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永桃
摘? 要:古詩詞作為我國歷史的文化瑰寶,對于歷史研究和文化發展探討都具有深遠的意義。在小學語文學習階段,古詩詞的學習對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學生很難從根源上去理解詩人的思想,去理解古詩詞的深刻內涵。對此,教師應當制定相應的教學方法去幫助學生理解、掌握和鞏固,最終達到掌握古詩詞,繼承我國文化遺產,提高自己的文學素養和文化素質的學習目的。
關鍵詞:小學語文;古詩教學;審讀詩題;了解作者;咬文嚼字
古詩詞的學習重點是讀懂讀透,這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主體,注重調動學生的感情與學習積極性,使學生與詩文教學同頻共振。教師作為學生的引路人,要幫助學生、引領學生進入詩人創作的情境中去,體會詩人的情感,領悟詩文的意境,通過詩文去推斷當時的歷史背景與文化氛圍。本文中,筆者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針對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的有效策略做出如下討論,希望能為廣大教師帶來一定的啟發。
一、審讀詩題
一篇古詩分為詩題、作者和內容,詩題是最開端的內容也是詩文的靈魂所在,詩題中往往包括包含許多要素,如時間、人物、地點、事件或者詩人的心情等等,教師帶領學生通過對詩題的初步學習,可以大概了解詩文的主要內容或感情基調等。另一方面,結合我國古詩詞的發展歷史,明確古詩詞的不同分類,如古詩可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古體詩分為樂府詩和古詩,近體詩分為絕句和律詩,等等。在了解了這些關于古詩詞的基礎知識后,才可以聯系具體的古詩詞展開學習,這對于古詩詞的學習來說具有深遠意義。
例如,在《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的講學中,作為六年級第一節古詩課的第三首,其在整本書和當節課中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是六年級古詩學習的重要開端。對這首詞的學習有一定的難度,我在引領學生進行學習時,首先分析詞的標題,“夜行黃沙道中”點明了詞作描寫的時間、地點和事件,基本指出了詩歌的主要內容。然后,我結合詞作具體內容向學生指出,這首詞是宋代詞人辛棄疾描寫田園風光的作品,再帶領學生進入詞作所描繪的情境中:在某一個夏夜,山水圍繞的農村田野中,有月亮、鳥兒、鳴蟬、青蛙、星星、雨水、店家、小橋……帶領學生感受恬靜閑適的自然風光,幫助學生去想象去聯想,通過聲音、嗅覺、聽覺和視覺去思考。詞人把普普通通的景色寫得生機盎然。詞的下片描寫了小云輕雨、陰晴變換、重游故地,表現出作者夜行的暢快心情。在詞人筆下,一個個畫面在讀者面前如花苞般綻放,給人帶來美的享受。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單單從標題就可以看出詞作的主要內容,對于整首詞的學習是大有裨益的。
二、了解作者
教師在帶領學生進行古詩詞的學習時,應當幫助對古詩詞中的注釋和作者進行了解。對作者的了解可以引發對古詩詞感情基調的聯想。了解作者的生平事跡,或是郁郁不得志,或是家破人亡、妻離子散,或是意氣風發,或是追求田園風光……對作者的初步了解可以幫助學生準確鑒賞古詩詞,因為古詩詞大多是詩人在一定的經歷或感情狀態下寫的,所以,學生在學習古詩詞時不能單獨地理解每一個詞、每一句話的意思,教師應當做出積極有效的引導。
例如,在進行《浪淘沙》的講學時,我帶領學生對作者劉禹錫進行分析與了解,劉禹錫是唐朝時期的大臣,文學家、哲學家,是唐宋八大家中的詩豪,他一生仕途不順,歷經坎坷最終被調回洛陽,從初次被貶到寫作此詩時,前后共經歷23年,在這首詩中體現出頑強的精神和不屈的意志。在這堂課的學習中,我們欣賞到詩人描述的場景:黃河奔騰萬里挾裹泥沙,大浪滔天從天涯而來,好像直卷銀河,請你帶上我去往天邊。詩人雖然被貶,但是他沒有沉淪,而是以積極勇敢的態度面對世道的不公。詩歌表達了詩人堅強不屈的意志,而這種意志正是現在的學生所缺少的,所應該學習的。這首詩朗朗上口,通俗易懂,詩人借物抒情,表明自己的志向和追求。牛郎織女堪比高高在上的權貴,劉禹錫在受到不公正待遇時并沒有改變為廣大人民謀福的偉大社會理想,也沒有改變積極進取、不斷努力奮斗的初心。這正是社會的要求,也是教育的目的,旨在幫助學生建立百折不撓、積極進取的偉大社會主義精神。
三、咬文嚼字
古詩中的一句話、一個詞甚至一個字都是作者不斷推敲、仔細琢磨而得出的,飽含作者的思想和情感。所以,教師應當引領學生進行細致入微的分析,幫助學生掌握學習古詩詞的方法和鑒賞古詩詞的技巧,同時也應當注意順其自然,保護學生的想象力。就是應當把握古詩詞的特點,從重點的字詞入手,引導學生進入古詩詞的意境,隨后啟發學生獨立思考。
例如,在進行《書湖陰先生壁》的講學時,教師先要引導學生了解,這首詩是北宋文學家王安石的作品,詩歌先通過對湖陰先生家環境的描寫暗示主人高雅的情趣與追求;又轉到外墻,把山水形象化、擬人化,表現了山水對湖陰先生的感情之深,通過自然與人的相親更加突出先生的高尚品德。整首詩既描寫了主人的恬淡生活,又對主人的高潔情操進行了側面贊譽。第四句中,“送”字形象地表現出山水與湖陰先生的深厚感情,更加體現出湖陰先生的勤奮勞作。
總而言之,古詩詞在小學語文學習的過程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教師在進行教學時應當給予學生正確的引導,引領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與自我反思,這對學生之后的詩詞鑒賞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和深遠的影響,能幫助學生全面提高自身素質和文化素養。
參考文獻:
[1]王立剛.小學語文的古詩教學策略探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8(11)
[2]王強.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古詩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