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道昆
摘要: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是中國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文化基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思想,對于中職學生也起著重要的教育作用。本文從分析中職語文教學與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性入手,提出了熟悉教材、剖析文言文、進行朗誦教學、組織語文實踐活動幾種融合的具體措施,促進傳統文化的弘揚和中職語文教學的發展,以供參考。
關鍵詞:中國傳統文化;中職語文教學;融合;滲透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時代的發展,中職語文教學朝著越來越功利化的方向改變,受到物質利益化的東西干擾,中國傳統文化的弘揚逐漸喪失,對現代人生產生活的影響越來越小。將中職語文教學和中國傳統文化融合發展迫在眉睫,在中職語文教學中發揚傳統文化,傳播正確的價值觀念和理想追求,是日后發展的整體方向。
一、中職語文教學與中國傳統文化融合的重要性
中職語文教學是所有中職學校的必修課和基礎課程,教學目的是在傳授中職學生語文基礎知識的同時,還要鍛煉學生的文化素養和應用能力。所以,將中職語文教學和中國傳統文化相融合十分必要,其重要性體現在三個方面:首先是能夠提升中職學生的文化素養和道德素養,在中職學校培養人才時,不僅要注意專業知識的教學,還要培養良好的道德素質,做到德才兼備,幫助學生在學好基礎知識的同時,樹立正確的三觀,充分體現出中職學校育德育人的功能;其次是能夠更好的實現課堂效果和教學任務,在中職語文教學中,需要在以往傳統僵化的教學模式上做出一些改造和創新,將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滲透到知識點中,豐富課堂的教學內容,提升課堂教學的整體效果;最后是能夠提高教育工作人員的自身素質,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和觀念,教學人員要不斷進行總結和反思,找出真正適用于學生的教學方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傳授學生知識的同時,也要不斷地給自己充電,確保教學質量和效果[1]。
二、中職語文教學與中國傳統文化融合的具體措施
(一)熟悉教材
教材是學習語文知識的基礎和關鍵,只有對教材進行全面掌握,鞏固好基礎后,才能進一步深入挖掘意義和引申主旨等,學生和教學人員都要充分熟悉教材,充分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在教材編寫時,相關人員就需要把中國傳統文化相關的價值意義考慮其中,利用傳統文化素材豐富內容,增加文化底蘊和積累,促使學生吸取傳統文化的精髓,樹立正確的價值追求和人生導向,有助于學生在學習之后奮發圖強,遇到挫折和逆境樂觀豁達地面對。例如,學習古代的詩歌能夠讓人振奮,擺脫生活暫時的失意,在考試成績不理想時,學習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的慷慨自信;在走不出去當下困境,感到迷茫時,學習杜甫的“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豪邁豁達;“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等都能激發學生的斗志,鼓勵學生以積極向上的心態迎接生活和學習上的各種挑戰。
(二)剖析文言文
中職語文的教材中,文言文是最重要的內容和組成部分,與此同時,文言文的基礎學習也是對古代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是語文學習的必備知識。在以往傳統文言文的學習中,教師經常帶學生重點了解背誦字詞,記住不同字詞的多重古義和今義,學生很容易將含義記混,還會導致學習熱情減半、效率低下;當下的文言文教學應該更側重對文言文的背景、作家的生平、以及當時的社會環境和社會現象的學習,讓學生在學習課文的同時,對背后隱藏的文化概念和當時的價值觀念有一個整體上的把握。例如,在學習《游褒禪山記》時,教師需要通過PPT展示一些作者王安石的生平經歷,介紹北宋的政局和社會背景,講述王安石的心境和選擇,然后引導學生結合視頻朗誦全文,在整體上對這篇文章做出宏觀的把握,之后再講解一些基礎知識和重難點字詞,最后點明文章的主旨和意義,讓學生學習王安石雖然受到質疑和挫折,但依然為國效忠勵志變法的大無畏的家國情懷[2]。
(三)進行朗誦教學
中國傳統文化的悠久歷史和源遠流長,都體現在我國優秀的古典詩詞歌賦當中,并傳承發展至今。詩詞歌賦不僅體現了古代文人的價值追求,還顯示了中國文字的優美,所以在中職語文教學中要組織學生進行朗誦,正所謂“書讀百遍而其義自見也”,在朗讀中領略中華文化不朽的美與價值。除了書后要求必須背誦的篇目,教師可以針對具體的詩歌和文言文,選擇朗朗上口并具有代表性的句子或文章讓學生集體朗誦,不僅可以培養語感,還可以陶冶情操,逐漸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和表達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綜合發展。
(四)組織語文實踐活動
在中職語文教學中,教師還需要通過組織一些語文實踐活動,來增強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滲透和熏陶,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在課堂之外,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集體瀏覽有關傳統文化的網站和視頻,在觀看閱讀的同時,不僅可以學到文化知識,還可以得到身心上的放松。教師在課余周末可以組織班級或者年級集體郊游,參觀拜訪附近的名勝古跡,了解一些傳統的藝術和風土人情,陶冶學生的藝術情操。另外,教師在清明、中秋、端午等傳統節假日,可以安排學生收集相關的資料進行整理,組織板報或者手抄報評比,在這一過程中,不僅可以活躍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創造力,還能增強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同和認識,民族的文化就是世界的文化,我們應該為擁有燦爛輝煌的中華文化而感到驕傲和自豪。
結論
綜合來看,將中國傳統文化融入到中職語文教學中,有利于民族文化的弘揚和傳承,值得繼續進行深入探討和研究,還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培養正確的道德品質,有助于實現學校的育人育德教育。但是進行傳統文化教育是一項長期且復雜的任務,需要中華兒女共同肩負起這項重任。
參考文獻:
[1]李俊文.中職語文教學要與中國傳統文化相融合[J].課程教育研究,2019(48):256.
[2]姚英華.論中職語文教學中的人文素質教育[J].科教文匯(中旬刊),2020(06):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