充分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已經在精準扶貧等眾多工作領域取得了顯著的工作實效,同時,我國也在農機生產與使用等方面逐漸發展為世界領先地位。但是由于受到農業生產環境、農業生產設備基礎等多種因素影響,農機化發展過程仍存在著很多有待解決的問題。
二、農機化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一)農業機械化發展水平有待提升
在農機化發展過程中,農業機械結構存在的諸多矛盾嚴重制約了農業機械化水平的有效提升。就目前發展情況而言,農業生產中所使用的動力機械存在不足,與之相配套的機械設備較少,尤其針對農作物收獲所使用的機械化設備,數量還滿足不了農業生產的實際需求。在地處偏僻的農村或者山區,農業機械化設備的數量呈現相對不足的狀態,發展水平較低,一定程度上阻礙了農業現代化的發展。
(二)農機化發展投入資金不足
當前農村經濟發展存在局限性,在農業機械化方面投入的資金普遍不足,先進科學技術在農業發展中發揮的作用不足。在現有的農業經濟結構中,農機化發展需要的資金所占比例較小,尤其貧困地區,常常未設立農機化發展專項資金,造成了農機發展現狀與實際需求的不平衡性。
(三)農業機械服務體系有待完善
在農機化發展過程中,現有的農業機械化機構設置尚不健全,其相應的服務體系建設依舊不完善,無法有力支撐農機化的實際發展需要。在廣大農村,農機合作社較少,其真正地管理作用沒有有效發揮,相應的人員配置不夠,無法有效促進農機化的持續健康發展。
三、促進農機化發展的有效策略
(一)加強培養農業機械化技術隊伍
為了有效推動農機化發展進程,可以結合農機化發展實際情況,在以小型農機具為主要機械設備的基礎上,結合多種機型,更好地滿足農業生產的實際需要,加大對農機具的研發力度,建立示范點,持續加快農機具的宣傳與推廣。若要有效提升農機化發展水平,在增加農業機械化設備的同時,可以在農村建立具有較高技術水平的農機科技隊伍,盡可能有計劃地利用農業機械化技術促進農業增產增收,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可以在農村建立農機相關科技技術的推廣機構,在結合農村實際情況做好農業增產實驗的同時,加大對農機技術人才的培養,以有償經營、服務的形式,采取實體經營模式,多層次、多方法地推廣農機技術,在農村市場中形成市場競爭效應,倒逼農機化發展。除此之外,可以建立農機展示、培訓、銷售、保養、維修一體化的農機發展示范點,在培養農機實用、創新型人才的同時,加速農機技術與農機化工作在農村中的持續快速發展。
(二)做好農機作業市場的有效開發
大力發展農機化,首先需要結合農民生產的實際需要,做好農機作業市場的有效開發,有效解決農業機械化設備配置不足,投入農機化發展資金少等現實問題。可以在農村經濟市場中,設立農業機械化設備的租賃服務,有效減少發展資金的投入,提升農機使用效率,同時制定并完善農機作業相關的補貼制度,減輕農民用戶的經濟壓力,使農機使用真正融入農業生產活動中,促進農機市場發展的規范化。另外,可以在農村建立健全信息化農機網絡管理,將農機發展市場和農村用戶作為中心,建立市縣一體,農機使用、發展信息全面覆蓋的服務平臺,實現農機租賃等信息與農村生產需求信息的及時互通,建立區域間的農機資源共享機制,促進農機的跨區域使用,實現農業機械化設備的合理調度與管理。除此之外,可以積極引進國外先進的農機技術與設備,通過對新產品推行一定的購買、租賃優惠,使其形成良好的示范宣傳效應,加速農機新設備與新技術在農村的有效推廣。
(三)建立健全農業機械服務組織
加快農機化發展,積極拓寬農業發展道路,需要結合各地區的本土特色,因地制宜,提升農業生產的整體發展效率,開創特色農機化發展方式,建立健全與農業機械化發展水平相匹配的服務組織。可以結合本地區農業發展的結構特點,選擇引進恰當的農業機械化設備設施,如針對以小麥、大豆、水稻等作為主要農業種植物,可以引進專業、高效的糧豆生產機械化設施設備等。另外,可以針對農機化發展進程與本區域農業發展的實際情況,采用區域式發展模式,按照經濟農作物、糧食農作物、水產養殖等類別進行劃分,有針對性地逐步推廣機械化發展。除此之外,可以在農田基本建設等基礎上,嘗試發展農副產品加工等項目,積極拓寬農機化發展的領域,并做好農業機械設備相關的實施細則修訂,使其具有高度的可行性與實用性。可以結合本地農業發展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位置建設相應的農機維修網點,實現農機設備維修、養護全覆蓋,并在農機發展過程中,可以選出應用農戶作為標桿典型,充分發揮輻射作用,進一步完善農業機械服務體系建設。
四、結束語
科學技術推動農機發展力逐步提升,對于促進農業生產力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農機化發展作為農業未來發展的重要途徑,需要充分重視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積極采取有效地改進策略,促進農業發展水平的持續提升,探索出具有中國特色的農機發展道路。
參考文獻:
[1].潘云安.當前農機化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農機使用與維修》,2018,26(9):75-75.
[2].楊紅梅.新時代農機化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南方農機,2019,50(02):52.
[3].盧秋桂.當前我國農機化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鄉村科技,2018,No.184(16):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