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素質教育背景下,本文從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入手,結合當前教育發展形式,解決教育中的問題。高校舞蹈教育作為培養學生藝術修養的重要學科之一,對學生未來發展有著直接的影響。因此在教育中掌握教育發展情況,以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為主,解決教育中的問題。
關鍵詞:高校;舞蹈教學;創新能力
中圖分類號:J70-4; 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 (2020) 15-0188-02
一、前言
舞蹈教學作為藝術教育中的重要組成之一,就要從提升學生身體素質出發,培養學生的藝術修養,解決教育中存在的問題,為學生未來發展奠定基礎。所以在教育中教師要結合當前教育理論,制定出完善的教育體制,打造新型教育模式,實現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目標。
二、當前高校舞蹈教學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意義
創新對國家發展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且創新也是民族的靈魂所在。隨著國家與國家之間交流的不斷加深,多元文化不斷出現,培養創新人才也就成為了當前教育發展的重點。在教育體制改革背景下,培養學生創新能力作為實現教育可持續發展的因素之一,就要提升教師的教育意識,主動將培養學生創新能力落實到具體中去,展現學生主體性,激發學生參與積極性,借助創新實踐活動來吸引學生。為了實現教育目標,教師需要認識到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性,承擔起自身的責任與使命,發揮教育指導作用,提升創新能力利用教學實踐來吸引學生,促進我國舞蹈教育的發展①。
三、高校舞蹈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存在的問題
(一)思想認識不足
雖然教育改革已經推行一段時間了,但一些舞蹈教師因對教育改革認識不充分,也沒有掌握教育改革的重點,在教育中習慣使用傳統的教育方法進行教學,以教師占據主體地位為主,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當學生長期處于這一學習狀態后,自身主觀能動性難以發揮。由于學生練習舞蹈以固有形式為主,并未滿足教育改革要求,影響到了學生自主學習與創新能力的發展,使得核心素養教育思想并未落實,學生學習效果并不理想。
(二)教學形式固化
一些教師在教育中雖然使用了新型教材,也針對教材內容進行了講解,但是在實際中因固有思維并未發生變化,以單一教學模式為主,要求學生進行模仿訓練。另外一些教師因思想上沒有認識到轉變教學方法的重要性,也沒有對教學改革形成正確認識,最終也就影響到了學生創新能力的提升。在新課改中明確提出,高校舞蹈教學中要堅持從以學生為本角度出發,保證教育理念的先進性。但是一些教師習慣要求學生的舞蹈動作按照規范的方式進行訓練,使得教學突破性與創新性不足,影響到了學生的學習與發展。如一些教師在創編中沒有結合教學情境教學,造成學生難以參與學習活動,不僅打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限制了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展②。
四、高校舞蹈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措施
(一)展現學生主體性
在高校舞蹈教學中由于學生長期處于被動學習狀態,所以在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教師作為知識的傳播者在教學中因對學生主體性認識不足,雖然開展了講解工作,課堂聽課效果比較理想,但是在實際中卻表現出了難以提高教學有效性的目標。究其原因就是因為教師長期采取單一的教學方法,影響到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當學生對所學習的內容難以產生興趣時,也就逐漸不愿意學習舞蹈知識。因此在這一背景下,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做好創新,展現學生主觀能動性,將學生從被動的學習狀態中解放出來。所以在教育中要堅持從以學生為本出發,主動與學生進行互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掌握學生想法,在結合具體情況的基礎上制定教育計劃,展現學生主體性,為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提供支持。如在講述基本動作時,就可以在教學前與學生溝通,掌握學生的真實想法,從學生角度明確教學目標與內容,啟發學生的思維,實現教育目標③。
(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由于這一階段學生對外界有著較強的好奇心,所以在教學中教師需要掌握學生的這一特點,以調動學生興趣為主,采取適合的教育手段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實現創新人才培養目標。因此教師需要掌握學生興趣愛好,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為主,保持學生學習熱情,在強化學生創新能力的基礎上提高教育效果。教師在教育中需要主動觀察學生,掌握學生想法,以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為基礎,在包容學生觀點的基礎上進行教育。在創新學習階段中學生很容易出現錯誤,而教師在面對學生的錯誤時要避免直接批評。而是要借助適合的方法來引導,幫助學生認識到自身的不足,解決存在的問題。如在進行舞蹈創編時,一些學生存在認識不準確等問題,所以教師可以借助趣味實驗來吸引學生,鼓勵學生結合自身的想法來驗證,同時還要讓學生認識到存在的問題,在糾正問題的基礎上來提升自身的舞蹈能力。通過采取這種教學方法可以實現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目標,也可以鍛煉學生實踐能力,幫助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學生想要實現進步與發展就要通過自身的努力來實現,所以教師要發揮引導作用,啟發學生思維,挖掘學生潛能,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提升學生綜合水平,為后續學習與發展奠定基礎。
(三)創新教學模式
在舞蹈教學中就要從豐富教學模式出發,提升創新意識與能力,在強化課堂教學質量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通過對教材內容進行分析,在保證教學利用合理的同時保持教育新穎性。教師只有掌握先進的教育工具與方法,才能提高教學的趣味性,才能讓學生對學習舞蹈產生學習興趣,保持學習動力。如在講述基本體態知識時,就可以引入問題教學法,結合教學內容與學生認知特點,設計出一系列問題來吸引學生,確保學生思考的深入性。其次,在提出問題后還要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針對問題進行探討,加深對舞蹈知識的理解。在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不僅可轉變傳統教育模式中的不足,同時也可以鍛煉學生聯系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實現對舞蹈教學的優化與創新④。
(四)營造和諧課堂氛圍
在舞蹈教學中要堅持從多元化教學方法出發,打造出輕松愉悅的課堂范圍,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幫助學生掌握舞蹈基本功。所以在教學中需要提升對學生的重視度,給學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機會。同時還要主動與學生溝通,在給予學生關心與理解的基礎上打造和諧師生關系,減輕學生學習壓力,提高教學的趣味性。在舞蹈教學中教師需要正確面對學生提出的意見,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加深對問題的思考,鍛煉學生的創新能力,幫助學生樹立起學習好舞蹈知識的自信心。如在講述民族舞蹈理論知識時,可以借助多媒體給學生播放與民族舞相關的視頻,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保持學生注意力集中,加深對民族舞的認識。只有不斷提升學生的直觀感受,才能激發學生的表達欲望,鼓勵學生借助實踐實現思維創新,提升自身綜合能力。
(五)提升學生觀察意識
舞蹈與生活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所以在高校舞蹈教學中要認識到培養學生觀察意識的重要性,結合教材內容,掌握學生認知特點,組織學生針對日常生活進行觀察,在掌握觀察技巧的基礎上抓準舞蹈精髓,提升學生觀察能力。所以在教學中需要挖掘教材內容,找出與之相關的生活元素。如在講述波濤洶涌、碧波蕩漾的舞蹈表現時,就可以利用網絡給學生展示相關視頻,要求學生思考表現方法,探索出適合的舞姿舞態。在與學生分析完知識后就要組織學生對知識點進行總結,將學生帶入到深層次學習中去,解決教學中的難點與重點,實現培養學生觀察能力的目標,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五、結語
綜上所述,在高校舞蹈教學中就要從當前教育發展形式出發,結合教育中的問題,制定出適合的教育計劃,以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為基礎,教師自身也要不斷提升教育能力,結合學生特點選擇教學方法,鼓勵學生參與探究活動,啟發學生創新思維。
注釋:
①袁爽,高校舞蹈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北方音樂,2019 (20):76-76.
②羅列詩.試析高校舞蹈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當代音樂, 2016 (11):56-57.
③王敏.高校舞蹈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分析[J].當代旅游, 2017(15):113-113.
④竹含蔌.高校舞蹈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策略分析[J].北方文學句刊,2017(04):21-22.
作者簡介:胡靜月(1990-),女,河南浚縣人,助教,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