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近年來,隨著外匯管理制度的改革,各地區經濟活力不斷增強、跨境活動逐漸增多,國際資金流動更是日益頻繁,但與沿海發達地區日趨成熟的銀行結售匯業務相比,欠發達地區銀行結售匯業務起步晚、業務少、發展慢等問題依然存在。銀行結售匯業務是銀行最基礎的國際業務之一,對銀行結售匯業務的監管是外匯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銀行結售匯業務作為一個地區跨境活動活躍度的部分縮影,可以反映出一個地區經濟開放程度及經濟發展活力,因此欠發達地區銀行結售匯業務發展問題值得關注。
【關鍵詞】 欠發達地區 結售匯 業務發展 存在問題
一、張掖市銀行結售匯業務情況
張掖市位于甘肅省西北部,是絲綢之路經濟帶上的欠發達城市。近年來,隨著一帶一路的深入發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張掖轄內出境旅游、出國留學等私人跨境活動日漸增多,同時政府部門也大力倡導企業邁出國門,支持轄內企業在海外進一步發展。隨著轄內跨境活動的日益增多,張掖市銀行結售匯業務也得到一定程度發展,截至2019年12月底張掖市轄內經營結售匯業務的商業銀行金融機構共有6家,2019年,張掖市結售匯總額4024萬美元,較上年增加1290萬美元,同比增長47.2%。張掖市國際結算量呈現良好向上態勢,轄內銀行國際業務主要以公司客戶國際業務為主,個人客戶國際業務占全轄區國際結算量的比例較小。結售匯業務作為一項常規的商業銀行國際業務,在面臨傳統風險壓力的同時,也受到跨境人民幣結算等新業務的挑戰。欠發達地區想要更好地發展銀行結售匯業務,需要采取綜合性的舉措,多管齊下,提高結售匯業務的規模和收益水平。目前,張掖轄內銀行結售匯業務發展整體向好,但也存在許多經濟欠發達地區結售匯業務發展受限的典型問題。
(一)存在的主要問題:
1. 諸多銀行網點不具備開辦結售匯業務資格。國家外匯管理局對結售匯業務實行資格準入制度,這一制度首先將結售匯業務區分為即期結售匯業務和遠期結售匯業務,對即期結售匯業務,準入門檻較低,但對遠期結售匯業務,則較為嚴格,商業銀行開辦遠期結售匯業務需要征得外匯管理部門的批準。即使即期結售匯業務,商業銀行也需要逐網點向外匯管理局報備,方可正式對外辦理結售匯業務。但很多銀行網點并沒有申請結售匯業務資格,導致這些網點長期以來不能辦理結售匯業務,造成網點業務功能不全。
2.客戶結構不盡合理。某些商業銀行的結售匯業務客戶結構以結匯業務為主,售匯業務偏少,而另有一些商業銀行則以售匯業務為主,結匯業務極少,這種客戶結構的不合理性容易造成外匯資金寬裕而無處使用或者外匯資金吃緊對流動性造成壓力。還有些商業銀行的結售匯業務客戶結構以單一的幾個企業為主,大客戶的業務構成了銀行結售匯業務的主體,一旦這類客戶的經營管理發生風吹草動,便會對銀行的業務造成極大影響,合理的客戶結構應該是“金字塔”型的;實務中普遍存在的“壘大戶”現象。
3. 商業銀行業務人員對外匯業務、政策不熟悉。近年來國內企業和個人參與對外貿易的范圍進一步擴大,實體數目越來越多,交易金額越來越大,并不斷向投資領域延展。然而,很多銀行業務人員對結售匯業務的受理、單據審查、內部核算和業務分析存在不熟悉、不會做的情況,對相關外管政策也不盡了解。營銷人員不知道掉期適用于什么情況,期權為什么能規避匯率風險等內容,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營銷的有效性。目前業務人員專業性欠缺主要體現在涉及資本項目、轉口貿易等政策性較強的結售匯業務,對于企業提供的相關資料的真實性難以鑒別,不敢做對外直投項下的購匯業務。這不僅使客戶需求無法滿足,而且削弱了銀行自身的發展潛力。
4. 受理的幣種偏少。轄內大多數商業銀行所能受理的客戶結售匯業務僅限于美元,對于其他各自由兌換貨幣則受理不多,但隨著經濟融入世界經濟一體化程度的加深,商業銀行結售匯業務中客戶對匯兌幣種的需求越來越多樣化。例如今年就有轄內居民反映前去泰國旅游,在本地商業銀行無法匯兌到泰銖。
5.地區經濟發展不足,相關的產業不完善、不發達。張掖轄內跨境活動雖日益活躍,但整體規模較小,且配套產業不完善、不發達這些都限制了銀行結售匯業務的發展,還會造成辦理結售匯業務的客戶體驗較差,例如2019年轄內一家銀行在為企業辦理國際業務時,銀行寄往國外的相關單證在快遞問題上使客戶體驗較差,客戶反映未來可能將業務轉移至省會的商業銀行辦理,張掖轄內跨境特快專遞只有郵政的EMS,且中轉運送時間緩慢,貨物貿易相關企業的貨船即將抵達目的口岸但銀行證明等相關單證未及時送達,這可能使企業蒙受一定的損失。
(二)策略及建議:
1、通過向外匯局備案,爭取在多網點開辦結售匯業務。發揮渠道優勢,深挖潛在需求,各家商業銀行要積極通過向外匯局備案,爭取在多網點開辦結售匯業務,并組織專項營銷活動,加強網銀結售匯業務的營銷,提升網銀單證業務、網銀批量付匯業務客戶的結售匯業務。要進一步發揮即、遠期結售匯業務的電話銀行渠道掛單、詢價、成交的便捷性優勢,提高效能、優化體驗;要通過為客戶量身設計產品組合,深挖客戶潛在需求,提高客戶的忠誠度,做大銀行結售匯業務體量,提高質量。
2、維持現有客戶,積極發掘潛在客戶,新開拓不同類型客戶調整客戶結構。增加結售匯客戶的一個有效手段是增加客戶使用銀行產品的種類和次數,其背后的邏輯還是培養客戶的業務習慣。具體在結售匯業務上,可以為客戶推薦“網上銀行+結售匯”“批量付匯+結售匯”“貿易融資+結售匯”等多種優惠模式,充分運用電子銀行的技術優勢,進一步優化各產品模塊操作的一體化和便利化,盡量做到客戶端“一步解決”,且客戶辦理的業務品種越多,得到的結售匯優惠就越大,以此提升客戶的產品體驗。當然,優惠減免后的追蹤和評估工作也很重要。應避免進入“重審批,輕評估”的思維誤區,使優惠減免淪為“事前跑斷腿,事后無人問”的短效機制。要注意運用結售匯優惠減免機制來營銷客戶收付匯匯路的固定化,形成收匯回款優先落地的良好態勢,從抓企業現金流的角度,發揮結售匯業務的帶動效應,實現銀行客戶雙贏的局面。
3、培養金融市場業務的專業營銷和業務人員。以產品線為著力點,實現外匯政策、行內制度、同業資訊、營銷技巧等方面的深度融合,以產品全流程為表現形式,確定產品線的流程。將兩端留給客戶,將內部精簡打包。以資本金結匯為例,需要設計“資本金開戶”+“資本金結匯”+“資本金支付”的產品全流程操作流程,將外匯政策和行內業務要求轉為為可執行的操作要求,將專業業務知識轉化為具體業務的解決辦法,真正使“專業”有用起來,使“專業”創造效益。同時,加強對營銷人員和業務人員的專業培訓,以多元化的培訓模式,實現營銷人員的人員優勢與產品的產品優勢相結合,切入客戶的需求。除了主動將專業送出去,更要了解同業訊息,了解客戶的潛在需求,為客戶提供一攬子的解決方案,而不是一個獨立的外匯產品。要處理好“專業”“營銷”“風險”的關系,以專業把控風險,以專業支持營銷。
4、增加業務種類,積極宣傳新開設業務。張掖市地處西北腹地,雖然外匯業務發展不如沿海迅猛,但隨著近幾年業務的發展及全轄經濟的增長,個人外匯業務中外幣兌換需求越來越多樣化,商業銀行也應順勢增加可兌換幣種,而非停滯在以美元為主的以前,適當做客戶外匯業務調查,適時新增業務種類,以新的發展需求為導向,多樣化多元化經營結售匯業務,同時積極宣傳本行結售匯業務政策,這樣既可以起到廣而告之的作用,也可使未來可能有結售匯業務需求的客戶提前了解,使其成為潛在客戶。
5、大力發展經濟,完善配套產業。欠發達地區需全面發展經濟,積極完善相關配套措施,政府積極引進外貿企業,提升地方經濟活力,大力倡導轄內企業走出去,跨出國門尋求發展,外匯局和各銀行要積極主動聯系企業,切實為企業解難題,助推經濟發展。快遞等產業也需逐漸完善,提升服務效率,擴大覆蓋面。
作者簡介:白婕(1996—),女,漢族,甘肅武威市人,金融學學士,單位:中國人民銀行張掖市中心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