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航國
摘? 要:古詩是語文學科中的重要部分,尤其是針對于小學語文,其中涉及的古詩也是需要重點掌握的。但是,由于學生接觸語文學科的時間較短,而且很多學生實際上對于語文學科也不是特別感興趣,因此古詩教學可以說是語文學科的一個教學難點。學生對于古詩的學習沒有概念,覺得一些語句難以理解,也就導致學生在課堂中的學習效率不高。但是,古詩教學作為語文學科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課堂效率的提高對于學生來說至關重要。
關鍵詞:小學語文;古詩教學;熟悉生僻字詞;背誦古詩名句;講解創作背景
小學古詩教學的任務量不大,需要教師注意的是教學方法的正確運用。教師在講課過程中可以多給學生介紹作者的生平簡介,了解古詩的背景知識,擴展學生的知識容量,再者需要將古詩中的一些重點字詞為學生進行賞析,幫助其理解具體的內涵意義。需要注意的要重點教會學生朗讀古詩,培養學生的語感,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古詩知識的學習。同時教師需要通過改變教學方法激起學生對古詩學習的興趣,也需要明確好古詩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一、熟悉生僻字詞
小學階段的古詩教學并沒有對學生有太大的要求,了解和熟悉生僻字詞也是需要學生了解的基礎內容。古詩都是距今年代久遠的作者進行創作的,因此古詩中往往會夾雜著一些生僻的字詞,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掌握這些生僻字詞也可以幫助學生進行積累生字詞,對學生的后期語文學科的學習有很好的幫助作用。最重要的是,一些字詞往往也是解讀古詩的重要導向。
例如,在教授《游山西村》這首詩時,教師先要求學生自己在預習文章的時候根據課后注釋就把生僻字詞都找出來,并且標記一下。如“莫笑農家臘酒渾”中的“渾”以及“豐年留客足雞豚”中的“豚”字,都是需要學生認真掌握的字。在教師講課的時候可以根據課后注釋在已有的一些釋義下再給學生拓展一些相關的釋義,就是在其他文章當中所用到的。這樣可以有效拓展學生的知識外延,方便學生日后的學習所需,當然,這些字詞意思的積累可以便于學生更好地進行古詩的理解和學習。
二、背誦古詩名句
一些古詩中的詩句是經過幾百年甚至幾千年流傳下來的,因此學生在學習語文學科的初級階段就掌握這些名句,可以積累下來,這些詩句不僅是考試的重點,也是學生在寫作時的很好的素材。流傳下來的名句的用詞是非常精妙的,這些都是可以幫助學生培養語感的,多讀多背更是學習古詩的好習慣、好方法。學生在進行背誦的過程中雖然會覺得很枯燥,但是當學生在誦讀遍數多的情況下,就能逐漸感知到古詩的優美之處。
例如,在教授《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這一首詩時,在教師分析講解完這首詩后,教師開始給學生布置背誦的任務,要求會理解和背誦這首詩,并定期進行抽查。為了讓學生對一些名句的背誦掌握得更好,身為教師,我會準備一些材料,讓學生進行理解性的默寫,在檢測學生背誦情況的同時,也可以了解到學生對古詩名句的理解和應用能力。這樣可以最大程度地幫助學生學習好古詩,為學生以后的學習積累知識。
三、講解創作背景
古詩的學習并不簡單,一是古詩本身難以理解,二是古詩往往都有一定的背景,而只有教師在課堂中,先將這些背景知識給學生講解一下,學生在了解背景后才能更好地跟隨教師的講課思路去揣摩古詩的中心思想。在完全不了解背景的情況下就去教授古詩,就算這樣講解完了,會發現學生能真正掌握到的方面并不多,也就達不到教學效果。事實上,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重在讓學生拓展知識,最大限度地了解和掌握更多的詩人信息,當然對學生在以后的古詩學習中也有很大的幫助。
例如,在教授《江雪》這首詩時,這是一首押仄韻的五言絕句,繪出不少動人的江天雪景圖。其背景也是需要教師進行認真介紹的。這首詩是柳宗元所作,此時詩人謫居永州,仕途無望,在面臨江雪美景時,詩人只感覺出一種漂泊在外的孤獨寂寞之感。一首詩的內涵能有多大,《江雪》似乎提供了一個典范。首先從最淺顯的字面上看,《江雪》提供的是一幅栩栩如生的“寒江獨釣圖”。宏闊的天地和微小的漁翁形成鮮明對照,而整幅畫面給人直觀感受是“冷”和“寂”。“一切景語皆情語。”讀了這首詩后,我們馬上會想到詩人不單單是為了畫一幅毫無意義的圖畫,是為了傳達出政治上無人能懂、摯友們天各一方的悲痛之感。教師將這些知識傳達給學生,學生充分了解之后,會形成一種同情心,便于學生進行理解這首詩。同時,也利于學生對于同類詩的學習。
總而言之,古詩學習是學生在小學階段需要學習的重點內容,教師需要對古詩教學引起重視。同時,古詩是中國優秀文化,近幾年教育方向的逐漸變化,使得中小學教育越來越重視對于文化的教育。因此,教師需要不斷提高自身教學素質,積極探索教學方式,充分體現出古詩在語文學科教學中的重要性,并且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在實際應用中更好地掌握知識,培養學生學習古詩的良好習慣。在此,筆者呼吁能夠有越來越多的教師意識到古詩教學的重要性。
參考文獻:
[1]馮淑連.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古詩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6(24)
[2]司雪麗.小學語文古詩教學的實踐與研究[J].亞太教育,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