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靜云


摘要 目的:研究腰椎管狹窄患者術后睡眠質量通過舒適護理的應用,觀察分析其臨床效果。方法:選取2018年8月至2019年1月廣東茂名市人民醫院脊柱外科收治的腰椎管狹窄患者120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60例。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觀察組實施舒適護理模式。比較與分析2組患者的睡眠情況和護理效果。結果:護理后,觀察組睡眠情況(睡眠質量評分、睡眠潛伏期、睡眠時間)優于對照組,2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為96.67%,對照組的護理滿意度為83.33%,2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通過對2組腰患者術后采用不同的護理模式,最終發現,觀察組的舒適護理能夠為患者起到極為顯著的護理效果,同時能夠緩解患者的睡眠問題,加速患者的康復,應該大力推廣與使用。
關鍵詞 舒適護理;腰椎管狹窄;術后睡眠質量;護理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postoperative sleep quality of patients with lumbar spinal stenosis through the application of comfort care,observe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Methods:A total of 120 patients with lumbar spinal stenosis admitted by Guangdong Maoming people′s Hospital from August 2018 to January 2019 were selected as study subjects.Th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with 60 patients in each group.Two groups of patients to provide different nursing work,finally to comfort care effect and routine nursing effect for comparison and analysis.Results:It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nursing effect of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96.67%),and that of 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83.33%).After statistical comparison and analysis,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By adopting different nursing modes for patients with lumbar spinal stenosis after operation in two groups,it is finally found that the comfort nursing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can play an extremely significant nursing effect for patients,at the same time,it can relieve patients′ sleep problems,and accelerate patients′ recovery,so it should be vigorously promoted and used.
Keywords Comfort care; Lumbar spinal stenosis; Postoperative sleep quality
中圖分類號:R473.6;R681.5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2095-7130.2020.05.051
腰椎管狹窄目前發病人群正在不斷增多,已經成為常見的臨床疾病,主要是由于椎間孔、神經根管以及腰椎管狹窄所導致的神經根以及馬尾壓迫綜合征[[]]。只有通過腰椎間板切除術、融合內固定術來進行治療[[]]。而術后患者極容易因為疼痛而出現失眠的情況,嚴重影響患者的睡眠質量與康復。由此可見,患者在術后需要大量的護理工作。因此本研究選取我科室120例腰椎管狹窄患者,對其術后睡眠質量的護理方式進行分析,并且通過對常規護理和舒適護理進行比較,從而探究其護理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8月至2019年1月廣東茂名市人民醫院脊柱外科收治的腰椎管狹窄患者120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60例。對照組中男35例,女25例,觀察組中男30例,女30例。一般資料經統計學分析,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1.2 納入標準 1)患者診斷符合中華醫學會所頒發的關于腰椎管狹窄標準;2)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3 排除標準 1)合并其他嚴重疾病者;2)未獲得患者本人與其家屬同意;3)妊娠及精神異常者。
1.4 護理方法 為對照組患者提供常規性護理。觀察組在常規性護理的基礎上提供舒適護理方法,具體內容:1)睡眠管理:a.護理人員應該將患者安排在安靜的病房內,通過住院環境來提升患者的睡眠質量。b.護理人員在夜晚將病房內燈光調整至患者舒適的程度[3]。c.護理人員為患者合理地安排睡眠時間,每日夜間9:00前做好睡前準備,并通過音樂、廣播等方式為患者的心理進行放松,加速患者的入睡時間。每日清晨7:00前起床,通過讓患者養成良好地睡眠習慣,從而將失眠的問題進行解決。2)心理護理:患者在術后麻醉失效時,會感受到疼痛,會導致患者出現焦躁、不安等負面心理。從而影響到患者的睡眠。護理人員必須要及時地給予心理疏導,通過寬慰的方式來平靜患者的負面心理,通過將患者的內心進行平復,放松患者的心理狀態,來促進患者入睡。3)用藥指導:患者由于病痛的影響,從而難以入睡,對病情的康復產生巨大影響。因此護理人員可以酌情為患者在晚間臨睡前提供安神藥物阿普唑侖片(湖南洞庭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43020578),每日臨睡前服用,3粒/次[4]。
1.5 觀察指標 將2組患者的術后睡眠質量進行比較分析,主要包含睡眠質量、睡眠潛伏期以及睡眠時間。將2組患者的護理效果通過評分表(FMA)評分比較分析。護理效果的評判標準分為好、較好、一般、差等4個標準,護理滿意度=(好+較好+一般)例數/總例數×100%。
1.6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統計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數據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2組患者術后睡眠情況比較 治療后2組患者的睡眠質量都有改善,觀察組患者的睡眠質量、睡眠潛伏期以及睡眠時間優于對照組,2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2 2組患者術后護理效果比較 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為96.67%,而對照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83.33%,2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腰椎管狹窄疾病,目前發病人群正在不斷增多,已經成為了常見的臨床疾病,主要是由于患者椎間孔、神經根管以及腰椎管狹窄所導致的神經根以及馬尾壓迫綜合征。只有通過腰椎間板切除術、融合內固定術來進行治療。而術后睡眠質量對腰椎管狹窄患者的恢復情況產生極大地影響,睡眠質量不高會將腰椎管狹窄患者的生命質量降低,致使患者的病情長時間得不到快速改善。而對腰椎管狹窄患者的術后睡眠質量提供舒適護理模式,能夠有效地為患者布置舒適地睡眠環境、安排合理地睡眠時間,從而改善患者的睡眠質量,同時通過用藥,來加速患者的入睡,通過良好地作息,來加速患者病情的康復。
本文通過舒適護理以及常規護理的比較分析,從而發現,舒適護理模式能夠提升患者的睡眠質量,并且延長患者的睡眠時間,具有較強地護理效果。本文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所采用的舒適護理模式,其護理滿意度高達96.67%,是改善腰椎管狹窄患者睡眠的最適用的護理模式。
綜上所述,舒適護理方法的應用,能夠充分地將腰椎管狹窄患者睡眠質量差的問題進行解決,并且能夠提升患者的生命質量,值得大力推廣。
參考文獻
[1]譚東,高大柱,方策,等.腰椎管狹窄癥患者減壓術后功能恢復的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醫學前沿雜志(連續型電子期刊),2019,11(6):107-112.
[2]梁偉,黃星會.腰椎管狹窄行腰椎減壓術后腰痛改善的預測因素[J].實用手外科雜志,2019,33(2):207-209.
[3]張中月,傅聲帆,蔡張瀅.全程綜合管理對腰椎管狹窄癥患者術后并發癥及療效的影響[J].浙江醫學教育,2019,18(1):27-29.
[4]孫云.6例老年性腰椎管狹窄癥術后伴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患者的護理[J].中華護理雜志,2009,44(7):612-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