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樂
摘 要:在幼兒教育得到廣泛關注和重視的今天,科學開展幼兒教育漸漸成為了每一名教師都有關注的問題。區域活動作為幼兒教育最關鍵的環節,其在幼兒教育的每一個項目中都有發揮巨大價值,需要貫徹始終。其在幼兒動手實踐、認知能力培養、智力開發中作用十分突出。幼兒園區域活動中,科學活動是很重要的內容,可以激發幼兒學習興趣,培養幼兒探究精神、實踐精神,在幼兒成長與學習中影響十分突出。
關鍵詞:幼兒教育;科學活動;區域活動
引言:作為幼兒智力啟蒙的重要時期,幼兒園教育是幼兒成長的搖籃。幼兒園教育水平對于幼兒今后的發展影響十分顯著,教師需要多關注幼兒習慣的培養,用各種趣味性十足的活動吸引幼兒學習興趣。幼兒園區域活動中,教師需要營造良好的探索氛圍、豐富有趣的內容,確保每一名幼兒都能夠在這樣的環境中收獲求知欲上面的滿足,帶領幼兒在趣味性十足的條件下,探索與觀察知識,培養幼兒更好地成長。
一、科學活動在區域活動中的滲透意義
幼兒階段,孩子大多對世界充滿了向往、對新奇事物充滿了希望。與成年人不同的是,幼兒觀察問題的角度一般是不一樣的。幼兒需要自己獨立探索才能夠發現世界的神秘和奧妙[1]。幼兒園教師需要合理使用幼兒的這種好奇心,了解幼兒對于世界的認知方式。用科學有趣的活動展開區域游戲、區域活動教學,組織幼兒在實踐、游戲中發現科學現象,收獲科學知識。這樣幼兒就能夠在游戲中發現趣味現象,在觀察、動手中找到生活中的趣聞。從下養成良好習慣,形成科學探索熱情。
二、幼兒園區域活動中的科學活動滲透方法
(一)合理設計激發興趣
幼兒階段的孩子對于新奇事物充滿了向往與想象力,有著強力的探索欲望和好奇心,表現出對新鮮事物的強烈興趣。在這樣的興趣驅使下,幼兒才會主動投入到對知識的探索當中,感受知識的學習快樂。不過大部分幼兒因為缺少足夠的自制力,外界因素很容易影響到幼兒學習,會導致學習效果、活動效果無法達到預期計劃。對此教師應當做好科學活動的巧妙設計,要體現出趣味性、新奇性,使幼兒能夠保持足夠的耐心、興致,參與到科學活動,讓幼兒享受活動樂趣,學習更多科學知識。如,教師可以設計吸鐵石游戲活動,提前準備塑料制品、回形針、木片、紙張,活動開始后,教師開始表演模式,將回形針放到紙面,隨后豎起來紙張。此時教師在沒有觸碰回形針的情況下,展示給幼兒回形針牢牢貼附紙面不掉下的場景,甚至能夠跟隨教師的指令移動。此時幼兒紛紛表示好神奇,好想知道原理。這時候教師向幼兒展示,原來紙張的后面有一塊吸鐵石,教師這時候問幼兒:大家知道這是什么嗎。有些知道的幼兒就會給出正確答案,隨后教師繼續提問幼兒:那么大家知道都有哪些東西能夠被吸鐵石吸住嗎。幼兒在思考和實踐中,自行嘗試了吸鐵石與各種道具的吸附。趣味性十足的活動,深深吸引著幼兒。[2]每一個幼兒都主動參與,在動手實踐中表現得十分積極。游戲活動中,教師一定要扮演好教導者、引導者角色。用趣味、巧妙的活動吸引幼兒,激發幼兒疑問和興趣。帶領幼兒在玩的過程中學習知識,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玩樂。展現科學探究成果與價值,幫助幼兒理解與消化知識,形成科學探究意識。
(二)結合幼兒情況設計科學活動
區域活動中做科學活動設計的時候,教師需要確保科學活動在難度上與幼兒認知能力相契合。假設難度過高,那么幼兒很有可能無法接受。如果難度較低,則幼兒很有可能無法形成積極性與興趣。所以教師需要在合適的條件、合適的時機設計難度合理的科學活動,確保每一個幼兒都能夠在實踐中得到收獲,提升自己的素質或是能力。如,小班幼兒活動中,教師可以設計一些觀察類活動[3]。比如,區域之物的生長觀察、手影游戲、鏡面反光等。這些有趣的活動搭配上教師對于知識點的講解,能夠讓幼兒對知識的學習產生強烈欲望。中班幼兒和大班幼兒此時已經有了一定的動手能力、獨立思考能力。此時教師需要提高游戲難度。教師可以把幼兒分為多個小組,隨后每個小組分發2個紙杯、一段棉線、一些硬紙片和一根牙簽,讓幼兒自己去思考電話原理,制作一個土電話。幼兒在制作電話的過程中,就會聯想家里的電話樣子,隨后不斷嘗試,進行制作。拉直“電話線”打通“電話機”。在完成實踐以后,教師再跟幼兒介紹科學原理,此時幼兒就能夠很輕松地接受知識。不同階段教師需要設計不同的科學活動,讓幼兒在實踐中得到收獲,保持強烈探索熱情和學習欲望。
(三)重視總結提高科學活動效益
科學活動的滲透需要教師做好科學活動的評價與總結,增強幼兒記憶與認知,展現科學活動應有教育效果。完成科學活動以后,教師要組織幼兒一起來總結和反思今日的收獲。要讓幼兒自己來說出自己的收獲和表現,需要改進的地方。當然教師還可以讓幼兒以組為單位討論問題,大膽說出看法與觀點。要做好鼓勵和表揚,培養幼兒自信心,使幼兒形成探索意識、探索欲望。在結束科學活動后,梳理現實生活中的科學常識,讓幼兒明白科學無處不在,讓幼兒明白生活與學習之間的關聯,培養幼兒發現意識、觀察能力。了解如何獨立實踐、獨立思考、獨立觀察,提高幼兒綜合素質,這對幼兒今后的成長意義重大。
結束語:
教師必須做好幼兒行為、思考能力培養工作,將科學活動貫穿始終,體現對時代的追求、時代的需要。科學合理設計幼兒園活動,在日常生活中體現科學活動價值。在潛移默化中引導與培養幼兒的探究意識、科學思維,助力幼兒活躍自己的思想,讓幼兒形成良好的思考態度、學習態度,樹立正確三觀,形成探索科學的意識。
參考文獻:
[1]夏菲.幼兒園區域環境創設與活動指導的有效策略研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02):142.
[2]羅丹.幼兒園中班區域活動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教育觀察,2020,9(04):39-40+144.
[3]黃穩花.多元文化融入幼兒園園本課程開發的實踐探討[J].成才之路,2020(03):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