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潔華
摘 要: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初中階段的教育教學體系更加完善,逐漸拋棄傳統教學模式和教育理念,改變單一的知識傳授模式,更加注重學生的個人素質和學習能力的培養。所以,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應積極順應新課程改革的基本要求,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對道德與法治學科的學習興趣,重點對學生進行核心素養的培養,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文章基于此,重點概述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核心素養的內涵,分析學生核心素養培養對教師提出的要求,并提出初中道德與法治核心素養培養的具體策略。
關鍵詞:初中;道德與法治;核心素養;策略
自中國教育學會在2016年發布《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以來,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成為新世紀教育工作的重點。初中階段的“思想品德”課程也因此變更課程名字,更改為“道德與法治”,該學科教育的重點是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核心素養不同于“素質教育”內容,相比而言,核心素養更具有實用性和長遠性,對學生終身發展具有重要意義[1]。從學科課程設置來看,道德與法治課程是德育課程的重要環節之一,是落實核心素養的重要途徑。要想實現這一目標,必須要從教學體系上進行徹底的改革,確保學科取向和教育取向的目標得以實現,全面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以及構建有效的知識結構。
一、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核心素養的內涵
核心素養與之前素質教育提出的理念大不相同,在對學生進行核心素養培養時,必須要從思想和教育模式上進行改革,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從學生的基本屬性開始,著手培育學生的“價值觀念”“關鍵能力”和“必備品格”。道德與法治學科核心素養是核心素養落實過程中的具體化表現,以學科教育為基礎,在學科教學活動中實現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育。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核心素養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上:在政治認同上,培養有理想、有立場的好學生;在科學精神上,培養有理智、有思想的好學生;在法治意識上,培養有守規則、自尊的好學生;在公共參與上,培養有情懷、有擔當的好學生[2]。在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教學中,要想實現這一教學目標,必須要堅持以學生為中心,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展有效教學活動,并轉變學生學習的態度,關注學生核心素養培育和學科能力表現的發展。
二、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對教師的新要求
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教師的專業素養和教學水平對學生的核心素養培養具有重要的影響。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核心素養培養過程中,必須要意識到自身的作用和價值,并積極應對新課改的基本要求,轉變教學思想和教學方法,并明確教育教學改革的具體方向。在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基本要求下,以及新課改的基本要求,教師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引導者和支持者。從教育教學改革方向和內容來看,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更加注重學生知識內容的學習,提高學生對知識的記憶;從教學生態變化來看,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更加注重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提倡“互動”課堂教學[3]。因此,在實際課堂教學活動中,必須要充分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從學生的角度去發現和思考教學問題,真正意義上成為學生的引路人,促使學生更好的成長。另外,還需要教師積極適應核心素養下的基本變化,主動參與到其中,對教學活動進行改革,發揮學科核心素養教學的作用和價值。
三、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有效培養的策略
(一)堅持以人為本,提高道德核心素養
初中階段的學生身心正處于快速成長階段,該階段學生的價值觀念尚未形成,且道德意識較為薄弱,對事物的認識處于感性階段,因此,在初中階段開展道德與法治教學十分重要。道德與法治課程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具體化表現,該學科中蘊含著大量的核心素養,為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提供充足的理論支持[4]。在開展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必須要充分體現出學生是課堂主體地位,引導學生有效開展各種教學實踐活動,促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以自覺主動學習,并借助學科教學實現對學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正確認識到學科核心素養的價值和作用,并把“以人為本”的教育理論深入到教學實踐活動中。在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時,必須要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在各個教學環境中有效貫穿核心素養的培育,實現對學生一點一滴的積累,為學生今后的成長奠定務實的基礎。
例如,在《和朋友在一起》教學中,首先要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然后根據教學目標開展教學活動,在課堂上與學生之間進行友好的溝通與交流,促使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實現對學生團結精神、誠信精神、風險精神的培育,促使在日常教學活動中,實現提升學生道德素養的目的。在實際教學中,先對全班學生進行分組,以小組的方式分配任務,要求學生根據任務要求完成對應的任務,最后教師對學生的表現進行總結。在總結中,應重點表揚有獨特想法的學生,鼓勵學生敢于表達自己的想法,這樣才能有效提升學生的認知能力和個人品德素養。
(二)堅持立德樹人,提升專業素養
良好的品德是學生健康成長、發展的基石,對提升學生的人身價值具有重要意義。在道德與法治教學活動中,必須要堅持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在教育活動的各個環節中有效滲透并加強教育,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道德與法治意識,才能實現立德樹人的根本教學任務[5]。
例如,在《敬畏生命》教學中,除了基礎知識傳授外,還應在教學活動中有效滲透關于尊重生命和歌頌生命的有關內容,讓學生意識到生命的意義和價值,促使學生學會珍重生命,真正意義上實現提高學生的道德品質。另外,還需要培養學生自主能力,尤其是自主學習和獨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創設教學情境,拓寬教育平臺
教學活動是一個雙向活動,單獨依靠教師很難有效完成教學目標,同樣讓學生完全進行自主學習也無法實現教學目標,既需要教師的循循善誘,還需要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實現教師與學生高度配合和有效的溝通,才能真正意義上實現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目的。因此,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教師明確自己的位置,堅持課堂教學人人平等的原則,與學生之間保持良好的溝通與教學,拉近師生之間的關系,促使學生更好參與課堂學習中,激發每一位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共同討論、交流[6]。另外,在創設情境教學中,應貼近生活,創設生活化情境,促使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充滿生活氣息。在創設教學情境時,最好選擇學生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事例,借助生活事例實現對學生核心素養的有效滲透和培養,將枯燥乏味的課程內容變得更具有趣味性和生活化,實現對學生思維的深化和延伸,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當然,也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在道德與法治課堂上為學生創設不一樣的教學情境,充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促使學生在情境中學習到更多的知識,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除此之外,還可以利用游戲為學生創設愉悅的學習氛圍,促使學生快樂的學習。
(四)優化培養目標,完善教學內容
教學目標是開展教學活動的基礎和前提,為了有效確保教學活動的有效性,必須要在教學目標設定上下功夫,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學習能力,堅持以學生實際出發,結合教學內容,科學合理的設計核心素培育目標,確保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的有效性。對于核心素養培育而言,教學目標的設定不僅要確保內容豐富,還應將核心素養培育內容涉及到每一個教學環節中,促使學生能夠利用學科知識去解決一些現實問題,既能通過實踐驗證學科知識是否具有實踐性,還能在實踐活動中加深學生對學科知識的理解[7]。在日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不僅要注重學生價值情感的提升,還應提升學生的愛國意識,逐步提高學生擁護祖國的高尚情懷,促使學生在今后的成長過程中,更加關注祖國的發展,并為滿足祖國的需求,不斷提升和完善自我,最終為祖國事業奉獻自己的力量。所以,必須要滿足當下的需求,對核心素養的培育目標進行優化,促使學生能夠得到完全的核心素養培養,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提供充足的保障。
(五)提高教師專業素養,奠定務實的基礎
教師是課堂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教師的專業素質對課堂教學質量和效果具有直接的影響,因此要想更好培養學生核心素養,必須要具有豐富教師的教學經驗和專業的教學能力。同時在教學活動中,根據學生發展狀況以及教學目標,不斷提升自我,提升課堂教學水平[8]。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要學會根據實際情況,科學運用有效的教學模式,激發學生對道德與法治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并有效處理課堂的突發事件,為學生核心素養培育奠定務實的基礎。
例如,在《敬人者恒敬之》教學中,首先引導學生如何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及正確平等對待他人,只有先尊重別人才會受到別人的尊重。因此在相處過程中,要多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思考,學會體諒和尊重,掌握交際的技能。另外,最為重要的是教師要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才能確保學生核心素養培育目標的有效實現。
四、結語
在初中階段開展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對學生健康成長具有重要意義,尤其是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既能有效提升學生的品德、品質,還能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價值觀。所以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堅持以人為本,堅持立德樹人,創設教學情境,優化培養目標,提高教師專業素養,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與法治核心素養,保證道德與法治教學質量的全面提高,促使初中生將會成為國家未來的生力軍。
參考文獻
[1] 索麗娜.法治精神鍛造人心——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培養探索[J].中學政史地(教學指導版),2020(3):3-4.
[2] 程瑞英.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核心素養培養策略[J].神州,2020(9):220.
[3] 擺雅紅.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探究[J].科學咨詢,2020(2):207.
[4] 蹤艷紅,吳寶席.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研究[J].考試周刊,2019(98):120-121.
[5] 文小強.核心素養下提升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有效教學的策略[J].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20(2):283.
[6] 周根妹.核心素養下初中道德與法治深度學習探究[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19(11):86,89.
[7] 王萌菲.新時代落地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核心素養初探[J].魅力中國,2019(46):117.
[8] 陳細良.面向核心素養培養的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J].文存閱刊,2020(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