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寧
摘 要: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高度重視教育公平,推動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這一戰略的提出為鄉村發展帶來了新的契機。進入新時代,農村教育振興成為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基礎。雖然經過近幾年的發展,我國的教育獲得了巨大的發展,但不得不指出,我國的素質教育之路任重道遠,尤其是農村教育,更是我國教育之殤。基于此,本文將以東北L村為例,結合我國農村教育中的問題和如何促進農村教育健康發展等方面進行研究,希望能夠對我國的農村教育和鄉村振興有所啟示。
關鍵詞:鄉村振興 鄉村教育 現狀 對策
中圖分類號:G52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9082(2020)06-0-01
在社會現代化的歷史進程中,從世界范圍看,教育總體上呈現出邊緣性的特征,整個社會的現代化,教育也不是最核心的部分。而在教育體系內部,鄉村教育又是整個教育系統的邊緣。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動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為農村教育的發展提供了新的契機。本文以東北L村的中小學為例,發現其教育現狀,并提出相關對策。
一、鄉村教育現狀
1.鄉村教師資源外流
在推進鄉村治理現代化進程中,鄉村問題主要表現為鄉村教師流向城市所導致的師資力量匱乏。“鄉村教師“引不來”“留不住”“用不好”的問題,成為鄉村教育的主要難題。”在市場經濟中,處于自利動機的驅使,教師流動已經成為普遍的社會現象。
在對東北L村中學的調查中發現,30歲以下的教師寥寥無幾,都是由于“師范生下鄉兩年,否則不評高級職稱”的政策所迫,兩年期限滿就回到城市教書;30歲—50歲的教師仍然奮斗在教室崗位上,但教學熱情已經大大銳減,教學質量也是良莠不齊,他們紛紛選擇去城里補習,爭取外快補貼家用;50歲以上的教師無需上課,卻仍舊領取工資,評高級職稱。
2.學校管理水平不高
在很多地方,農村小學的管理者管理水平不高,不能夠很好地管理學校。“在管理上,除了復制其他學校的管理模式外,在很多方面的管理都缺少實質性內容,造成教師的積極性不高,教育質量也無法保證。”在管理過程中,有的管理者不能結合農村教育的現實進行管理,生搬硬套,最終使學校管理走向衰落,這對于農村教育的持續發展是致命的。
3.農村教育的生源不斷流失
生源流失的主要原因就是農村對教育的態度。由于農村人口的見識較少,對于教育并沒有很熱心,為了減輕經濟壓力讓孩子輟學打工。而農村一些經濟條件尚好的家庭會將孩子送到城市里就讀,有些外出打工父母把孩子帶在身邊,在當地就讀。以上行為都加速了農村教育生源的流失。很多村小學逐漸合并成為鄉小學,最終走向消亡。
4.農村學生的素質較低
由于互聯網時代的到來,越來越多農村學生通過智能手機了解外面的世界,但因缺少監管,農村學生大多接受的是抖音、斗魚、快手等存在大量網紅負面信息的傳播,只想一夜暴富,不通過正當手段謀利。而家長的疏于管教,也讓農村學生的性格出現了扭曲。
家庭是孩子性格、行為習慣養成的重要基地。農村家庭教育面臨“無能”與“缺位”的尷尬局面,給全面發展帶來了重重困難。”由原生家庭帶出來的種種問題在學校充分體現,老師不能管、不敢管也使問題不斷嚴重,同時也給教師的教學帶來了一定困難,使得農村教育滯留不前。
二、改善農村教育現狀的對策思考
1.提高教師水平
教師水平的提升必須通過以下幾點實現:第一,大力引進高質量的教師充實鄉村教育,國家通過政策性獎勵支持教師執教;第二,增加教師的培訓和進修,通過教育局組織和學校組織來實現,在學校之間和校內互相學習提升的方式進行;第三,完善鼓勵機制,增加福利,留住目前學校內的優質教師,減少人才外流。
2.端正教育理念
農村教育要想實現好,首先要端正觀念。“因城市文化是主流文化,具有農村無法比擬的優越性和便利性。”很多農村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的過程中,也較多地存在功利性的說教:“離開農村,去大城市看看”“在農村種地沒出息”“不讀書就只能待在農村”等。但農村學生仍然需要從教育中找到自我文化的親切感和自豪感,以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3.改善鄉村學校的管理
“校長是一個學校的靈魂,要想評論一個學校,先評論他的校長。”——陶行知在一個機構或單位內,管理者是關鍵。農村教育能否走上正軌,領頭羊最重要,也就是校長的人選最重要。倡導教育家辦學,注重選拔有思想、有追求、有能力、有魄力敢于創新的教育管理人才。教育局在選擇農村學校校長的過程中,必須對其素質進行鑒別,在性格、素質、品德、專業能力方面進行評價,選擇專業能力較強的優秀人才提任校長。實行城區優秀校長到鄉村學校定期任職制度。
農村教育的實質還是素質教育,而素質教育的實施需要改變很多東西,包括農村固有的落后傳統觀念,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與安全問題。農村經濟建設和經濟發展等問題都是必須考慮的,只有在這些方面做到位,才能有力氣、有資源改善農村的教育現狀,吸引更多的教師投身農村教育,促進農村教育資源合理分配。農村教育的改善最根本的還是經濟的改善人的思想的提高,只有認識到教育的重要性,教育的發展才能受到人們的重視,鄉村振興才能綻放出更加絢麗的光芒。
參考文獻
[1]袁巍,楊宇.鄉村振興背景下鄉村教師流動研究[J].中國農村教育2019,(32),44.
[2]黨佩華.當前我國農村教育現狀及對策淺析[J].南方農業,2017,11(36):72-73.
[3]楊雪麗,馮柳,張群.試析農村教育現狀與探索的問題[J].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S2).
[4]陶行知.陶行知教育名篇[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6.
[5]宋秀艷.村落學校的困境與突破[D].新疆:新疆師范大學,2006.
[6]陶行知.陶行知文集[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8:106.
[7]韓清林,秦俊巧.中國城鄉教育一體化現代化研究[J].教育研究,2012(08):
6-14.
[8]郭少榕.城鎮化背景下我國農村基礎教育優化發展的政策思考——以福建等地為例[J].教育研究,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