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楊林
摘 要:本文主要對行政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內部控制的必要性進行分析,探討當前行政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內部控制面臨的困境,并提出加強行政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內部控制的有效路徑,希望對內部控制體系完善提供借鑒。
關鍵詞:財務會計;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路徑
一、 行政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內部控制的必要性分析
1.能夠發揮財務會計內部控制在行政事業單位發展中的作用
內部控制作為財務有效管理的手段之一,將該手段應用于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中,能夠有效地對規避財務風險。比如行政事業單位設置專門的內控部門,全面了解資金使用情況,并且整個資金使用過程進行監督,防止出現以權謀私的情況,并且能夠站在行政事業單位可持續發展的立場,結合單位發展目標、內外部影響因素,有針對性地設置控制機制,以發揮財務會計內部控制在行政事業單位中的作用。
2.為行政事業單位穩定運轉提供有利環境
由于內部控制工作涉及的范圍比較廣,并且內部控制在行政事業單位發展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因此通過有效開展內部控制方面的工作,降低單位運轉過程中可能存在的風險,為其發展創造有利的環境。其中為了保證內部控制的協調性,可以將監督、管控相融合,對行政事業單位各部門工作進行協調,以落實相關制度、要求。同時,行政事業單位財務會計管控工作的實施能夠以內部控制工作為參考,促進財務會計相關工作的有效開展。
3.當前經濟建設現狀迫使行政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加強管控
行政事業單位整個管理工作的實施需要財務會計管理的有效支持,并且在當前新經濟環境下,要求重視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方面的工作,為了促進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質量的提升,需要全面考慮財務規劃管理工作中的內部控制因素,結合相關法律法規和行政事業單位實際情況對內部控制相關策略進行調整,同時也可以借助當下信息化手段對其內控措施進行創新和完善,以發揮財務會計內部控制在行政事業單位發展中的優勢。
二、行政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
對于行政事業單位而言,由于其財務會計內部控制意識比較淡薄,無法認識到有效內部控制對該單位穩定運行、創造收益的作用,并且當前行政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內部控制體系不健全,自身財務會計內部控制的力度不足,在外部市場、政策等動態變化因素的影響下,間接性造成行政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內部失控的現象。
1.缺乏財務會計內部控制的意識
由于行政事業單位不以營利為目的,部分行政事業單位缺乏財務會計內部控制的意識,在進行財務管理中對資金投資增效等不夠重視,對應的內部控制方面的制度不夠完善,部分行政事業單位管理者權限過大,間接性弱化了財務會計內部控制制度的作用。同時,行政事業單位決策者在制定單位可持續發展計劃的過程中,沒有根據發展要求對其財務會計內部控制制度、內容等進行改進,面對外部不斷增強的競爭壓力,自身財務會計內部控制工作無法實施,一定程度阻礙了行政事業單位穩定運行,自身的競爭優勢被弱化。
2.財務會計內部控制體系不健全
由于行政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內部控制工作的實施需要相關制度、標準的支持,這樣才能保證財務相關工作的科學、合理開展。但實際行政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內部控制體系建設不夠科學,比如設計制度中偏向于會計賬目,缺乏具有協調性的管理制度,導致各部門無法進行相互監督和制約,一定程度造成行政事業單位辦事效率比較低。同時,由于缺乏資金管理制度,行政事業單位會出現經費超支、預算不合理等情況,造成財務會計內部失控的現狀。
3.沒有發揮信息化優勢,崗位不相容
在當下網絡信息化發展的大環境下,各行業都在應用信息化手段為自身發展服務,對于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而言,也可以在財務管理中應用該手段,根據需求準確獲取各方面的財務數據,并且借助信息化平臺實現財務各部門之間的有效溝通。但實際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中信息化水平比較低,不能準確對相關財務收據進行收集、處理,無法保證財務會計信息的真實性,一定程度降低了財務人員工作質量。同時,當前行政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崗位設置存在一定問題,比如缺乏明確的職能分工,造成部分工作無法責任到人,并且部分財務人員專業素養比較低,間接性增加了人為因素財務數據失真的情況。
三、加強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內控建設的有效對策
由于部分行政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內部控制處于混亂的狀況,為了改善這種現狀,主要從財務會計內部控制體系完善、加強財務預算和監督工作等方面對其調整,并且可以通過信息化建設、財務人才培養等多方面對財務工作進行支持。
1.完善財務會計內部控制制度
針對當前行政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內部控制制度缺失引起的財務問題,可以通過對其審計制度進行完善,比如設立獨立的內部控制制度,減少第三方審計機構的介入,讓內部各部門之間進行相互促進、監督,尤其是對資金的使用、財務收支以及數據記錄等方面的工作,使其內部監督和控制的力度有所增強。而且,對行政事業單位關鍵崗位要設置不相容崗位職責分離制度,特別是針對行政事業單位資金管理、財務收支以及數據記錄等工作,避免崗位間職責重疊造成管理混亂。
同時,行政事業單位在制定相關財務會計內部控制制度過程中,需要具備一定的風險管控意識,能夠全面考慮、分析各方面可能存在的風險,對實際情況與預設目標之間的差距有一定的認知,也可以借助風險識別技術對當前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狀況進行準確識別,對存在風險的類別、特點等進行評估,并做出相關的防控措施。從事前、事中、事后三個方面進行風險管理,事前做好風險識別,事中做好風險應對,事后對風險防范進行評價,從而加以完善。
2.重視財務預算、財務基礎性工作
財務預算作為財務管理中關鍵部分,有效、合理預算能夠保證單位穩定運行,因此行政事業單位決策者重視這方面的工作。為了全面了解各部門財務情況,可以通過組建專門的預算小組的方式,對各部門支出情況進行全面了解,對于各部門重大支出需要進行深入分析,為預算編制工作的有效開展提供依據。為了確保財務數據的及時性、準確性,可以適當延長預算報表編制時間;為了促進行政事業單位財務預算編制的透明化,可以定期將預算編制報表進行公布。
同時,為了保證行政事業單位各方面工作高效、有序開展,需要重視財務會計基礎性工作,并且可以根據財務基礎工作、內部控制制度等對固定資產進行管控。為了避免行政事業單位內部崗位職責不明、不相容問題發生,可以根據當時行政事業單位實際情況對各部門崗位進行有效劃分,使各部門在相互配合中完成相關工作,間接性促進財務工作效率的提升。
3.加強行政事業單位財務信息化建設
在當前網絡信息化快速發展的大環境下,行政事業單位財務會計管理工作的實施可以適當借助該手段,一方面可以根據財務工作需求快速獲取所需要的財務資料、數據等,促進財務工作效率的提升,比如行政事業單位想獲取多年前相關財務數據,可以借助信息化手段有選擇地篩選所需數據,相比傳統的財務數據查找,這種新型的手段能夠快速、準確尋找到相關數據,使財務工作人員工作量得以減少,減少行政事業單位運行成本。同時可以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等前沿技術,提高行政事業單位數據分析與數據挖掘能力,從而能夠為行政事業單位管理層制定更加全面、科學的參考信息。
另一方面,可以借助信息化技術及時了解該單位財務支出情況,并且可以借助風險預警系統對財務風險進行監控,一旦發現存在風險問題,能夠快速反應提醒財務人員對其進行處理。比如行政事業單位可以通過信息技術對財務工作中所監測的數據進行分析、處理,通過觀察行政事業單位設置指標變動情況,當指標變動超過預期設定范圍,要引起高度重視,有效制定改善措施從而降低風險發生概率。
4.加強并提高財務人員的內控意識
定期組織財務會計、職業技能培訓活動等,其目的是提高財務人員綜合素養,減少財務會計核算、審核等方面人為因素引起的數據誤差,促進財務從業人員專業水平的提高。通過加強財務人員的內控意識,在日常財務工作中能夠起到有效規范與約束作用,從而提升財務人員的財務管理工作質量。同時,可以采取一定的獎勵機制,對優秀財務人員進行獎勵,以突顯出財務會計內部控制的作用。為了增強行政事業單位財務人員風險管控意識,可以定期開展內部控制、風險防控等方面的活動,讓員工在活動中感知內部控制的重要性。
四、結語
行政事業單位加強財務會計內部控制,有利于財務管理質量的提升,間接性減少或者避免內部財務風險問題,一定程度可以增強行政事業單位自身的競爭力。同時,行政事業單位在開展具體財務工作的時候,為了增強行政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內部控制力度,需要認識到財務會計內部控制的重要性,能夠根據單位財務管理現狀和市場外部因素調整內部控制方式、制度等,以保證財務會計內部控制工作具體的實施。
參考文獻
1.曾云芬.加強行政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內部控制的思考.科技經濟市場,2019(1).
2.滕靜.論如何加強行政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內部控制.經貿實踐,2018(21).
3.周春芳.淺談如何加強行政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內部控制.財會研究,2019(10).
4.劉曉博.關于加強行政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內部控制的幾點思考.現代經濟信息,2018(6).
(責任編輯:王文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