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娥
干部人事檔案記載了干部本人經歷、思想品質、工作表現、工作業績等,真實地反映了干部個人在德、能、勤、廉方面的表現,是選人用人管人的重要依據。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的《干部人事檔案工作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意在吸取黨的十八大以來干部人事檔案管理經驗及做法,從體制機制、監督檢查、內容建設、日常管理、服務利用等方面從嚴加以規范,并以此為契機,積極推動干部人事檔案工作科學化、制度化、規范化進程。《條例》為各級各類干部人事檔案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
那么,具體工作中,我們應該如何依據《條例》,結合實際,做好干部人事檔案管理工作呢?
首先,基礎在“建”。“建”就是建好隊伍、建章立制。在建好隊伍方面,我們必須清楚,當前干部人事檔案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比如,日常管理不正規、專業素質不夠高等。特別是一些基層單位,對干部人事檔案工作重要性認識不足、重視程度不夠高。有的單位還沒有配備專職管理人員,干部人事檔案工作常由組織人事干部或辦公室工作人員兼職管理,有的身兼多職,很難將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干部人事檔案管理工作中,出現材料收集不及時、檔案整理不規范等問題。加之干部人事檔案工作本身專業性較強,而兼職管理人員往往又缺少系統的培訓和鍛煉,造成干部人事檔案管理質量不高。而且,兼職管理人員變動頻繁,人事檔案管理隊伍不穩定,檔案工作人員業務水平難以持續提升。《條例》對干部人事檔案工作機構的建立、專職工作人員的配備有明確規定,對干部人事檔案工作人員的政治素質、專業能力、工作作風有明確要求,并對表現優秀的干部人事檔案工作人員要求注重培養使用。筆者以為,建好干部人事檔案工作隊伍,務必做到“四個進一步”:一是進一步加強人才儲備,挑選政治素質好、專業能力強、作風正派的黨員干部從事干部人事檔案工作。二是進一步加強黨性教育和業務培訓,不斷提升檔案工作人員的創新能力和業務技能。三是進一步加強監督約束,促使干部人事檔案管理人員堅持原則、公道正派、敢于擔當,切實增強事業心和責任感,堅決抵制不正之風,切實當好干部人事檔案的“守門員”。四是進一步加強激勵保障,培養使用工作時間較長、成績顯著的干部人事檔案管理人員,不斷提升檔案工作人員的職業歸屬感。
在建章立制方面,要建立健全各項工作制度,用制度去約束人、規范人、指導人。干部人事檔案管理工作是一項站位高、紀律嚴、責任大的工作,如果沒有健全的制度機制,工作就會無章可循,導致雜亂無章、漏洞百出、危害極大。必須把制度建設貫穿于干部人事檔案管理工作全過程,建立檔案收集、鑒別歸檔、檔案整理、安全保密、查閱借閱、檔案轉遞、檢查核對等制度。具體工作中,不少單位結合實際,形成一些行之有效的制度,有的建立了臺賬制度,如《查(借)閱干部檔案登記簿》《材料收集登記簿》《檔案轉遞登記簿》等;有的實行干部人事檔案“五不查閱”(無《干部檔案査閱審批表》不準査、非正式黨員不準查、本人不準查、未經批準不準査、涉及親屬不準查)和“三不轉”(個人帶檔不轉、沒有調函不轉、接收單位不明不轉)等制度,實現了制度管理標準化、規范化。干部人事檔案工作制度化、規范化,不僅僅是干部人事檔案工作者的責任,建立干部人事檔案時,涉及檔案管理者、干部本人和材料形成部門,所有部門和人員都要做到實事求是,嚴肅、認真、規范地填寫有關材料內容。各級各部門要按照各自職責,按照《條例》要求,共同做好干部人事檔案內容建設并做到嚴格審核,這樣才能確保歸檔材料的真實準確。
其次,關鍵在“管”。《條例》規定,干部人事檔案日常管理主要包括檔案建立、接收、保管、轉遞、統計和保密。檔案材料收集、鑒別、整理和歸檔等,在檔案日常管理過程中,干部人事檔案工作機構及其工作人員必須嚴格遵守政治紀律、政治規矩和工作要求,做好檔案接收、保管、轉遞等環節的管理工作。
應該怎么管?管的重點是質量,筆者認為,提高干部人事檔案管理質量須把好“四關”。一是從材料來源入手把好“入口關”。在接收干部人事檔案時,要嚴格審核,該由原單位負責的材料要求原單位負責收集,盡量減少、避免歷史遺留問題的出現。在審核和鑒別歸檔材料時,要達到“完整、真實、精練、實用”的要求,避免形成新的遺留問題。二是從日常工作入手把好“更新關”。著重把握“四個節點”:其一,時間節點。在特定的時間節點,一些部門會形成一定內容的材料,如重要節日里表彰先進、年度考核形成的考核材料表格、工資情況變動等,人事檔案管理人員要及時收集,防止時過境遷造成材料遺失和不全。其二,變化節點。凡人事檔案記載情況發生變化,就會形成相應的反映變化過程的材料,如職務、職稱變動,必然形成職稱評聘表、任免審批表等。其三,信息節點。如通過黨代會、人代會召開,領導班子換屆等活動可收集相應的人事檔案材料。其四,普遍節點。凡是具有全局性、普遍性的工作,要及時了解有關政策,不失時機地把有關檔案材料收集歸檔,減少工作環節,提高工作效率。三是從對干部工作負責入手把好“出口關”。每個單位都有因工作需要而調動、交流、外地工作學習如援疆等輸出的干部,必須本著對輸出干部負責的態度,對輸出干部的所有檔案材料要做到絕對真實、公正客觀、沒有遺漏,既不能有虛假的“褒獎”材料,更不能有不實的“貶低”檔案。四是從提高利用效率入手把好“信息化關”。新時期干部人事檔案工作一定要與時俱進,隨著“大數據”的普及,干部人事檔案工作必須加快檔案信息化建設和信息資源開發利用步伐,結合人事檔案管理工作實際和現實需求,提高檔案管理智能化、信息化程度,勢在必行,只有這樣才能最大限度提高干部人事檔案利用效率,更好服務中心工作。
最后,目的在“用”。《條例》明確了干部人事檔案利用工作要求、范圍和程序。要求干部人事檔案利用工作應當強化服務理念,嚴格利用程序,創新利用方式,提高利用成效,充分發揮檔案資政作用。
實際應用過程中,要結合具體工作,科學利用干部人事檔案。一要發揮好干部人事檔案在選人用人方面的依據作用。借助干部人事檔案,可以全面了解干部的成長經歷和各方面情況。如果沒有干部人事檔案,就無法了解和考證一個干部的歷史履歷,也就無法科學評價一個干部。當然,僅憑干部檔案也無法全面準確評價干部,只有把檔案記載與現實考察進行綜合分析,才能對干部作出比較全面準確的評價。實事求是講,干部人事檔案是選人用人的“寫實簿”“過濾器”和“調節儀”。二要發揮好干部人事檔案在維護干部合法權益中的憑證作用。干部人事檔案是關于干部成長經歷和個人情況的原始記錄,其中,大多數材料是各單位主管部門依法履行部門職能形成的,或者是當事人簽字認可并且按照規定程序經過組織確認的原始材料。因此,它具有無可辯駁的證據作用,是澄清相關問題、維護干部個人權益的法律信證。 三要發揮好干部人事檔案對干部人事工作的監督作用。干部人事檔案材料涉及干部任免、調配、考察、考核、審查、獎懲等方方面面的工作,通過查閱審核檔案,能夠發現干部人事工作是否正確執行了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是否符合上級主管部門規定的工作程序,組織人事干部是否嚴謹認真等,發現檔案中存在的問題并及時改正,對干部人事工作可以起到較好的規范和監督作用。四要發揮好干部人事檔案在研究組織干部工作規律中的史料作用。通過檔案,我們可以便捷地研究組織干部工作自身所固有的內部聯系及其發展規律。同時,干部人事檔案還是寶貴的史料,在地方志、組織史等重要黨史資料的編撰工作中,不可或缺。
(作者單位:河南省陸渾水庫管理局? 來稿日期:2020-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