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娜
摘要:大班幼兒的語言能力發展應該滲透到幼兒的全天活動中,充分利用活動之間的過渡環節,根據不同過渡時間的特點,設置幼兒喜聞樂見的小活動、小游戲,使過渡環節成為幼兒訓練語言能力的又一時段。通過過渡環節的利用,使幼兒在更加隨意、輕松的氛圍里,實現口語表達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的提升目標,這也是對幼兒一日活動中語言能力提升的有益補充。
關鍵詞:過渡環節;語言能力;發展策略
在幼兒園的一日活動中,存在著大量的過渡環節。如何利用好這些過渡環節,使其成為一日活動的有效銜接和有益補充,成為教師十分關注的課題。通過大量的實踐,筆者發現有效利用這些碎片化的過渡環節,對于提升大班幼兒的語言能力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幾年來,筆者作為一線教師也做了相關的嘗試,效果顯著。
過渡環節是指在幼兒園一日生活中,各種活動之間的間歇,是一個活動和另一個活動銜接的中間環節。晨間入園、喝水入廁前后、午飯午睡前后、離園前等一系列活動,都可以歸結為過渡環節。在過渡環節通過利用一些幼兒喜聞樂見的小活動,可以使其成為提升幼兒語言能力的第二個平臺。
幼兒語言能力包括口語表達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筆者根據每個過渡環節的不同特點,針對這兩個方面能力的提升,在各個過渡環節中開展了風格迥異的語言活動。
一、創設寬松的語言環境,發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學前教育是幼兒口語發展的重要時期。在這個階段,教師要因勢利導、因地制宜地為每名幼兒創設相對寬松的語言環境,這樣才能激發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積極應答的熱情,在不斷地自我訓練中提升口語表達能力。
1.以短小、特色的語言活動,填充過渡環節
在每天早上集中活動前的過渡時間,筆者開展了“我是小主播”和“晨間談話”活動,每天輪流有名幼兒播報當天的天氣、說一條新聞。在如廁盥洗時間,每組幼兒輪流如廁盥洗,其他組幼兒以小組的形式圍繞新聞開展談話討論活動,讓幼兒發表自己的想法和見解。這樣的特色小活動,不僅保證了過渡時間的秩序,也為幼兒完善自我表述提供了有效平臺。另外,通過小組討論,幼兒之間的溝通交流也極大提升了幼兒組織語言的能力。
在加餐和吃飯前,為了更好地吸引幼兒的關注,同時也為了提升幼兒描述事物的能力,每天由一名值日生負責介紹餐點的品種、花樣和營養等。這些活動的開展,不僅避免了過渡環節等待現象的發生,更激發了幼兒說話的欲望,擴展了幼兒的見識,使他們敢于在眾人面前說話,語言表達能力得到了鍛煉與發展。
2.開展語言小游戲,讓過渡環節更加有趣
愛玩游戲是幼兒的天性。將各具特色的語言小游戲融入到過渡環節中,保證了過渡環節的有效利用,以幼兒喜愛的方式,實現了幼兒口語表達能力的提升。
午飯后到睡覺前的過渡環節,幼兒在教師的帶領下,以散步為主要方式。為了讓散步更有趣,教師在這一環節填充了靈活多樣的語言小游戲。例如,“說相反”,教師說出一個詞,幼兒集體說出相反的詞;“成語接龍”,一名幼兒以成語開始,其他幼兒按照首尾字進行接龍,教師隨時提醒。這些小游戲保證了散步的秩序,也有效地利用這段時間豐富了幼兒的詞匯,讓他們學習了詞匯的用法。
在分組盥洗的過渡環節里,筆者開展了“看動作猜成語”的游戲。這個游戲十分適合競爭意識強烈的大班幼兒,受到了幼兒的普遍歡迎,加深了他們對一些成語詞匯的了解,口語表達能力在這些游戲過程中得到了提升。
3.聽經典古詩,用過渡環節熏陶傳統文化
午睡前和起床盥洗吃水果的時間,幼兒比較喜歡聽故事。為此,筆者精心選擇適合幼兒的繪本故事和經典古詩朗誦。古詩、兒歌是幼兒語言發展關鍵期的有效刺激物,聽到的古詩越多,幼兒的語言能力就越強。優美的語言刺激,能加深幼兒的深刻印象,使之逐漸消化并吸收為自己的語言,為今后的語言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營造多樣的圖文環境,發展幼兒的書面表達能力
幼兒自主閱讀和書寫能力的培養,都離不開書香環境的營造,只有為幼兒提供這樣的平臺和機會,他們的書面表達能力才能得到提升。為此,筆者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發展幼兒的書面表達能力。
1.過渡環節個性閱讀,養成閱讀好習慣
以共享的方式,讓幼兒自主選擇圖書閱讀。筆者安排幼兒以小組為單位,每個月從家里帶來一本圖書。組成小組圖書角,在飯后過渡環節進行自主閱讀,組員之間交流、分享圖書內容,對于不認識的字和不理解的內容,在教師的指導下,由圖書的主人對同伴進行講述。同時,每個星期輪換每小組的圖書,實現資源共享。通過這樣的方式,養成了幼兒餐后閱讀和閱讀后交流的良好習慣,以提升幼兒的書面表達能力。
以閱讀自主制作小圖書的方式,增進幼兒閱讀理解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的提升。在閱讀印制圖書的基礎上,筆者還鼓勵幼兒在區域活動中自主制作小圖書,并在過渡環節與其他幼兒分享。通過幼兒之間的講解與討論、注解與補充,使幼兒的解讀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得以提升。
2.過渡環節寫圖文日記,為書寫打基礎
幼兒的離園時間參差不齊,這個過渡環節比較適合幼兒獨立完成一些活動。作為一天中在園的最后一個時段,筆者讓每名幼兒準備一個小日記本,利用離園前的過渡時間,用圖文并茂的形式記錄自己一天的生活,培養幼兒的書寫興趣,為幼兒將來書寫做好必要的準備。
《〈3 - 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解讀》指出,關注幼兒日常生活中的語言交往,創造無所不在的語言教育環境。而充分利用好過渡環節,便會讓幼兒的語言能力訓練貫穿一日活動的始終,讓松散的“放羊式”時段更有意義。這樣日積月累,幼兒的語言能力便會得到大幅度提升,為幼兒未來語言能力的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李季湄,馮曉霞.《3 - 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解讀[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2013.
[2]基礎教育教學研究課題組編.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指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