葸仁秀
【內容摘要】新課改的推進要求初中數學教師具備高水平授課能力的同時,也對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當前的教學環境下,若想顯著提升初中學生的數學水平,教師不僅要全面系統地分析客觀的教育情況,更要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來填補當前體系的不足之處。
【關鍵詞】初中數學課堂? 教學有效性
一、完善教學情境來提升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
初中學生正處于活潑好動的年齡階段,往往容易被新奇有趣的事物所吸引,并且在數學方面已經有了一定的知識儲備。因此,營造多樣化的教學情境就成為了十分有效的教學手段,教師可結合實地的教學環境,合理地運用多媒體等數字化教學手段,對教學內容中的難點進行重點剖析,為學生營造出熱烈活躍的課堂氛圍,從而在調動學生積極性的同時,也能夠讓其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從而體會到探究數學問題的意義和樂趣。
比如在講解“一次函數”這個知識點時,學生如何認知到函數和變量之間的關系,是整個教學內容中的難點。此時,教師便可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來營造一個特定的教學情境。即“一滴水落入水面之中,形成層層疊疊的漣漪。當圓形漣漪的半徑由10厘米、20厘米、30厘米不斷向外擴展時,對應圓形漣漪的面積會如何變化?”如此一來,便能在學生的腦海中留下具體的印象,從而使其在考慮“半徑”和“面積”兩者關系時,能夠有著明確的參考標準。當建立了這些基礎后,再為學生講解“一次函數”中的相關知識點,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教師還可以依據函數中各個變量的關系,制作出簡明流暢的動態化曲線形示意圖,使得學生對知識點的認知更為精準有效。經過多種教學情境的結合,既能培養學生具象化的思維方式,又能明顯提升課堂的教學效果。
二、聯系實際生活來提升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
看似抽象的數學概念,其實都有著深刻的現實意義。而初中階段所教授的數學知識,往往能夠在實際生活中得到運用。基于這種情況,將具體化的生活事例和抽象化的數學理論相結合,便可成為提升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新思路。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先用生動有趣的生活事例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當學生將思維集中在對事例的思考時,便能將相關的數學知識帶入其中。從而使學生對知識點的認知更為立體全面,從而有助于其形成多層次立體化的數學思維模式。
比如當進行“一元二次方程”的講解時,教師便能利用現實中的事物舉例:“假設現在學校要為大家新建一個長方形的花壇,預計花壇的長度比寬度要多1米,而整個花壇的面積是20平方米,那么花壇的寬度應是多少米呢?”當學生理解了問題中相關信息之后,教師便能為學生引入未知數x的相關概念,以及如何在x2+x=20的方程組中求解。在此基礎上,也能進一步剖析“一元二次方程”的擴展內容,使得學生能夠掌握配方法、十字相乘法等多種方程解法,從而實現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三、優化課堂教學內容來提升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
在舊的教學體系之中,由于教學條件不發達、內容展示方式單一等多種原因,導致大部分初中數學老師采用了直接灌溉式的教學方式。在這種教學模式的影響之下,難以真正地從學生角度出發,不僅使得日常的教學過程變得枯燥乏味,更嚴重打擊了學生探究數學問題的熱情和信心。為了改變這種情況,教師需要主動地對教學內容進行總結與歸納,形成并不斷完善新的教學思路和教學體系。將更多學生感興趣的元素融入到日常課堂之中,盡力讓抽象化的數學概念變得具象化,從而消除學生接受知識的壁壘,使學生對知識信息有著更為豐富立體的感知。
比如在講解“相似三角形”這一知識點時,教師可組織學生自己動手來制作各種三角形,并在這個過程傳輸一些基礎性的三角形概念。在學生注意力集中且有一定概念之后,再對“相似三角形”中的黃金分割線、成比例線段等重點知識進行講解,從而進一步提出“矩形、長方形、等腰三角形是否相似?”等問題。讓學生先進行獨立思考以及互相討論,再結合學生的實際反饋情況,對尚未掌握的知識點進行二次講解。最后,教師可組合學生開展測量教學樓高度的活動,引導學生主動地去運用“相似三角形”中的相關知識,從而既加深了學生的認知與理解,又培養了其活學活用的思維習慣。
總結
本文從“完善教學情境”“聯系實際生活”“優化課堂教學內容”三個方面,詳細地論述了在當前的教學環境下如何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并提出了相關策略及建議。從實際的教學角度出發,在逐步貫徹落實新課改指導內容的同時,初中數學老師更應從自身出發,通過不斷地總結和優化,從而建立起行之有效的教學體系,并利用日益完善的現代化教學設備和教育資源,將提升學生的積極性以及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作為衡量教學質量的重要指標。
【參考文獻】
[1] 鄭菊芬. 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初探[J]. 數學學習與研究,2012(8):31-32.
[2] 肖云. 淺析有效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和實踐[J]. 課程教育研究,2013(20):150-150.
[3] 張伍言. 試談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高策略[J]. 基礎教育研究,2013(5):34-35.
【本文為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8年度課題《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課題立項號:GS[2018]GHB3424。】
(作者單位:甘肅省永昌縣第七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