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麗姍



摘要:基于A股上市中央企業2014-2018年的數據,分析非國有股東持股比例、內部控制質量、管理層持股對國企績效的影響,提出促進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效果的建議。研究發現,非國有股東持股比例、內部控制質量、管理層持股與國有企業績效正相關,混合所有制能夠提升企業績效。混合所有制改革發揮“國有資本放大、增值保值”功能的關鍵是引入非國有股東參與企業監督和管理,需要從以下四個方面做出努力:一是明晰政企邊界,二是完善配套政策,三是加深改革深度,四是開放市場化選聘機制、強化員工激勵。
Abstract: Based on the data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 from 2014-2018, we analyze the impact of non-state shareholders' shareholding ratio, internal control quality, and management shareholding on the performance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 and make recommendations to promote the reform of mixed ownership system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 The study found that mixed ownership could enhance enterprise performance. The key to the reform of mixed ownership is to introduce non-state shareholders to participate in the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of enterprises.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efforts from the following four aspects: the first is to clarify the boundary between government and enterprises, the second is to improve supporting policies, the third is to deepen the depth of reform, and the fourth is to open up a market-based selection and recruitment mechanism and strengthen employee incentives.
關鍵詞:混合所有制改革;國有企業績效;內部控制;管理層持股
Key words: mixed ownership;state-owned enterprise performance;internal control;management shareholding
中圖分類號:F271?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6-4311(2020)21-0067-03
0? 引言
十八屆三中全會做出“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指示,同年11月中央通過《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要發展“國有資本、集體資本、非公有資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經濟”。自2012年來,我國經濟增速放緩,消極的市場環境給不同所有制企業的發展帶來了巨大壓力。目前國有企業面臨著資產規模龐大,但運作效率低下,國有企業需要創新的管理方式和新的機制來增加企業活力。其次,民營企業因融資困難、產業布局受限、管理水平較低等因素使得發展受限。為了擺脫對以上困境,中央做出“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指示,目的在于不同所有制經濟間取長補短,發揮協同效應,實現國有資本的增值保值,幫助非公有企業開拓市場和提升綜合能力。目前,國有企業雖已建立現代公司治理結構,但一股獨大、所有者缺位、內部人控制、政企不分等問題依然突出。理論上,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提升國有企業績效的有效途徑,但是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能否發揮增值作用、如何發揮作用還是有待驗證的命題。
1? 研究現狀
學者關于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作用機制的觀點主要集中于兩個方面:一是剝離政策性負擔的主張。該主張以林毅夫、白重恩為代表,國有企業因其天然的政治性質、沉重的社會責任、預算軟約束等原因,其經營目標往往偏離企業利潤最大化,經營效率低下。張輝等(2016)研究發現通過減輕國有企業的政策性負擔企業績效得以顯著提升[1]。韓沚清等(2019)指出政策性負擔使國有企業喪失了部分市場競爭力及降低了企業活力,通過剝離政策負擔建立平等市場環境、提高資源配置效率,改善預算軟約束問題,對企業績效起到提升作用[2]。二是完善公司治理的主張。王欣等(2018)研究發現混合所有制改革通過構建合理的股權結構從而促進企業業績提升[3]。本文主要研究非國有股東持股比例、內部控制質量、管理層持股對國有企業績效的影響,總結混合所有制改革發揮增值效果的關鍵。
2? 實證研究
2.1 理論分析與研究假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