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育改革工作的開展,各類新型的教學方式逐漸走進小學課堂,這給學生及教師帶來全新的學習體驗。文章主要圍繞小學數學教學階段中情境教學法的應用展開討論,首先簡單介紹了情境教學法的主要內容及相關原則,然后對情境教學法應用于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意義進行了探討,接著列舉了當前情境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應用中常見的一些問題,最后根據當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全面分析情境教學法的有效應用策略。
關鍵詞:情境教學法;小學;數學
中圖分類號:G623.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624X(2020)19-0025-02
一、關于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情境教學法的概述
1.情境教學法的內容及特點介紹
情境教學法指的就是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通過對教學及情境進行融合,把學習內容與生活中常見的事例有機結合,從而進一步豐富學生的課堂學習體驗。從整體來看,情境教學法主要具有以下幾大特點:第一,相較于傳統的教學方法,情境教學法能夠幫助教師將抽象化的內容更加形象地向學生展現。第二,通過在課堂中合理應用情境教學法,能夠使整個班級群體內的學習氣氛更加輕松愉快,從而使學生能夠在舒適的學習環境下進行數學課程的學習,這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加快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與此同時,通過對情境教學法進行合理應用,還能對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行深度的挖掘,很好地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
2.關于情境教學法的基本原則
情境教學法適用范圍雖然相對來說比較廣,但對于不同的教學階段,教師也應根據學生的實際體驗效果及能力水平,對教學方法進行適當的調整。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嚴格依照情境教學法的基本原則來開展教學工作。第一,在情境教學法的應用過程中,教師應注意控制時間及力度,根據學生的實際狀態、課程教學的需要來為教學情境的創設選擇合適的時機,從而提高情境教學法的實用性。第二,在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加強引導學生的思維,通過不斷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帶領他們暢游思維的海洋,從而充分發揮情境教學法的啟發性作用。
二、情境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1.有效提升學生的獨立思考及學習能力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小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普遍不高,很難完全理解抽象的數學知識。而通過應用情境教學法,則能建立起生動形象的情境模型,將抽象難懂的理論知識融入常見的生活現象中,幫助學生對抽象化的課本知識進行深層次的理解,有效提升學生的辨析能力。總的來看,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應用情境教學法,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數學水平,拓展他們的發散性思維。
2.激發學生對課程學習的興趣
學習興趣是引導學生學會自主學習、主動學習的重要前提,在小學數學的課程學習階段,只有不斷加強對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才能幫助他們更好地提升自我。通過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科學使用情境教學法,不僅能夠有效拉近數學科目與實際生活之間的距離,同時還能改變傳統教學方式下沉悶枯燥的課堂氛圍,為學生創造出趣味性十足的課堂環境。小學數學教師通過引用生活事例來對課程內容進行情境設立,能夠引導學生發掘數學的樂趣所在,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進取心,為未來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3.全面提高學生的實踐探索能力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廣,全面發展已經逐漸成為當今時代開展教學工作的最終目標。情境教學法通過將數學問題放在不同情境中進行學習,能夠加強對學生實踐探索能力的鍛煉。將生活情境作為知識的載體,不僅能夠大大降低課程學習的難度,還能更好地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幫助他們提升自身的實踐探索能力。除此之外,通過應用情境教學法還能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也能根據周邊的情境,自發地聯想到所學過的課程內容,有效提升小學生的數學素養。
三、情境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應用中常見的一些問題
1.情境教學法的應用逐漸趨于形式化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情境教學法已經逐漸被應用于國內大部分小學的數學課堂教學中。但與此同時,雖然情境教學法具有極高的應用價值,但對于部分教學階段并不適用。然而就實際情況來看,有些教師為了完成課程改革的任務,在教學過程中并沒有根據知識內容的難度特點來對課程進行安排。某些教師并沒有真正理解情境教學法的初衷,一味地為了完成任務而完成任務,在課程教學過程中存在濫用情境教學法的現象,無法發揮教學方法的實際作用。還有些教師只是在領導檢查的情況下開展情境教學,導致該類教學方法的應用逐漸趨于形式化,從而大大降低了課程教學水平。
2.教師對情境教學方法的認識不夠透徹
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階段,教師只有做到對情境教學法的真正理解和正確使用,才能確保最終的教學效果能夠得到一定的提高。在課程教學過程中,想要做到對情境教學法的科學利用,教師必須能夠深刻地認識到課程改革的核心所在,明確教學工作的實際要求,確保能夠做到對情境教學法應用理念的真正理解。然而,在當前大部分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并未弄清楚情境教學法的本質所在,對教學方法的應用技巧及相關理論也是一知半解。部分教師對情境教學法的認識嚴重不足,導致在實際的課堂教學環節,常常會出現教學內容枯燥、方式單一、教學效果差等情況,從而導致最終的教學質量大大降低。與此同時,有些教師對情境教學法的應用并不重視,他們依然在采用陳舊落后的教學模式,這種行為與素質教育的發展存在著極大的矛盾,會給小學數學教學的發展帶來嚴重的阻礙作用。
3.情境教學法的應用方式存在問題
情境教學法要求教師通過在課堂教學中穿插部分常見的生活情境,幫助學生將復雜的知識點轉化為簡單的常識。然而,某些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并沒有真正掌握情境教學法如何應用,在創設情境的過程中并未考慮到學生的實際生活經歷及理解能力,所創造出的情境與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并不相符,實用性并不高。此外,將不合理的情境強加硬套于數學課堂中,不僅對學生理解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毫無幫助,反而還會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被嚴重降低,學生的注意力被分散,從而給學生數學課程的學習帶來負面影響。
四、情境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實踐應用方法
1.加強課堂教學過程中的提問與互動
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普遍處于較低水平,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教師應起到積極的引導作用。在小學數學課堂的實際教學階段,教師需要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加強與學生的互動,幫助學生學會主動思考。同時,數學教師可以通過在課堂中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和幫助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在腦海里建立起相應的數學模型,從而將抽象的數學知識具體化。在此過程中,為避免情境的創設出現問題,教師應提前做好相關課程內容的備課工作,以確保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問題情境更加細致可靠。教師通過加強課堂教學中的提問互動,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求知欲;通過引導學生對數學問題進行探索,則能夠幫助學生增強自信心,從而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2.借助教學工具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階段,教學質量水平取決于學生的聽課效果,因此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著重從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入手。第一,在授課過程中,教師應學會利用多媒體等新型技術來進行教學情境的創設。教師通過向學生展示與課程內容相關的圖片、音頻、動畫等,能夠牢牢地吸引住學生的眼球,在激發他們學習興趣的同時還能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數學知識。第二,數學教師還可以通過創設合理的游戲情境來引導學生學習,例如在課堂互動過程增設搶答的環節,為學生營造出輕松的學習氛圍,提高每個學生在課堂互動中的參與程度。
3.加強對學生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
小學生普遍具有活潑好動、好奇心較強等性格特點,數學教師應牢牢抓住這些特點,對情境教學法進行合理的利用。將操作情境合理地設置于教學階段的某個環節中,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從而幫助學生逐漸學會主動學習。在實際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要求學生親自動手進行教具、數學模型等相關物品的制作,來激發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在幾何知識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畫、剪、折,對教具進行移動、擺放等方式來加深對抽象內容的理解。同時,科學應用操作情境法,能夠對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起到很好的鍛煉作用,從而更好地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
4.加強教師對情境教學法的認識和學習
教師作為課堂教學過程中的主要角色之一,是引導不同階段的學生學會成長和進步的重要人物。在我國全面推動素質教育的背景下,教師應不斷轉變自身的理念和思想,摒棄以往傳統守舊的教學模式,積極主動地去認識和學習情境教學法。第一,小學數學教師應充分理解情境教學法的理念和精神,而不是抱著應付的態度來開展相關的教學活動。第二,教師應切實掌握情境教學法的應用方法,并且應明確學生才是課堂的主體,一切教學活動都以學生為出發點。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應運用全新的教學理念及教學方法來引導學生學習數學,不斷加快推動素質教育理念的應用實施。
綜上所述,教育改革事業的不斷推進,為小學課堂教學創造了無限的機遇,也帶來了挑戰。情境教學法的應用,是“以人為本”教育理念的直觀體現,為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在情境教學法的應用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各方面的問題和挑戰。面對教學過程中的各類問題,小學數學教師應及時認識到情境教學法的重要意義,加快教學理念的轉變,不斷提升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確保情境教學法的實際作用能夠得到充分的發揮。
[參考文獻]
[1]孫婷婧.生活情境教學法用于小學數學教學的實踐探究[J].都市家教(下半月刊),2016(9):29.
[2]關英南,趙松梅.基于新課標形勢下情境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5(5):98-99.
[3]張麗.小學數學教學設計中問題情境教學模式的應用[J].學周刊,2016(8):82-83.
[4]王凱宏.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導入情境教學法策略研究[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14(5):53.
作者簡介:譚蘭英(1973—),女,湖南耒陽人,一級教師,專科,研究方向:小學數學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