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改理念提出以來要求在學科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并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全面提高學生的素養。高中階段的信息技術課程核心素養包括了信息意識、計算思維、數字化學習與創新以及信息社會責任。在當前時代背景下,互聯網和信息技術飛速發展,使得高中信息課程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結合當前的“新高考”改革來看,已經有省市將信息技術課程作為高考選考科目,因此,全面提高學生的信息技術教學質量和效率,并在此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信息技術;核心素養;教學策略;研究
一、 引言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的信息技術教學不僅要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和效率,還要加強學生的核心素養培養,在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過程中,教師要不斷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和方法,結合高中階段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和具體特征制定有效的教學策略,不僅讓學生有效掌握知識,還要在學習過程中獲得相應能力,這樣才能使學生能夠通過信息技術教學獲取相應的素養,使學生更加滿足當前時代的發展需要。
二、 高中信息技術學科核心素養分析
高中階段的核心素養主要包括四個維度,教師要想有效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在教學過程中首先要針對學科素養的要素進行深入的分析,這樣才能在教學活動中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有效的教學策略,使之更加符合學生的實際需求,具體來說,高中階段學科核心素養的要素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信息意識
信息意識主要是教學活動中培養學生對信息的敏感程度,以及對信息所承載的價值的判斷。高中階段的學生由于身心發展規律和思維水平的影響,在信息技術學習過程中對于信息技術所承載的價值判斷過程中,會因為個體發展差異而產生不同的價值判斷差異,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在把握主流價值判斷的過程中,通過信息技術的學習能夠在獲取信息的過程中感知信息的變化,對信息進行細致的甄別,并且能夠運用信息工具對信息進行判斷和交流。
(二)計算思維
計算思維主要是指學生在信息技術學習過程中利用計算機科學領域中所產生的思想以及方法,并且在利用信息技術解決問題過程中產生的一系列思維活動,在高中信息技術課程中主要強調學生的思維活動。其主要表現為學生在利用信息技術解決實際問題時,針對需要解決的問題進行要點提取和模型構建,通過判定和整合信息資源進行程序的設計和方案的總結,從而在問題解決的過程中逐漸形成計算機思維。
(三)數字化學習與創新
在高中信息技術學科中數字化學習創新是指學生根據自身的實際需要進行選擇和運用相應的數字化學習資源和工具解決遇到的實際問題,并且能夠通過這些方式完成學習任務,構建基于自身的知識體系。該核心素養要求學生通過信息技術課程的學習能夠靈活使用計算機以及移動智能終端設備進行網絡學習,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斷培養自身的創新思維和能力。
(四)信息社會責任
高中階段信息技術課程中的信息社會責任核心素養主要是學生的信息安全和相應的能力,以及對于信息法律法規的遵守程度和對于信息倫理的道德水準。在當前的信息化時代背景下,學生要通過信息技術的學習培養良好的信息安全意識和信息法律法規意識,并且能夠通過信息技術的學習運用相應的信息設備保護自身的個人隱私,要求學生在現實世界和網絡空間中都能遵循相應的規章制度,維護法律利益,進而構建信息化的和諧社會。
三、 在高中信息技術課程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價值
(一)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
當前時代背景下互聯網和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社會由此進入了知識化和信息化的社會,互聯網和信息技術正在改變人們的生活生產方式,信息技術成為人必須掌握的基本能力。因此,在信息技術學科的學習活動中,具備基本的信息化素養是學生需要達到的學習目標。高中階段的學生在思維水平和身心發展規律上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能力,因此在信息技術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有意識地培養自身的各方面素養。在核心素養視角下進行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教師首先要以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入手,從信息意識、計算思維、數字化學習與創新、信息社會責任幾個方面全面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為學生今后的人生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利用信息技術課程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有利于促進課程教學改革
在傳統的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存在著諸多弊端,部分教師對于信息技術課程的重視程度不夠。在“新高考”還沒有完全定格的形勢下,部分學校和教師依然將學生的文化課程放在首要地位。信息技術課程沒有得到相應的重視,并且在教學活動中,教師依舊按照傳統的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引導,按部就班地進行各類教學活動。而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核心素養的理念被提出,教育教學領域開始發生變革,而隨之而來的“新高考”改革,使得信息技術的重視程度被提高,大多數學校和教師也開始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和方法,但由于傳統教學因素的影響,短時間內難以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因此,在核心素養背景下進行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教師首先要轉變自身的教學觀念,在正確的教學觀念指引下使用相應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而核心素養在此過程中起到了催化教學改革的作用,促使教師在教學活動中不斷更新自身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使之更加符合當前社會和高中階段學生的實際需求。
四、 學科核心素養下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策略
(一)對學生信息意識的培養
通過前文的分析可知,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培養學生的信息意識,主要是要讓學生通過信息技術課程的學習培養對于信息的敏感度,以及對于信息能夠做出價值判斷。高中階段的學生如果能具備一定的信息意識,便能夠在今后的發展中通過對信息的正確判斷,解決實際問題。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進行教學,這要求教師做好課程的建設者和開發者,能夠把握高中階段學生的生活經驗,尋求能夠將生活素材與教學相結合的點,對學生進行有效教學。例如,在指導學生學習信息及特征相關知識點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實際案例:每當學生聽到上課鈴響時,就會走到教室進行學習;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能夠根據學生的表情變化感知學生是否在認真聽講。這種生活化的案例能夠讓學生具體地了解信息的特征,將抽象化的信息技術概念進行具體地展示,能夠讓學生有效理解,進而有效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二)對學生計算思維的培養
在培養學生計算思維的過程中,教師的側重點應當放在引導學生借助計算機科學領域的知識和思維方法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在此過程中教師的教學活動應當以科學為基礎。在引導學生進行學習的過程中,教師應當通過課程教學,讓學生掌握相應的能力,這樣才能使學生更好地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各類問題。當前時代背景下計算機科學發展日趨成熟,互聯網和信息技術已經在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得到了廣泛應用。教師在信息技術課程教學活動中,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創設相應的學習情境,引導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運用相應的信息技術和計算思維解決實際問題。例如,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視頻信息加工時,可以首先為學生播放與教學內容相關的視頻,讓學生思考視頻中所應用的信息技術,以及如何運用該技術達到相應的效果,在引導學生進行探究的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分組,讓學生通過合作探究的方式得出結果,學生在合作探究的過程中能夠進一步激發自身的思維。而教師在此過程中通過自身的有效引導,使學生有意識地應用計算機思維解決問題,這樣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
(三)對學生數字化學習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創新是推動當前社會發展的核心動力,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指導學生學習時要將創新能力的培養和數字化學習有機結合在一起,通過引導學生利用常見的數字化資源和工具的應用,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有效培養創新能力。在當前的時代背景下,互聯網和信息技術為信息技術學科教學提供了良好的載體和方法,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當充分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進行教學。例如,在教學活動中應用微課或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引導學生進行深入學習,在培養創新能力和數字化學習能力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利用互聯網的資源為解決問題提供相應的資料,并且樹立利用互聯網進行學習的觀念。
(四)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意識
高中信息技術學科教學中,教師在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意識過程中,要將培養的側重點放在學生的信息技術素養方面,讓學生通過信息技術課程的學習具備相應的文化修養和道德規范。在信息化時代背景下,教師還要引導學生通過信息技術的學習養成良好的法律法規遵守意識,讓學生在利用信息技術時能夠以遵循法律法規為基礎,也要讓學生通過信息技術擁有保護自身信息安全的意識。通過信息技術和相關的法律法規維護自身和他人的利益,在互聯網發表輿論時要注重自身的言論,這樣才能使學生具備相應的信息技術意識,并且能夠樹立利用信息技術促進社會發展的意識,使學生能夠真正通過信息技術課程的學習樹立建設社會主義社會的偉大理想。
五、 結語
在高中信息技術學科中培養核心素養是一項長期而復雜的系統工程。教師在教學活動中不僅要讓學生有效掌握知識與技能,還要讓學生擁有相應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教師要結合高中學生的生活經驗制定生活化的教學策略,綜合運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教學輔助,并通過多種教學模式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通過過這些方式的應用,使信息技術能夠更好地促進學生的素養提升,展現信息技術課程的實際意義和深層次的育人價值。
參考文獻:
[1]廖斯偉.高中信息技術學科中核心素養的培養對策[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8(6):148-149.
[2]盧慶廣.核心素養時代下高中信息技術學科課堂教學的實踐與探索[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9(11):51-53.
[3]李云彩.高中信息技術與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探究[J].計算機產品與流通,2019(5):213.
[4]劉興紅,張曼.新課標下高中信息技術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研究[J].湖北師范大學學報,2019(4):99-105.
作者簡介:
王志遠,甘肅省白銀市,甘肅省會寧縣第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