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希
【摘 要】 勞動人事問題是企業上市審核中的關注重點,尤其在勞動力密集的企業中,為外來務工人員全員繳納職工社保成為企業的難點問題,而往往是務工人員個人繳納意愿不強,企業為了節省管理成本,沒有為外來務工人員繳納職工社保,但在社會保障全面覆蓋的大前提下,需要各方面的努力,以達到企業持續經營,全體員工足額繳納職工社保的目的。
【關鍵詞】 職工社保 新農合 新農保
員工的職工社保繳納一直是企業治理中的重要問題,尤其是勞動密集型企業,在人力成本不斷提高的社會環境下,企業面臨的挑戰日趨嚴峻。2020年7月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以下簡稱“人社部”)公開表示,用人單位和職工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并按時足額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不能根據職工或者用人單位的意愿而免除,否則將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對于勞動力密集型企業來說,無疑加大了企業的管理成本,在傳統行業日益艱難的大環境之下,更是雪上加霜。
本文就勞動力密集型企業中外來務工人員自愿放棄繳納職工社保的現狀,并為這類型企業籌劃上市時應注重的問題作出分析。
第1章 員工未繳納職工社保的原因
關于員工未繳納職工社保的原因,主要分為員工不具備繳納資格、企業不為員工繳納、員工自愿放棄繳納,主要如下:
1.1 員工不具備繳納資格
員工不具備繳納資格。即企業愿為員工繳納職工社保,但因員工的個人身份問題,不具備繳納職工社保的條件。比如說,(1)用人單位招聘的實習生,實習生多為學生,并未與企業形成事實勞動關系。(2)退休人員,退休人員已經到達法定年齡,開始依法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因此無需再為退休人員繳納職工社保。(3)兼職人員,兼職人員的職工社保應由與其簽署勞動合同的單位繳納,并非由兼職單位繳納。(4)勞務派遣人員。勞務派遣人員的勞動關系由員工與勞務派遣公司建立,因此職工社保的繳納主體應為勞務派遣公司。
1.2企業不為員工繳納
即員工具備繳納職工社保的資格,企業應當為員工繳納而不繳納,在這種情形下,企業存在主觀故意,企業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1.3 員工主動放棄繳納
員工主動不繳納,即員工繳納職工社保的個人意愿不強,企業征求員工的個人同意后,沒有為員工繳納職工社保。
第2章 員工主動放棄繳納職工社保的現狀
2.1 員工主動放棄繳納職工社保的原因
一般來說,勞動力密集企業的員工基數大、流動性強、可替代性強,絕大多數是外來務工人員,這些外來務工人員中,大部分是農村戶口,與繳納職工社保相比,他們更傾向于在戶籍所在地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以下簡稱“新農保”)及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以下簡稱“新農合”),因費率低,且外來務工人員并無長期工作并生活在任職單位所在地的打算,因此他們更在意實際到手的收入。
對于企業來說,為流動性強的勞動力密集型崗位的員工辦理職工社保繳納,不符合效率原則。因此,在員工自愿放棄繳納職工社保的前提下,企業與該部分員工達成默契,未為這部分員工繳納職工社保。
2.2 員工主動放棄繳納職工社保的實踐
根據國務院發布的《國務院關于解決農民工問題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解決農民工問題意見》”),所有用人單位必須及時為農民工辦理工傷保險手續,因此在勞動力密集型的企業中,工傷保險的繳納比例較高,但是職工養老保險、職工醫療保險、生育險和失業保險的繳納比例較低,主動放棄繳納職工社保的外來務工人員在戶籍所在地參加新農合和新農保。
第3章 關于上市監管的分析
根據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于2020年6月發布的《首發業務若干問題解答》,若企業在上市申報中存在應繳未繳社會保險和住房公積金的情形,應當在招股說明書中披露應繳未繳的具體情況及形成原因,若補繳對企業的持續經營存在影響的,應當披露應對方案。
那外來務工的員工已經主動放棄繳納社會保險,而選擇在戶籍所在地繳納新農合和新農保的情形,是否違反企業上市的監管規定呢?根據全國人大常委會于2018年12月29日發布并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以下簡稱“《社保法》”),進城務工的農村居民依照本法規定參加社會保險。無雇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由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而在流動性強的外來務工崗位員工,是否屬于其他靈活就業人員的范疇,根據《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于城鎮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的指導意見》,靈活形式就業的人員只以非全日制、臨時性和彈性工作就業的人員,如果務工人員任職的是非全日制、臨時性和彈性的崗位,可以被界定為靈活就業人員。靈活就業者的就業形式多種多樣,如小時工、勞務派遣、勞務外包、自由職業、自雇形式等。
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勞動力密集型企業的員工靠的是時間和勞動力創造剩余價值,遵守嚴格的生產制度,不存在非全日制、臨時性和彈性的特點。國務院在《解決農民工問題意見》中提出,有條件的地方可直接將穩定就業的農民工納入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國務院在2014年9月12日發布《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做好為農民工服務工作的意見》中提出,靈活就業的農民工可以參加當地的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城鎮居民醫療保險,但與用人單位建立穩定勞動關系的農民工應當依法納入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
因此,外來務工人員是否應當繳納職工社保取決于其是否與用人單位建立穩定的勞動關系還是屬于靈活就業人員。對于勞動力密集型企業來說,根據國家監管的規定,如外來務工人員與用人單位建立了穩定的勞動關系,用人單位應當為員工繳納職工社保。而人社保于7月2日的公開回復,更是明確了繳納主體不能因員工個人同意放棄繳納而免除繳納的責任。
2020年6月4日,華文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文食品)順利過會,根據招股說明書的披露信息,截至2018年末,華文食品的基本養老保險的繳納比例為72.24%。因華文食品農村戶口的員工較多,流動性大,且大多數在戶籍所在地繳納了新農合和新農保,因此該部分員工繳納社會保險意愿不強,職工自愿放棄繳納社會保險,并在入職時就簽署了自愿放棄的協議書,承諾不會因此與公司發生糾紛。公司還取得了當地的社保監管部門的合法合規證明,證明在報告期內,公司不存被勞動和社會保障方面違法違規行為,未受到該局的行政處罰。公司在申報文件中測算了應繳納而未繳納職工社保部分的金額,金額較小,不會對公司的持續經營造成影響。最后,公司的實際控制人作出承諾,如果因未繳納職工社保而存在補繳或被處罰的情形,由其承擔責任以保證公司的利益不受損失。
第4章 關于完善自愿放棄繳納職工社保現象的建議
如員工與用人單位建立穩定的勞動關系,用人單位除應當充分考慮員工的基本訴求,更應當向員工普及繳納職工社保,這不僅是員工的權利,更是一項義務。而普及繳納職工社保也需要各個部門的配合才能完善解決。
4.1 社會保障部門
我國農民社會保障制度的順利實施,需要依靠國家的財政支持。對于勞動力密集型的用人單位來說,社會保障部門應結合勞動力密集型企業的特點,實施差異化的社保繳納費率,對于勞動力密集型的企業,在勞動員工基數大的崗位適當降低費率,以減少企業和員工的壓力。
對于外來務工人員,若參保意愿不強,或者表現出對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不信任,則說明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設計存在某種不足,需要對制度進行調整。社會保障部門應當盡快建立職工社保與其在戶籍所在地繳納的新農合、新農保相銜接和轉移的制度,以保證外來務工人員離開打工所在城市后,依然能夠享受其在就職期間繳納社保費用而帶來的福利。
4.2 用人單位
對于勞動力密集型的企業來說,企業應當承擔起社會責任,為員工提供社會保障,對于不愿繳納職工社保的員工,應當向其推廣勞動法類相關的知識。
為提高員工管理的效率,用人單位可以采用優化用工結構的方式相應減輕負擔,比如對于流動性強、可替代性強的基礎性崗位員工可以采用勞務外包的方式,這樣可以減少用人單位頻繁為員工辦理離職、招聘、培訓的過程,但是技術性強、可替代性強的崗位員工不宜采用這種方式。
總 結
對于勞動力密集型企業來說,企業不能因員工自愿放棄繳納職工社保而不履行其為員工繳納職工社保的義務,但外來務工人員的現實問題,單靠一方的努力是無法解決的,這需要各個部門的通力配合,以達到在符合監管規定的條件,企業能夠持續經營,所有員工都能足額繳納職工社保。
【參考文獻】
[1] 倪雄飛:“靈活就業者的社會保障權研究”,《河南財經政法大學學報》2018年第1期。
[2] 肖新喜:“論農民社會保障全雙重屬性及其制度價值”,《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9年第6期。
[3] 王素芬:“基本養老保險繳費制度之實證研究”,《法學》2016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