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供應鏈管理》課程作為物流管理專業的核心課程對比于其他專業課程來講具有抽象性、高階性的特征,學生理解困難,教學難度大。本文旨在對《供應鏈管理》課程的結構和教學方法進行以案例為核心的探索,從各行業完整的企業案例窺見供應鏈管理的難點和重點,完整包含采購、生產、營銷、物流、供應鏈金融和全球供應鏈六個環節,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對課堂的參與度,實現課程目標。
【關鍵詞】 供應鏈管理 案例教學 學生興趣
一、導言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背景下,很難說有一種復雜產品的所有零部件來自于同一個國家,供應鏈思維變得至關重要。《供應鏈管理》課程是物流管理專業的核心專業課程,在云南經濟管理學院甚至提升成為商科類專業的通識課程,其重要性可見一斑。但我國《供應鏈管理》課程在華中科技大學馬士華先生的奠基下,整體課程體系完整,但理論性較強,較為抽象,適于用作高等學府學子的學習及日后的科學研究,而對于普通學校來說,教學難度較大,學生理解困難。所以筆者將探索以“案例教學”為核心的《供應鏈管理》課程設計,再提升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增強《供應鏈管理》課程的實用性,旨在提升學生對供應鏈管理思維的理解及運用能力。
二、教學設計
《供應鏈管理》課程體系宏大,設計專業面較廣,包括了產品從原材料一直到消費者手中的生產、加工、存儲、組裝、物流、分銷等各個環節,而其實質是通過整體供應鏈的協調提升其運作效率,降低成本,快速響應市場,從而提升供應鏈競爭力。本次的課程教學設計希望能在不丟失課程核心理論的基礎上,通過不同行業完整詳盡的供應鏈案例教學使學生學習到整體供應鏈運作的難點和重點。
在這樣的背景下,供應鏈管理最為復雜的是整個供應鏈網絡協調的藝術。為了使學生更好的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筆者選取了餐飲、百貨、家居、電子等行業的頭部企業和獨角獸企業作為案例企業,從項目一到項目五行業復雜度逐步提高,供應鏈管理的難度和效率要求業逐步提升。在供應鏈管理流程設計上整合了采購、生產、營銷、物流、供應鏈金融及全球供應鏈六個環節。打破了原有的學術性、理論為主體的課程設計框架。教學設計表如下:
課程將分為五個項目進行,教師將在第一個項目開始前講授供應鏈管理的基礎概念和理論框架,這一步對構建學生的供應鏈管理思維,完成后續的案例探知和案例分析至關重要。第一個案例涉及餐飲業供應鏈環節較為簡單,涉及應鏈環節較少,只包含采購、生產、營銷三個環節,這是由餐飲業本身對時效性要求較高的特點決定的,同時這也是最簡單的供應鏈結構,降低學習難度的同時,主要是提升學生對供應鏈的理解力。
從第二個項目開始,以學生為課堂的主體,指導學生對前述已經講授的供應鏈環節用新的案例進行探知,資料整理、分析,PPT制作以及課堂分享。要求學生資料來源盡可能全面可信,需要包含:公司官網資料、文獻、媒體評述、視頻資料等。一方面培養學生對于供應鏈已授環節的掌握情況及供應鏈管理分析能力,另一方面培養學生信息獲取、篩選和整理、客觀分析的綜合素質,提升學生的整體就競爭力。學生分享完成后,由教師就內容、PPT、演講幾方面進行評述,并對紡織服裝業供應鏈管理的特點以及難點進行整體解讀,使學生對本項目加深理解。然后由教師講授物流環節在整個供應鏈當中的重要意義以及與其他供應鏈環節的關系。
綜上所述,課堂教學采用教師講授項目一,學生重復項目二,教師進行評述總結,并補充新的供應鏈環節,學生在項目三繼續重復的教學過程。使學生在重復中不斷加強鞏固對于供應鏈及供應鏈各環節認識的同時,也能理解不同行業的供應鏈管理在時間、規模、效率、范圍、復雜度等方面大不相同,從而提升學生對真實企業供應鏈的了解,提升對于企業供應鏈的分析能力,便于日后工作和科研。
三、不足及改進方向
(一)不足
目前選用的用以支撐課程的案例主要是和行業的頭部企業及新銳獨角獸企業,這主要是從企業的成功經驗和信息的可獲得性兩個方面考慮的,這些企業也確實有資金和實力構建完整的供應鏈管理系統。但中小企業近年蓬勃發展,也成為了推動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與此同時,中小企業受資金和資源的限制,在供應鏈構建和管理中面臨的難度卻遠遠大于頭部企業,問題也相當具有代表性,但由于受企業信息和數據可獲得性的限制,以及案例完整性的要求,中小企業的供應鏈難題只能通過理論講授而不能將這些企業案例納入到《供應鏈管理》課程教學中,使整體案例不盡完善。
(二)改進方向
商業世界是個無比復雜的系統,任何一個經典的商業事件,背后都有無數“看不見的手”在起作用,而供應鏈系統雖然可以通過“案例教學”復盤企業在供應鏈中面臨的具體問題,從而學習相應的理論,但真實企業在進行供應鏈管理時,并不能像我們分析案例一樣進行事后分析,看見整個企業和企業所處環境的原貌。
真實的供應鏈管理更像是“摸著石頭過河”,在一個真實困難面前,大多數情況下掌握的信息有限,面臨資源、人員配置、成本和利潤的取舍,并不像本課程中涉及的案例企業,已經可以見到企業內部管理、外部環境的全貌。如果在未來能夠和典型企業進行合作,能帶領學生進入企業或者將外部企業人員引進學校進行授課或講座的方式,面臨企業在供應鏈中的真實問題,以及應對的方式,優化的方法,或許學生會對供應鏈的理論框架和思維方式有更深刻的認識,進而更好的實現《供應鏈管理》課程整合各門課程的教學目標。
作者簡介:邢雪杉(1991年8月—),女,滿族,職稱:講師、中級經濟師,學歷:碩士研究生,單位:云南經濟管理學院,研究方向:物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