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露娟
摘要:隨著大學生就業形勢正變得越來越嚴峻,藝術院校內部貧困生的就業問題一直都是專業人員研究的核心問題,這一特殊群體的就業問題也一直被廣大人所關注。本文在研究完藝術院校貧困生就業心理的狀態之后找出對應的策略。
關鍵詞:藝術院校;貧困生;就業心理;應對策略
引言:
貧困生目前是廣大藝術院校中的特殊群體。從教育部門調查的數據顯示,全國高校內部貧困生將占據學生總數的20%左右,而藝術院校內部的貧困生更是達到了25%。隨著就業形勢越來越嚴峻,藝術院校內部貧困生的就業壓力會變得越來越大,進而更會誘發諸多心理問題。本文在研究藝術院校貧困生就業心理的內容之后找出對應的策略。
1.貧困生的產生
隨著文化藝術市場變得越來越成熟和完善,藝術產業正朝著產業化和國際化的方向不斷地發展。社會在發展的過程中同時需要專門的創作、表演、評論、設計和制作人才。因此,我國高等藝術院校已經將目標從“培養純粹的藝術專業人才”轉化為培養“適應經濟發展需要的人才”。這一理念的轉變往往能夠在提升辦學質量的基礎上讓學校更好地向前啊發展[1]。隨著高等藝術院校采用了學費分擔制的主要策略,藝術院校的辦學規模正不斷地擴大,更多形式的專業正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越來越多藝術院校內部的老師正慢慢重視學生本人的綜合素質。家庭經濟壁壘也成為了藝術生進入藝術院校內部的一個重要障礙。因此,研究藝術院校貧困生的就業心理狀態和找出對應的策略顯得尤為重要。
2.藝術院校內部貧困生的心理特點
2.1價值觀發生了變化
目前,大學生群體的主體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價值觀也會產生較大的差異。其實藝術院校內部的貧困生也會有越來越高的物質追求,所以即便是藝術院校內部的貧困生都會有想要“一夜暴富”的想法,所以他們更加重視自身物質利益的享受和感官享受,并想要在藝術院校中獲得更多的資金。雖然現在藝術院校內部的貧困生眼界比上世紀貧困生的眼界要開闊很多,但是其實還是擺脫不了貧困的烙印。
2.2經濟壓力過大
相對于普通高校,藝術院校的費用相對要高很多。家庭條件較好的學生難免會存在鋪張浪費的現象,花起錢來可能根本也不會在意。但是,在藝術院校內部的貧困生卻因為自身家庭經濟條件較差而承擔不起生活費用和學習費用。加之藝術院校內部高消費的氛圍和周圍高校有很強烈的反差對比。所以貧困生會在周圍同學影響下形成較大的落差感。實踐中,確實有一部分藝術學校內部的貧困生會因為和周圍的同學出現極大的落差而產生嚴重的心理問題,這些都是需要去注意的[2]。
2.3學習落后產生的壓力
很多家庭條件較好的學生從小就學習一些藝術專業知識,所以本人也有著非常扎實的基礎功底。但是,對于家庭貧困的學生而言,他們的父母在他們小時候可能只重視溫飽問題,根本不會做針對性的藝術培養,所以貧困生的基礎肯定沒有家庭條件富裕的學生來的好。正因為缺乏最基礎的功底,所以大部分藝術院校內部的貧困生在就業和學習的過程中都會遇到諸多阻礙。很多貧困生會被迫在學校內部打工,這樣也就沒有足夠的時間進行練習,這會在無形中增加貧困者的壓力和焦慮感。
2.4外部環境帶來的壓力
隨著教育政策的不斷進步,較好的優惠政策會在無形中增強學生的壓力。其實,絕大部分的藝術生不愿意接受外界的資助。外部環境的壓力使得大多數的貧困生面臨就業的壓力[3]。很多貧困藝術生只能夠購買價格相對便宜的設備和輔助的工具,這些外部環境會讓孩子充滿濃重的自卑感。
3.藝術院校貧困生就業心理現狀分析
3.1自卑心理非常嚴重
很明顯,藝術院校內部貧困生在就業過程中缺乏真正的自信心,在面對競爭時并沒有勇于爭取的積極性,整體情緒顯得非常焦慮。當這種心理蔓延到求職過程中時,這種心理使得藝術學校的貧困生將沒有更多的勇氣去嘗試新的職位,所以自然也就會缺少立足崗位的機會。
3.2就業壓力大,容易出現焦慮
其實,藝術院校內部的貧困生將會面對更大的就業壓力。很多存在于藝術院校內部的貧困生一方面希望能夠爭取到理想的職業,另外一方面又怕自己在擇業的過程中個造成終身遺憾,所以難免也就會對今后的生活感到茫然。如果在就業的過程中過于焦慮勢必會變得更加憂心忡忡和煩躁不安[4]。臨近畢業,很多藝術貧困生甚至會在晚上出現失眠的現象。
歸根究底,這些貧困的藝術生內心極度自卑,這其實會影響畢業生本人的主觀能動性,在無形中也埋沒了貧困生自身的潛能和才華,最終也就使得就業變得更加困難。
3.3容易在創業的過程中出現盲從心理
很多藝術學校內部的貧困生在選擇職業的過程中多數欠缺考慮。因為受到家庭薪資的影響,所以在自主創業的過程中明顯會缺乏熱情,其中的經濟條件和潛在的風險都是關鍵因素[5]。此外,多數貧困生在就業的過程中也很容易從眾和放棄屬于自己的計劃和愛好,最終也就不能夠做出正確的選擇。
3.4人際交往存在局限性
相比于其他專業,藝術專業的花銷要高很多。藝術院校內部貧困生會因為經濟和成長環境等客觀的因素覺得自己不如別人,從而不敢和人更好地進行交往。藝術院校內部的貧困生在和別人進行交往的過程中會出現退縮和逃避的現象。正是因為這樣的心態使得他們沒有辦法獲得更加充足的資源和更多的就業渠道。長此以往,這樣的心理狀態會影響藝術院校內部貧困生的就業。貧困生的就業也不如優秀學生準備充分。
4.藝術院校貧困生就業心理問題的主要對策
正如上文分析的那樣,藝術院校內部貧困生的就業心理非常的復雜,形成這些現象的原因也是多樣化的。因此更需要從多個方面來找到合適的策略。
4.1通過加大對貧困生就業的關注度來構建更好的社會支持
普通藝術院校的貧困生其實屬于一個很重要的群體,為此就涌現出了一大批“自由職業者”,他們其實在就業的過程中普遍都追求個性和自由,不愿意直接限制在某一個單位內部,甚至會自動放棄單位錄用的情況。他們一方面可以在為不同的設計公司做著兼職,另外一方面又會借助自己的工作室來招攬活計,所以就業的過程中將表現出很大的靈活性。因此,國家應該在出臺合適的就業政策的基礎上充分對藝術院校內部貧困生進行關注。注意讓所有的貧困生都能夠了解到與其就業相關的政策,常規的“獎,貸、減、免”等資助體系往往能夠為貧困生完成學業提供強大的保證。
4.2通過完善就業指導機制來幫助學生走出就業困境
位于學校內部的就業指導部門需要加強對藝術院校內部的貧困生進行指導,并有效地強化對貧困生進行職業生涯教育。一方面注意鼓勵他們能夠積極地參加各類實踐活動,借此提升自己的綜合實力[6]。另外一方面則可以在分析不同貧困生自身的條件和優勢之后選擇正確的擇業目標,以便能夠為任何一個合適的貧困生推薦合適的工作。當藝術院校內部的貧困生能夠獲得更多的機會之后就能夠有效地減輕其就業壓力。
4.3通過和家庭溝通來做好就業工作
讓家長在教育子女的過程中能夠采用正確的態度和行為,爭取能夠幫助沒以惡搞貧困生都能夠轉變較為陳舊的就業觀念。通過向貧困生介紹相關的政策來讓每個家長都和學校有效地配合在一起。只有讓家長和子女充分地在情感上進行溝通才能夠讓每個貧困生都分擔就業過程中出現的壓力,讓每個貧困生都能夠感受到家庭對他們的支持。
當貧困生能夠在相互交流的過程中將不好的情緒發泄出來之后他們本人才能夠變得更加積極樂觀,即便遇到困難也會用樂觀的態度進行面對,所有的貧困生都能夠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
4.4通過提升個人素質來提升本人的就業競爭力
具體可以采用如下幾點措施來提升藝術貧困生的個人素質:第一,所有藝術院校內部的貧困生都需要學會正確地認識自我,并在揚長避短的過程中認真地做好職業規劃。注意選擇適合自己的就業目標以便更好地增強自身的信息敏感度,最終也就能夠更好地收集合適的信息。第二,在實際求職的過程中,多數貧困生在面對較為激烈的競爭形勢時也需要穩住自身的情緒,以便更好地面對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第三,每個教師都應該引導貧困生都掌握最扎實的基本功,并引導他們能夠利用在校時間來勤學苦練,爭取學號其他文化學科的知識。只有讓他們掌握了過硬的本領才能夠在畢業之后更加順利地就業。第四,鼓勵每個藝術院校內部的貧困生能夠積極地參與各類科技文化體育活動,爭取讓每個貧困生都能夠在校園文化這個平臺上相互交流和鼓勵。很多學生在進行科技體育文化活動的過程中也在逐步調整自身的就業取向。第五,注意培訓學生耐受挫折的能力,避免在就業的過程中因為一遭受到挫折就心理不平衡。第六,在就業的過程中對自己所在單位的發展前景有一個準確清晰的認識,這樣不僅能夠在就業的過程中拓寬自己的視野,更能夠不斷地開拓就業的方向。必要時則需要在就業的過程中開展“一對一幫扶”的活動,從就業信息到擇業技巧都進行全程指導,最終也就能夠有效地提升就業的成功率。作為一名藝術學校的貧困生一定要注意提升本人的就業競爭力,最終也才能夠在工作崗位上如魚得水。
4.5建立合理的“心理救助”機制
在實際輔導的過程中,可以通過積極為貧困生開展心理教育來緩解其內部的心理壓力,本質是幫助每個藝術院校內部的學生實現“心理脫貧”。重點需要從認知過程、情緒調控和行為訓練三個方面來開展心理健康實踐活動,最終才能夠更好地增強學生的自我意識和自信心,這樣一種“心理救助”的機制確實能夠在第一時間排除學生在成長中產生的心理障礙。
第一,可以對藝術院校內部的所有貧困生來一次心理健康普查,并在建立貧困生心理檔案的基礎上全面關注心理問題嚴重的貧困生。只有在充分了解每個貧困生的不同特點之后才能夠在把握本人需求的基礎上捕捉他們的異常行為和情緒。第二,可以采用多種形式來正面宣傳各類心理健康知識,重點是教會每個貧困生用正確的心理防御機制來解決就業過程中出現的多類問題,關鍵時刻也需要從認知過程、情緒調節和行為訓練三個方面來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這樣學生在就業的過程中不會出現那么多的心理問題。第三,日常可以配合就業講座進行心理輔導,更可以讓貧困生和其他血神有效地進行交流,以便在第一時間培養貧困生的自信[7]。所有的學生在真正認清自己的現實情況之后才能夠在就業的過程中充分發揮自己的長處。第四,可以為每一個貧困生都建立一個能夠充分展示自己的舞臺,從而讓他們的心理能夠更加平衡,更好地解決在就業過程中產生的“自卑”心理。第五,如果藝術院校貧困生確實在就業的過程中遇到了諸多心理問題,可以通過采用個別咨詢、團體輔導、心理咨詢、心理行為訓練和其他多種方式來更好地增強心理健康。第六,平時加強對藝術院校輔導員的培訓,并讓每個輔導員都能夠掌握充足的心理健康知識,
5.當下資助藝術院校貧困生的主要策略
面對目前藝術院校貧困生在實踐過程中出現的心理問題,專業人員更需要通過完善資助策略來直接資助貧困生。
5.1制定和完善貧困生認定評價指標體系
通常可以通過消費、低保和直接界定的方式來界定存在于藝術學校內部的貧困生。但是這種資助方式受到了地區、經濟和多種方式的影響,確實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因此應該讓學生借助貧困生證明、經濟困難調查表和其他方式來界定貧困生。更應該在發展的過程中通過不同地區經濟發展的具體情況來認定藝術院校內部真正的貧困生。
5.2完善監督管理
其實,如果不對藝術院校內部的貧困生充分地進行監督和管理,自然會誘發一些奢侈的現象,這同樣會使得貧困生心理出現新的問題。針對由此引發的心理問題,專業人員應該以學院、系和年級為中心來建立合適的監督小組,并注意監督資助貧困生資金的使用去向。其實這樣一種監督也更好地體現了人文關懷。
5.3完善教師資助的隊伍
在實際資助貧困生的過程中,需要通過提升資助管理隊伍的整體素質來形成更加高效的隊伍,這樣自然也就能夠更好地落實貧困生補助制度。當前,多數藝術院校內部老師不僅要承擔教學任務,更需要承擔資助任務。因此,廣大藝術院校可以從資金和服務商給予教師更多的支持,并通過引入競爭機制來提升教師自身的積極性。另外,更需要在工作的過程中通過發揮管理的最大價值來完善整個自主事業,最終自然能夠提升隊伍的人文價值。
參考文獻
[1] 陳丹青藝術學院與藝術教育—試論當今中國藝術教育的兩難退步集續編 , 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3):39-43
[2] 李書友職業規劃與就業指導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6(5):39-43
[3] 李海星.大學貧困生心理健康狀況的調查分析[J].健康心理學志,2015(5):39-43
[4]蘇茂興.藝術畢業生就業工作探析.中國大學生就業,2017(3)
[5]賈淑芳.貧困大學生的心理壓力探析與應對[J].山東農業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7(3):169-174
[6] 何艷.高校貧困生的心理問題及其成因與對策[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16(2):89-94
[7] 李芬.“美術高考熱現狀與對策研究[D].桂林:廣西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