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麗
摘要:會計工作是當前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主要管理工作之一,由于我國特殊的社會體制和經濟背景,我國行政事業單位的所有財務支出由國家財政統一劃撥,所以提高事業單位的會計信息質量也是加強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事業單位工作效率的主要方法。但是當前由于受到事業單位體制和會計人員職業技能素養等問題的影響,導致我國大部分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會計信息存在失真的現象,財務管理總體局面較為混亂,事業單位領導者很難通過會計信息正確判斷當前事業單位在管理中所存在的主要問題。本文將對行政事業單位會計信息失真的問題展開探討,從失真原因入手探求當前造成我國事業單位會計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提出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管理改革手段,從而提高我國事業單位工作整體水平。
關鍵詞:行政事業單位;會計信息失真;會計管理對策
在當前我國大量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管理工作中,會計信息失真現象較為普遍,主要原因是由于事業單位并不涉及盈利方面的工作,所以事業單位的管理人員將工作重心放在如何提高工作效率上,認為會計管理只是針對內部財務數據進行分析,并沒有認識到會計信息對于事業單位管理的重要性,嚴重阻礙了行政事業單位內部體制的改革與發展,并且也會逐漸降低行政事業單位在當前經濟市場中的影響地位。所以在事業單位管理工作中必須要加強會計信息失真的治理,提高會計信息的可靠性。
一、當前行政事業單位會計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
(一)行政事業單位領導工作者對于會計工作重視程度不高
由于我國特殊的經濟體制我國行政事業單位在經濟社會中并不涉及盈利方面的工作,而會計信息在一般企業管理工作中,主要是針對企業的財務數據進行分析和管理,再加上行政事業單位的資金流動和業務較少,所以這就導致事業單位領導人員對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的會計工作并不重視。但是在實際管理工作中,行政事業單位會計信息除了可以提供財務數據以外還可以對行政事業單位的管理情況做出正確的數據分析,是約束行政事業單位內部工作人員工作行為的有效管理機制,也是保證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的重點工作內容,因此行政事業單位領導工作者必須要加強會計信息真實性的管理力度。
(二)有關于會計信息真實性的相關法律存在一定的滯后性
雖然當前我國對于會計工作已經建設了完善的會計法律法規,但是隨著會計工作的不斷深入影響,以往所頒布的法律法規已經無法滿足當前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工作的需求,但是法律的頒布要從法律的合理性和實用性綜合考慮需要通過法律的初步制定討論到正式頒布實施的過程,所以對于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信息管理存在一定的延后性,在會計法律新舊交替的時期,難免會出現一些會計管理上的漏洞。再加上當前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所涉及的財務信息范圍較廣功能較多,現實生活中有有法不依違法不究的情況,這就導致在事業單位實際工作中一些違法犯罪者有了可乘之機,為行政事業單位會計信息的真實性留下了一定的安全隱患。同時部分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法規完全按照市場中的大型企業管理規范來設置,但行政事業單位與經濟市場中的大型企業所涉及的管理范圍有所不同,這就導致部分管理辦法沒有發揮出應有的作用,造成會計工作組織不嚴密,責任職權不明確,容易出現會計信息失真的情況。
(三)行政事業單位經濟利益的影響作用較大
行政事業單位屬于我國重要的行政機關,所以單位領導人員為了實現政績的要求會采用人為手段或者數字游戲的方法來改變會計信息數據,在一定程度上也主觀影響到了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并且當前我國部分行政事業單位會計信息的管理主要委托市場中的會計師事務所來完成,而會計師事務所的最終目的是為了獲得更多的利益,所以很有可能會根據事業單位的需求來出具虛假的會計審計報告,再加上會計相關法律有一定的滯后性就使得專業的會計師事務所更加容易找到法律漏洞。
(四)會計人員職業技能素養總體不高缺乏監督管理權利
會計工作者除了要根據行政事業單位的實際情況來出具會計報告,還需要針對行政事業單位可能出現的違紀問題進行監督管理,但由于我國行政事業單位特殊的招聘模式,大部分在編人員會迫于領導的壓力,而不敢行使監督權力。而且由于在編人員的工資待遇相對穩定在會計工作人員進入到工作崗位后,就會逐漸降低對于個人職業技能的要求,所以在新會計法律的學習和使用上都存在一定的問題,會計管理人員的職業技能會隨之下降。所以會計人員職業技能總體不高以及缺乏監督管理的權利,導致會計信息失真的現象普遍發生。
二、行政事業單位會計信息失真的影響
(一)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管理混亂
會計工作是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管理控制的有效手段,但由于會計信息的失真,很可能會影響到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工作出現多方面問題,同時容易使行政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失去對行政事業單位的管理信任。容易在行政事業單位內部出現經濟利益團體,導致行政事業單位的多項經濟管理工作沒有辦法順利的展開。同時行政事業單位的管理者由于缺乏真實會計信息的幫助,也會使得管理者的決策出現各種問題,最終會影響到行政事業單位各項工作的順利展開。
(二)國有資產大量流失
行政事業單位是我國經濟社會特殊的組織,所有財務支出由國家財政部門統一下撥,因此行政事業單位在資產的管理方面往往較為松懈,而會計信息的失真容易導致大量國有資產在使用過程中浪費或者流入私人的口袋,最終會造成政府宏觀層面決策上的失誤,擾亂社會經濟秩序,對于經濟發展和人民的幸福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危險。而且我國國有資產本質上屬于國家所有,缺乏單位主體所有權意識,導致行政事業單位基礎數據不實,國家無法正確的了解行政事業單位的各項支出,削減了國家財政收入,會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國有資產的嚴重流失。
三、提高行政事業單位會計信息真實性的有效管理策略
(一)完善內部管理體制,加大法律懲治力度
當前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會計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法律法規得不到落實,違法人員在違法工作中沒有獲得應有的懲罰,這樣就會逐漸放大違法人員的野心。所以對于行政事業單位會計信息管理工作需要完善內部管理體制,加大法律的懲戒力度,盡可能降低會計虛假信息的破壞程度。首先在行政事業單位內部建立完善的會計制度,以硬性要求壓縮會計財務報告的人為操作空間,要求各項財務數據有專門的財務報告附錄,并且需要明確標注每一項財務信息產生的負責人,在出現財務數據虛假情況的時候可以追責到個人。同時加強對于現金流動的信息考核,要保證賬實相符,在審核過程中經過會計人員審計人員以及處理財務當事人共同簽字確認。并且盡快適應新的企業會計準則和企業財務通則,結合行政事業單位的實際情況調整事業單位內部會計信息管理條例。最后如若發現會計信息嚴重失真的現象,應當直接對相關人員進行追責,根據法律嚴肅處理,杜絕會計信息失真現象的再次發生。
(二)加強行政事業單位領導工作人員的法律意識
行政事業單位的各級領導和會計人員需要認真學習與會計信息相關的法律法規在行政事業單位內部形成遵紀守法的工作氛圍。只有行政事業單位領導者可以起到模范帶頭作用,這樣才可以避免會計違紀,會計違法的事件發生,并且可以在全體行政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心中形成遵紀守法的工作態度,發揮好人民群眾的監督作用,從整體方面督促會計人員依據行政事業單位的實際情況,出具最真實的會計信息報告。當然為了保證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完整性,財務管理部門負責人應當在財務會計報告上簽字并蓋章,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以保證會計部門工作人員依法履行相關責任。
(三)強化內部控制機制完善監督管理機制
對于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來說需要保證會計工作與其他職能部門的工作完全隔離,從而提高會計工作的獨立自主性,建立完善的資產清查盤點制度,建立統一的數據信息共享平臺以提高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機制。同時也需要加強監督管理機制,在事業單位內部形成各職能部門相互監督,相互督促的管理體系,避免不必要的重復監督,提高監督管理效率。
四、結束語
影響行政事業單位會計信息真實性的原因多種多樣,行政事業單位領導者必須采用更加多元化的管理手段提高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從而提高行政事業單位總體工作水平。
參考文獻:
[1]韋紅梅.淺談如何避免行政事業單位會計信息失真[J].經貿實踐,2016 (13):166.
[2]陳慕鵬.行政事業單位會計信息質量控制審視及對策研究[J].品牌(下半月),2015 (11):160-161+163.
[3]許曉琳.淺論基層行政事業單位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對策[J].財會學習,2015 (18):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