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華民族素有禮儀之邦之美稱,培養學生良好的品行一直以來都是教育的重要內容。初中班主任肩負責任重大,不僅承擔教學重任,還要進行班級管理,特別在學生行為習慣、道德品質的培養上承擔著主要責任。但是從初中生的全面成長來看,學生僅僅依靠學校教育是不夠的,還需獲得良好的家庭教育。基于此,初中班主任在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時,要充分借助學生家長的力量,以形成統一合力,才能真正實現德育教育的有效性。本文主要針對當前存在于家校共育中的問題提出一些具體的德育策略,希望能夠給其他相關的教學工作者以一定的積極啟示。
[關鍵詞] 家校共育;初中學生;班主任;家長;學校;德育策略
當前,對于我國大部分初中學生來說,接觸最多的,一是家庭,二是學校。家庭教育是基礎,學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延伸,缺少其中任何一個方面,都會造成教育的缺失,對學生的學習、心理成長等方面都會造成很大的負面影響。家校合作、共育學生,是指在學校、家庭以及社區等多方教育主體之間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創新教育的內容與方式,通過學校來影響家庭,促使家庭教育的質量有效提高;同時,通過學生家長以及社區的反饋,促進學校教育制度的完善,以實現學生、家長、教師的同步成長,進而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教育環境,使學生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家校共育在學生的道德教育方面有著較好的成果,但是依然存在一些問題,以下將針對具體問題對班主任德育工作提出解決方案。
一、家校共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分析
1.重智育、輕德育
長久以來,由于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家長對學生的成績尤為關注,因而在家校溝通時,主要是針對學生在學習方面的問題,通常圍繞學生的成績、學生具體科目的學習情況、學生對待學習的態度幾個方面,對學生的思想、行為、道德品行的重視程度遠遠低于對學生學習情況的重視。在初中教育中,有的班主任還是以學生學科成績的高低作為評價標準,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家長對自己孩子的態度以及看法。
2.家校合作不夠深入
目前,不少初中教師已經認識到家校共育的重要性,展開了對家校合作方式的探索。但是由于種種原因,包括教師認識的不到位、教師的課業繁忙、家長的配合不夠等多種因素,具體的德育工作還停留在家校合作的初級階段。一般都是班主任在班會上講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希望家長能夠對此問題予以高度重視。隨著教育理念的不斷更新,家長對學生的教育也越來越全面,有部分家長對于學生良好道德素質的培養比較重視,有意識地對孩子開展一些教育活動,但是教育活動的針對性不足,收效甚微。由此可見,盡管學校和家庭都對思想道德教育展開了一些活動,但是由于雙方溝通不足、方式不當,使學校與家庭處于割裂的狀態,道德教育活動的效果也會大打折扣。
二、家校共育視域下具體德育策略探究
1.利用信息技術,實現高效的家校溝通與合作
家校共育的前提是學校與家長建立良好的、緊密的溝通交流關系,只有教師與家長之間能夠相互信任,才能在發現孩子問題時,及時與另一方進行分析討論,找到問題所在,進而制定出有效的德育方案,幫助孩子解決出現在生活以及學習上的種種問題。
當前社會處于信息高速發展的時代,班主任可以借助發達的信息網絡與學生家長建立方便而又快捷的溝通渠道。班主任可以建立班級交流溝通群,包括微信群、QQ群等,采用視頻或者圖片的方式,將學生在學校的情況發送給家長,讓家長對學生在校的表現有更為直觀的了解。同時,對于學生的心理狀態、在家表現等情況,家長也可以及時反饋給班主任。這樣,班主任和家長可以同時對學生的行為進行監督,能夠在第一時間對學生有可能出現的問題做出判斷,將學生的不良行為在萌發狀態時予以消除,從而不斷引導學生行為的正向發展。
2.做好家訪工作,凸顯道德教育針對性
家訪是家校共育教育理念實現的重要途徑之一,更是強化學校與家庭之間聯系、實現高效德育的較為有效的方法。因為通過家訪,班主任能夠接觸學生的成長環境,對學生的性格、具體家庭情況有著更為直觀的了解,所以在進行道德教育時,才能夠站在學生的角度進行思考,找到更好的切入點,提升道德教育的針對性。特別是對于特殊家庭的家訪,如單親家庭、留守學生家庭的家訪,班主任要采用恰當的方式,才能與家長有更近距離的溝通,真正發揮家訪的實際效用。
除此之外,家長通過與班主任的溝通,能夠對道德教育有一個更為全面的深刻認識,轉變看重學生成績的傳統教育觀念,會更加配合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加強在道德上對學生的教育與引導。
3.組織家長培訓,提升家庭道德教育水平
針對上文所提家長道德教育成效甚微這一問題,班主任可以組織學生家長進行道德教育的知識學習,不僅可以讓家長對德育工作有更為深刻的認識,還能幫助家長提升自身的教育水平,特別是對于一些文化水平較低的學生家長來說,這是十分必要的。
具體而言,班主任可以定期組織家長開展思想道德家庭教育專題,如助人為樂、良好的學習態度的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的養成等。班主任要通過這些活動向家長講授相關的家庭教育知識,幫助家長制定具體的家庭道德教育方案,對家長在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時出現的一些問題予以指導。另外,班主任還可以組織家長進行線上家庭教育知識培訓,利用直播或者采用視頻會議的方式進行授課,這種方式不受時間與場地的限制,家長可以隨時隨地參與進來,并與教師進行線上互動。家長道德素質的提升,也會為學生樹立更好的榜樣,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的品行。
4.豐富道德教育實踐,拓展家校共育的廣度與深度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良好的道德思想在真正的實踐中才能發揮價值。只有在實踐的不斷探索中,學生才能真正理解道德教育的意義。因此,班主任要將理論教育與實踐相結合,聯合家長,共同參與豐富多樣的道德教育實踐活動。利用周末或者假期,班主任可以與家長一同帶領學生進行孤寡老人幫扶活動、街道義務打掃、貧困兒童一幫一活動等,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體會到幫助他人、為社會貢獻自己一分力量時的價值,同時家長和老師也能看到學生的進步,并與學生共同成長。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與深化,國家對初中學生的道德品質、良好情感價值的培養也越來越重視,但實現初中生道德素質水平的有效提升,單靠學校教育是不夠的。面對當前存在于家校合作中的問題,初中班主任作為擔負學生道德教育重任的學生引路人,要在家校共育的理念指導下,利用家長會、家庭道德教育主題教育、課外實踐活動等多種形式,與家長形成良好的關系,拓寬家校合作的途徑,深化道德教育的內容,增強道德教育的針對性。
肖振漢? ?廣東省中山市實驗小學數學教師,小學數學高級教師。曾榮獲京蘇粵浙卓越教師、廣東省骨干教師培養對象、中山市學科帶頭人、中山市優秀黨員和中山市優秀教師等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