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穎?譚雪英
在當前的雙創背景之下,大學生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為各項事業長足建設的中堅力量自然得到了高度關注,面向大學生群體進行創新創業教育也被提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地位。如何立足時代和社會發展潮流,構建基于素質提升的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成為了各個高校需要深入研究和解決的問題。高校在研課程體系建設當中需要做好對大學生成長特征和發展規律的研究,把握創新創業教育的核心,提高課程建設效果,打造更加完善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
創新創業教育是在信息化時代和全球化發展環境之下誕生的教育模式,強調多渠道指導和教育,鼓勵學生建立良好的創新意識,強化創業精神,累積創業知識,完善創業思維,強化創新創業素質。不過我國的創新創業教育起步相對較晚,所獲得的實踐經驗相對不足,還沒有構建一個完善化的知識體系,所以還需要在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建設方面做好綜合研究,并把著眼點放在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升上,切實體現創新創業教育的功能與優勢。
一、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概述
創新創業是將基礎放在創新層次上的創業實踐活動,并非是簡單的創新與創業疊加,所關注的是開拓性和原創性,強調用實際行動達到目的。創新創業教育涉及到兩個方面的內容,分別是創新教育和創業教育。創新教育是一種將培育學生創新精神與能力唯一,根本目標和價值取向的教育,是一種明顯不同于傳統教育的新模式。創業教育育則屬于一個動態化的教育實踐過程,其核心價值在于培育學生事業心和職業開拓能力,將最大化挖掘人的創造力與創新潛能作為重中之重。創新創業教育是一種和當代社會經濟發展現狀相適應的創新性教育理念,將培育學生創新創業精神,增強學生創新創業綜合素養,培育學生創新創業人格作為核心內容,能夠為當代優秀人才的培養指引方向。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創新創業教育是一種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活動,需要貫穿人才教育的全過程,要考慮到人才的實際情況和具體發展要求。
二、高校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素質的目的與意義
近年來伴隨國家經濟事業的快速發展以及現代科技的迅猛進步,整個國際社會也在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方面形成了共識,指出創新創業人才是第一戰略資源。在雙創大潮來臨的背景下,只有用發展眼光分析問題,利用創新思路解決問題,才有可能真正在創新創業的新道路上收獲成功碩果。現如今我國提出對大學生進行創新創業教育,促進企業創新創業素質提升,其根本目的就在此處。創新創業人才對于國家助推創新型國家戰略實現有著突出意義,而創新也是國家競爭力水平得以穩步提升的戰略措施。促進各項事業創新發展的首要任務就是培育出一批基礎扎實、視野寬闊、綜合素質高且具備國際競爭力的創新創業人才,真正做到面向國家需求以及學科前沿,為知識與技術創新奠定堅實基礎。高校是知識傳播的堅實陣地,是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搖籃,還是基礎研究理論分析和實踐應用的重鎮,自然也要逐步成為國家知識與技術創新的生力軍,通過優化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建立專門的課程體系,朝著最終的目標前進。
從整體角度出發進行分析,對大學生進行創新創業教育的重大意義體現在:一是有助于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助推經濟事業的穩步發展。大學生群體是一個龐大的智能群體,是創新創業的生力軍,通過落實創新創業教育,踐行產學結合,可以促進大量科研成果的轉化,讓社會經濟事業得以穩步發展。二是有助于拓展就業渠道,緩解就業壓力。在大學畢業學生人數逐年增多的情況下,越來越多的畢業生進入人才市場,造成了日益嚴峻的就業形勢,不僅影響到學生的順利就業,也帶來了不少不安全因素。通過創新創業教育的開展,能夠讓學生主動投入創新創業隊伍,拓寬就業渠道,解決當前就業壓力大等難題。三是有助于變革人才培育模式,實現全面育人。創新創業教育的穩步實施,能夠為高校變革人才培養模式提供突破口,把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將創新和創業結合起來,讓學生在完善化教育體系的支持之下成長為優秀人才,幫助學生實現自我價值,提高學生的核心競爭力。
三、基于素質提升的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建設策略
(一)樹立創新創業教育觀念
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宗旨是培養符合社會要求的創新創業型人才,并立足這一高度,著眼于全民族創新創業精神與能力的培育,并不是用來緩解當前的就業壓力,因為后者無疑是非常膚淺的目標,而且也不利于創新創業人才價值的有效發揮。針對這樣的認識,高校需要積極利用多樣化方法基于不同的渠道,在學校范圍內面向大學生群體進行創新創業精神的宣傳,并把創新創業教育和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融合起來,加大對學生的指導力度,通過喚醒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使其主動投入到創新創業學習活動當中,確保創新創業教育的有序實施。學校需要更新創新創業教育理念,在正確認識教育重要性的同時,面向學生進行宣傳,通過組織開展專題講座、借助校園網站平臺進行宣傳等不同的方式,讓學生在教育活動當中保持更高的參與度。創新創業教育的內涵以及精神會隨著時代的發展與變遷而不斷的走向完善,所以創新創業教育理念也需要與時俱進,發揮思想理念的積極引領作用。
(二)科學健全教育課程體系
課程建設是培養學生創新創業素質的基礎所在,如果沒有構建完善化的課程體系或者是課程體系建設明顯滯后于學生的需求與規律,將會嚴重影響創新創業教育工作的開展。面對這樣的情況,高校需要不斷完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明確該課程體系主要包括三個層次的內容。第一層次的課程是面向所有大學生的公共課程,目的是通過公共課的開展豐富和延伸學生有關于創新創業的知識面,調動學生的創新創業興趣,并對學生自立自強與自信的品格素質進行培養。第二層次的課程把側重點放在培養學生多元化和開放性思維上,目的是幫助學生打破思維定勢,增加思維當中的獨創性特征,為學生真正走上創新創業道路打好基礎。第三層次的課程主要涉及到的是創新創業實踐課程、項目以及活動,并通過在實踐課程當中加大指導力度,強化學生學以致用的素質。除此以外,在創新創業課程當中應該大力倡導并滲透工匠精神,而且要將工匠精神作為創新創業教育的靈魂。為增進學生對工匠精神的認識,教師要帶領學生深入解讀工匠精神,正確認識培養工匠精神的重要性,推動創新創業課程的優化建設。
(三)建設優秀教育師資隊伍
為保證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的建設與順利落實,促進學生創新創業素質和綜合素質的提升,必須將師資隊伍建設作為重中之重,因為教師是課程實踐的指導者,如果教師不能夠在課程實踐當中發揮應有作用的話,那么課程教育價值也會大打折扣。一方面要積極打造具備豐富學習經驗與實踐經歷,專兼職結合的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補充教師人才,完善創新創業實踐經驗積累。另一方面要注意對教研室制度進行科學制定與規范,積極打造典型教研室,并將其打造成為創新創業課程建設的主陣地。與此同時要加大對教師的教育培訓力度,定期組織開展外出進修以及訪問學習的活動,鼓勵教師參與各級組織的針對創新創業教育的專題講座和經驗交流會。除此以外,學校可以為教師提供到企業當中掛職鍛煉的機會,使其能夠在這一過程當中,把握企業的運作管理等模式,為教師投入創新創業實踐指導打好基礎。這樣教師可以在教學中為學生傳達企業一線信息,讓企業在創新創業當中吸收經驗總結教訓,少走彎路。為了保證師資隊伍的不斷更新與優化,要建立專門的教師評價考核機制,將學校評價、學生評價和教師自我點評結合起來,并根據評價結果引導教師彌補創新創業教育能力方面的不足。
(四)打造創新創業實踐體系
實踐課程建設是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建設不可忽視的內容,因為該課程本身就是典型性的實踐課程,只有把實踐教育落到實處,才能夠真正滿足學生的發展要求。開設創新創業教育課程的目的在于培養學生實踐素質,讓學生把學習到的一系列理論應用到創新創業實踐當中,所以高校要在實踐教學體系和課程系統建設上加大力度。首先要注意科學設計創新創業實踐課程,實現學校、地區、學生、專業與創業方向的有機整合,給學生提供實踐方面的指導和必要的條件支持。其次要注意面向學生創建創新創業實踐基地,打造新創業孵化器,促使學生從應試教育和被動學習過渡到主動適應創業市場,將學習、實踐與創業進行結合。這以后需要建設創新實驗平臺與創業模擬平臺,目的是給學生接受創新創業訓練提供良好的環境之稱,并定期組織開展創新創業競賽活動,發揮以賽促練的作用。在創新創業實踐活動當中,學校要專門配置具備極強理論素質和實踐能力的教師擔當指導教師,為學生投入學習和實踐提供多方面的保障與支持,并鼓勵學生之間進行互相交流,進一步擴大創意,累積創新創業的豐富經驗。
四、結語
高校是優秀人才培育的載體,承擔著為社會各行各業發展培養和提供優秀人才的責任,當然也在大學生創新創業當中發揮著挖掘、引導以及服務的作用。高校是否可以結合社會需求,培養更多優秀的創新創業人才,不僅會影響到高校人才培育質量,還會影響學生未來的成長進步以及行業的發展與進步。為保證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的建設,確實發揮課程的優勢作用,在著眼于學生綜合素質提高的同時,還需要完善一系列的保障措施,發揮高校主導作用,全面幫助學生創新創業。(作者單位:1.武漢軟件工程職業學院人文學院;2.湖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