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善民 張夢佳
中圖分類號:C933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 1145(2020)4- 099- 02
摘 要 筆者擔任某國企區域公司黨組織工作負責人以來,試圖通過學習“人才培養辯證法”思想,堅持新時期好干部標準,結合公司發展實際,探討如何用“人才培養辯證法”思想指導國有企業干部培養工作。
關鍵詞 人才培養 辯證法思想 國企干部管理
“育才造士,為國之本”。2018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大學訪問期間提出“人才培養辯證法”思想,通過圍繞“培養什么樣的人,怎樣培養人”等核心問題,習總書記著重強調只有品德高尚且真才實學的才能成為“人才”,只有這樣的人才,才能成為社會主義建設所需要培養的未來的接班人。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也提出與人才培養辯證法相類似的論述,一定要把“堅持德才兼備、選賢任能”作為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中的最顯著的優勢之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本身就是知識體系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結合與綜合。我們要深刻理解“人才培養辯證法”思想,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不能讓思想政治工作和干部培養變成彼此孤立的“兩張皮”。
一、從思想入手,打造“德”的組織氛圍
“才為德之資,德為才之帥。”我們黨歷來注重選用德才兼備的干部,并強調以德為先,把政治把關和政治素質考察放在第一位。習總書記也同樣指出類似的觀點,“政治上的要求是我們中國共產黨對社會主義培養的干部的首要要求”。古人有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1],也把品德的建設作為良才成長中眾多必備條件中的第一位。國有企業干部培訓,重點在于營造人人追求品德的思想氛圍,不斷凈化環境,激發組織環境內生動力,準確做好干部培養工作。
1.嚴把政治首關,將領導干部政治素質考察辦法嚴格落實。通過將干部考察工作延伸到考察對象的生活圈、朋友圈,以談心談話、走訪調研、核實甄別、分析研判等有效方式,將“聽其言”和“觀其行”相結合,深入考察其工作時間之外的言行舉止,全面考察干部的政治忠誠和政治定力,準確掌握干部的真實政治表現,切實把那些搞偽忠誠的“兩面派” 辨別出來、擋在門外。同時,要注意平時要多下功夫,透過日常工作管理和匯報來考察干部的政治素養,也要不斷地健全有原則地接觸干部的工作機制,堅持考察聽取支部意見制度、思想政治工作情況定期匯報制度,全面掌握干部的具體情況、群眾口碑和廉潔自律,使公司認真從嚴選出來的干部真正做到讓組織放心、讓群眾們都滿意、讓其他干部都服氣。同時要緊抓全黨上下循序實施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良好機會,從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等角度考察干部政治素質,突出政治標準“硬杠杠”[2],從而選樹一批政治素質過硬、業務能力突出、履職成效顯著、工作作風扎實的好干部。深入貫徹落實黨政領導干部考核工作條例,在實踐過程中不斷完善考核評價指標體系,從制度執行力和治理能力角度出發,進行干部的選拔任用、考核評價。同時充分發揮考核的“指揮棒”作用,不斷強化對干部落實公司決策部署情況的考核,推動領導干部自覺樹立高質量發展的正確政績觀。
2.抓住關鍵少數,持續深化黨員黨性教育。對內統一思想,切實改進學風作風,幫助黨員干部看清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明白自身言行舉止對周圍群眾產生的影響。經常性組織黨員干部學習研討會,包括但不限于黨員偉人、國家英雄、共產黨歷程;定期組織黨員內部交流對話,擺出黨員的特殊性、引領性、絕對性,將黨的理想信念教育作為政治教育環境的“催化劑”,讓先鋒模范作用充分發揮,吸引群眾積極向黨組織靠攏。對外借鑒方法,組織黨員參與公司外部“紅色教育基地”教育,體驗新環境學習新理念,旨在幫助黨員干部不忘初心,堅定理想信念,深化黨性教育,再將新思想帶入公司,深層次改善內部環境。
3.抓牢組織領導者,提高領導班子政治站位。組織黨務培訓,不斷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國國有企業黨建工作精神,多宣傳抓典型,從中汲取大智慧,讓學習文化蔚然成風[3];把學懂、弄通、做實融入黨支部學習建設中,教育引導項目領導將自身思想、工作、學習擺進去,增強主觀能動性,切實抵制形式主義,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從業氛圍。此外,在采取專題培訓、網絡培訓、研討交流等多種方式過程中,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持續加強黨員領導干部黨性教育、警示教育。通過各種創新舉措來全面深入地堅守好干部標準,突出實干導向、基層導向、擔當導向,多措并舉,以再攻堅的信念全力打造出對黨忠誠、實干擔當、干凈干事的干部隊伍。
二、從能力入手,提升“才”的培養力度
1.加強干部選拔的思想淬煉。習總書記曾說過,“事業發展需要什么樣的人就用什么樣的人,什么樣的人最合適就選什么樣的人”。縱觀我中華民族歷朝歷代,都非常重視官吏選拔和管理,也在吏治方面留下了很多經典的歷史痕跡,“為人擇官者亂,為官擇人者治”說的就是,如果朝廷根據人選來安排官職,那就很可能會引發混亂,但是,如果根據官職的要求來對人選來安排就會有條不紊。這句話同樣適用于企業。只有堅持從黨的事業、工作需要出發,為事業選干部、為事業配班子,才能加大優秀年輕干部培養選拔力度,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從而企業能切實把最優秀的干部放到最重要的崗位上,把最能拼的干部派到最關鍵的戰場上。
2.加強干部提升的實踐鍛煉。深入推行公司“8090”工程,大力培養一批德才兼備的年輕干部,讓公司成為優秀管理人員的“造血工廠”。筆者認為從以下三個角度出發,能有效促進干部提升的實踐鍛煉。首先通過選派優秀人才參加專題培訓,打造公司深化改革發展所需的人才梯隊;其次完善在基層一線鍛煉制度,持續選派干部特別是優秀年輕干部駐村、扶貧,在服務群眾、破解難題中提高治理能力;最后健全干部一線鍛煉機制,把有成長潛力、群眾認可的干部放到項目一線,通過打硬仗、啃硬骨頭一步步提升。
3.加強干部培養的形式創新。打破原有授課式的培養模式,引入“行動教學”,即“干中學”,以“任務或者問題”為媒介,在攻堅克難的同時促進黨員干部能力的提升,強調解決實際問題和發展個人及團隊能力雙層目標。同時,抓住干部學院培訓機遇,以實地案例教育為重點,辦好專題培訓,健全外出輪訓機制,不斷提升干部專業能力。
三、健全激勵與約束并重機制,達到“德”與“才”的良性互動
1.德是才的導向,確定才的作用方向;才是德的支撐,引領德的作用范圍。干部培養中德與才是相互作用、相互轉化的。一方面,德可以轉化為才,只有思想積極向上,責任意識強,敢于接受批評的人,才能扎實工作努力進取,不斷發現、分析、解決問題,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達到干部培養的初衷;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擁有高水平高能力的干部,對企業、干部做出的貢獻越多,自我價值的體現就越大。進而,群眾基礎就越加堅固,自我品德的展現就越好。
2.要想保證“想干事”又“會干事”且“不出事”,必須健全約束管理干部監督機制。在一定程度上完善領導班子之間的約束監督制度,改善對最高領導監督和同級別之間監督的現有困境,主要從監督對象、內容和機制三大方面進行完善。在監督對象方面,運用少數帶動多數的原則,以重要部門和關鍵干部為焦點進行機制的完善。在監督內容方面,以政治監督為首要內容,對治理能力、制度創新、執行制度等內容進行監督。同時也要積極推動黨員干部較好的開展本職工作、行使自我權利、履行自身職責,強化在擔當作為和恪盡職守方面的監督。在監督機制方面,對領導干部的相關直系家屬在經商創業等行為進行制度規范,完備相關機制建設。從嚴執行領導干部在“兩項法規”和“一報告兩評議”等個人事項上的匯報,加大對違規用人立項等制度的監管,切實用制度來管權管事管人[4]。
3.嚴管但不是決能忘了厚愛。激勵干部擔當作為,健全相關機制,從而營造出“建功新時代、爭創新業績”的濃厚氛圍。同時也要健全精神激勵相關機制,增強對我國核工業歷程和黨史的教育普及,積極組織“核工業”精神方面的主題形式活動,增強領導干部在核工業精神上的使命感和榮譽感,做到“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要完善容錯糾錯機制。對“三個區分開來”的標準來進行細化,引導領導干部輕裝上陣,擼起袖子加油干。要完善關心關愛干部機制。健全干部待遇保障制度,關心好愛護好使用好邊遠艱苦地區干部,激勵干部更加積極投身核工業事業火熱實踐,譜寫新時代的核工業篇章。
國有企業干部管理,既要把好政治觀,又要做好才能觀,激勵與約束并舉,正確把握“德”與“才”的辯證關系,才能把會干事、能干事,思想品德好、熱愛學習、大家公認的干部培養出來。
四、結語
干部隊伍建設好比企業的地基,只有先把地基打牢堅固,企業的戰略才能被支撐,進而建造出一棟安如磐石的高堂廣廈。習總書記曾說過“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萬仞之深”,意在說明要從根基來打造高水平干部培養體系才能培養出符合社會主義建設需求的復合型建設者和接班人。干部培養體系需圍繞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等問題的根源來進行建設。必須緊緊跟隨我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運用人才辯證法的思想來指導管理實踐,培養出一批批品德高尚、才華橫溢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參考文獻:
[1]常嫣.國有企業員工培訓現狀分析及提升策略[J].經營管理者,2017(18):194.
[2]董妮莎.國有企業人力資源培訓問題研究——以大連BL國企為例[D].大連海事大學.
[3]張勇峰.基于領導力提升的國企高管人員培訓研究——以TSEM國企高管培訓為例[D].北京交通大學.
[4]張立青.淺談員工培訓在國企人才隊伍建設中的重要作用[J].現代經濟信息,2012(1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