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靜
摘? 要:隨著高中教育改革的逐步推進,在政治教學的過程中,學生的綜合素養以及綜合思維能力的發展得到了教師的重視,同時隨著高中政治核心素養的逐漸明確,教師更加需要在整合有關課程教育改革的目標的基礎上進行核心素養的滲透,讓學生能夠在課堂上獲得政治綜合思維能力的提升。本文主要圍繞核心素養視角下的高中政治課堂中學生綜合思維能力進行了分析,主要依據“培養學生的學習和理解能力”“培養學生的實踐和應用能力”“鍛煉學生的批判和創新能力”三個方面討論了如何全面鍛煉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力。
關鍵詞:核心素養;高中政治;課堂教學
高中政治的課程標準在課程教育理念,以及具體課程教育目標等方面就學生的政治綜合思維能力提出了具體明確的要求,這雖然為教師的高中政治教學活動的開展指明了方向,但也對教師的教學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謂政治綜合思維能力,主要是指學生以政治學習的綜合性為研究對象,結合政治學科的特點以及方面來應用各種思維方式,對政治現象、政治理論等內容進行分析的一種能力。那么,教師應該如何針對核心素養中的主要內容來鍛煉和培養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力呢?
一、培養學生的學習和理解能力
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理解能力主要是指學生在進行高中政治學習時,根據自身的生活經驗和學習經驗來對現有的知識、經驗進行一個重組的過程,該重組過程主要涉及學生利用已有經驗進行知識的再認知的過程。而要想充分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理解能力,教師就需要在開展教學時為學生的學習創設相應的情境,讓學生能夠在具體的情境中借助一定的學習方法來進行知識的攝取和加工。具體而言,教師需要關注到學生的已有知識與生活經驗,并能夠在教學的過程中借助學生的已有經驗進行教學設計。
二、培養學生的實踐和應用能力
政治教學的目的主要是讓學生學會利用知識來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這就涉及到學生的實踐能力與應用能力。在開展政治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僅要針對知識進行詳細的講解,還要針對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進行著重培養。據筆者調研的結果發現,政治教學中的應用能力和實踐能力主要包括學生的綜合歸納能力、分析解釋能力以及搜集運用能力。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需要在這三種能力的基礎上,采取針對性的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實踐能力與應用能力的培養。
首先,教師在教學時需要為學生的學習制定切實的提綱,該學習提綱不僅僅是指學生的知識和技能,還高度強調與學生實際相關的技能、情感等方面,讓學生能夠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將本節課的知識技能應用于實際的生活中,并能夠取得不錯的反響。同時,該學習提綱的總結以及提煉應該主要由學生完成,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綜合能力與歸納能力,在知識的不斷整合中發現政治學習中的規律,鍛煉學生的政治理解能力。其次,在教學政治時事的過程中,教師需要立足于學生的實際生活、熱點問題以及國內外的重大事件進行重點講解,主要是通過豐富的教學內容的呈現來鍛煉學生的政治意識,讓學生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下產生政治共識,同時能夠對不同的情景中所蘊含的具體問題進行探索與分析,來幫助學生客觀辯證地看待政治問題。
三、鍛煉學生的批判和創新能力
學生的批判與創新能力是學生政治學習能力的主要體現,從客觀的角度上來說,只有學生具有一定的批判能力,才能夠在不斷批判的過程中創新,在創新性學習的帶領下獲得政治知識,了解各種政治政策對于我國的發展起到的重大作用。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演講、課堂辯論等方式來引導來為學生創設思考與探究的具體情境,讓學生在思考、反思、質疑的過程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來提高學生的批判能力與創新能力。
例如,在學習“多變的價格”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為學生提供相應的背景與材料,讓學生能夠根據教師所講解的內容來進行積極的討論與探究。首先,教師在課上提出自己所要表達的大背景,也就是在當前國際原油價格下降的背景下,我國也降低了汽油的價格。要求學生根據國際原油下降對我國經濟活動的影響進行探究,提倡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找出國際原油下降對我國經濟活動的影響,同時以具體的生活實例來作為具體的分析對象,讓他人能夠一眼看出自己的思維活動情況,從而鍛煉學生的思維遷移能力,為學生適應當前的社會生活來累積豐富的生活經驗。
總之,高中政治教學中學生綜合思維能力的培養需要教師的重視,高中政治學科的核心素養明確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力對于學生學習政治所帶來的積極影響,并能夠明確綜合思維能力所包含的具體幾方面,從培養學生的學習和理解能力入手,鍛煉學生,為學生實踐能力的發展提供一定的平臺,同時,為學生的批判和創新能力創造一定的情境,讓學生能夠在具體的情境中進行問題的質疑和思考,為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馮毛毛.核心素養視角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學策略探究[J].華夏教師,2019(29):24-25.
[2]陳守陽.從核心素養解讀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的方向[J].華夏教師,2018(2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