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賢秀 王國霞 丁艷榮 賀榮兵 龍振華
摘要:指出了《建筑工程計量與計價》是一門操作性較強、兼具政策時效性強的課程,學好這門課程,對學生的職業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面對高職高專學生,特別是單招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強、學習動力不足的實際情況,如何采用靈活的教學方法,十分值得研究。通過對《建筑工程計量與計價》課程幾年的教學實踐,采取有效的途徑,探討了激發學生的學習激情、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的教學途徑,讓學生自覺地配合老師完成教學任務,真正學到扎實的技術,為職業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關鍵詞:高職教學;單招學生;課程教學;途徑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20)03-0254-02
1 引言
《建筑工程計量與計價》是土木類專業的一門核心課程,具有很強的實際操作性。要求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除了具備相應專業基礎理論、建筑知識和施工管理能力,還應具備相應法律、法規和造價知識。要求任課老師能夠在介紹國家定額計價辦法等相關規定的同時,大量采用案例教學,把枯燥的理論通過實際案例靈活地傳授給學生,讓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中學到扎實的技術。就目前高職高專學生的實際情況看,特別是面對單招的學生,任課教師要上好《建筑工程計量與計價》課程,必須采取好的措施,在結合工作崗位實際需要的基礎上,結合高職學生的實際情況,從思想教育人手,全面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引導學生確定未來事業的發展方向,具體地講應采取如下途徑[1]。
2 從工作實際需要出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明確學習目的
高等職業技術學院的學生來源主要是普通高考、技能高考、對口單招,社會單招5個方面,學生的教育背景不同,文化水平不一致,學習能力和學習熱情差異很大,加之《建筑工程計量與計價》課程又在大三上學期,離頂崗實習很近,學生又不安心于理論學習,因此,任課老師如何從工作實際需要出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明確學習目的十分重要,具體地講要做好3個方面的工作。
2.1 從實際出發,讓學生明確課程性質
任何一個建筑工程從可行性研究到設計、施工的全過程都需要計算建筑工程的工程量和進行工程計價,特別是在招投標和竣工結算中更加重要,必須準確計算,杜絕出現錯誤,影響工程的正常建設。因此,必須讓學生明確《建筑工程計量與計價》課程對工程造價專業學生職業生涯的影響,自覺地認真學好相關的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快速地上手,融入到工作中,真正實現從學習到工作的零對接。
由此可見,《建筑工程計量與計價》是針對高職高專工程造價專業開設的一門綜合性較強的經濟技術類核心課程,是建筑工程技術專業開設的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專業必修課。本課程對接造價員崗位的職業要求,以能力為本位,以實踐為主線,以項目為導向,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為將來的職業工作提供一個良好的實際操作平臺。正是這樣必須學好《建筑工程計量與計價》課程[2]。
2.2 從實踐出發,讓學生明確課程地位
對土木工程類專業的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而言,了解和掌握工程計量計價知識是十分重要的。工程質量責任重大不僅需要有好的建筑材料、好的施工機械和施工技術,而且需要有好的施工組織和施工管理,要做到這些必須要有足夠的資金作保障,要計算出整個工程的總投資并列出計劃,讓投資者按階段分批投資,確保工程順利進行是十分重要的。而在建設過程中也必須算清楚每個施工過程的實際費用,確保國家和集體的投資用在工程建設當中,杜絕出現腐敗,從而保證工程的建設質量合格,做人們放心的工程。由此可見,《建筑工程計量與計價》在工程建設中的重要地位是十分高大的,對于所有從事土木工程類的工程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必須認真學習,掌握全部基礎理論和操作技巧,真正為日后事業發展服務[3]。
2.3 從實踐出發,讓學生了解課程特點
在實際工作中,由于建設地點、建設時間、建設方法、建設環境等的不同,建筑物的造價不同,并且數額巨大,必須認真對待,以免出現不必要的問題,給工程建設形成阻礙。因此,不難看出,土木工程建設項目的特殊性決定了《建筑工程計量與計價》課程的特點。工程造價的特點為大額性、個別性和差異性、動態性、層次性、兼容性。工程造價的特點又決定了工程造價計價的特點為單件性、多次性、組合性、計價方法的多樣性、計價依據的復雜性。《建筑工程計量與計價》課程的學習需要更多的激情、更好的態度、更深的理解。實踐證明,從實踐出發組織教學和啟發學生,從根本上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了解了課程的性質、地位和特點,樹立了自己的職業發展方向,明確了學習目的,自覺地配合老師開展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實現了打下扎實理論功底,練就熟練的操作功能,為就業、創業、發展打下了扎實的基礎,實現了人生的第一飛躍[4]。
3 從教育成本核算人手,增強學生學習動力,明確學習目標
根據目前高職高專學生的基本能力、興趣愛好、智力好壞、道德品質、自我約束等因素可以將他們大致分為五類,不管是哪一類都帶有時代的烙印,他們身上都不同程度表現出理論學習興趣不高,動手能力相對較強,他們把大量的精力投入到學習以外的事情上。針對目前高職學生的這一特殊情況,采取靈活的方法,從他們感興趣的經濟上人手,核算教育改革前后的學習成本,從靈魂深處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明確學習目標。
3.1 核算教育改革前后的學習成本,讓學生了解自身教育投入
目前在校的大學生,不管是本科生還是高職高專學生,甚至于碩士研究生,他們在校學習期間都根據專業的不同向學校繳納了學雜費、住宿費、實習培訓費等,同時花費了生活費,所有的費用全部由學生個人承擔,畢業后國家不安排工作,采用雙向選擇的方式就業,給學生的個人綜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們在學校的每一天都可以計算出教育成本,每一堂課都支付了聽課費。恢復高考初期的大學畢業生,國家不僅承擔了全部費用,而且畢業分配有固定的單位,并帶有干部身份,單位分配住房,條件是非常優越的,可以毫不夸張地說,當年考上了大學、中專就有了自己的鐵飯碗。對比教育改革前后兩代人的學習成本,告訴學生聽老師上課是花了錢的,不好好學習除了浪費了自己的青春時光之外,還浪費了父母的血汗錢,辜負了父母的期望,從而從心靈上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自覺地刻苦學習專業技術[5]。
3.2 核算教育改革前的學習成本,讓學生計算自身還本周期
在激發學生學習激情的基礎上,繼續引導學生用經濟學的方法計算自己的還本周期。在這一環節中,我們把學生的專業知識、綜合能力、就業好壞等相關因子全部折算成學生的收益,同時扣減學生的各種消費成本,再考慮投資的利率,最后計算出不同學生的還本年限,從而讓他們感到父母的投入和恩情,徹底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增強學習動力,自覺地配合老師完成全部學習任務[6]。
3.3 核算教育改革前的學習成本,讓學生樹立自身學習目標
計算完學生自身的還本周期,進一步引導學生想辦法縮短自己的還本年限,提高教育成本的投資效應。具體地講做好三件事:一是引導學生自己評估一下自己的綜合素質,確定自己的人生目標,制定人生職業規劃。二是引導學生自己制定自己的學習計劃,在了解專業性質和發展潛力的基礎上,確定自己的學習目標,并付諸于日常學習之中,自覺地管理好自己。三是引導學生自己正確處理好課堂學習與社會活動、個人興趣與社會需要、堅持個性與社會生存等關系,重新反醒一下自己的過去,尋找自己的未來發展之路,徹底樹立自身的學習目標[7]。
4 從社會生存需要著力,夯實學生的專業基礎,明確發展方向
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和進一步完善,個體經濟、私有經濟、外資經濟占領了國民經濟的重要位置,人才市場對人才的需要量更大、要求更高,他們都希望引進的人才是有用之才,不需要再投入大量的人力、財力和物力去培養他們,只需要給他們短暫的適應期就能進入角色,為公司創造財富。面對人才市場的新需求,在《建筑工程計量與計價》教學中,充分引導學生夯實專業基礎,提高適應社會的綜合能力,明確發展方向。[8]。
4.1 堅持理論知識與案例教學相結合,培養學生專業素養
理論學習是任何一個專業任何一門課程的基礎,《建筑工程計量與計價》課程是土木工程類專業的核心課程,除了需要大量的基礎課和專業課支撐外,更需要有法律、法規、標準規范作支撐,因此,對于每一個學習者來說,必須學好基礎知識,并靈活地運用這些基礎知識,并指導以后自己的學習和工作。案例教學就是按照實際工作的需要,在實際工程中去精選教學案例,并通過這一案例教學教會學生從事工作的操作能力,讓學生真正掌握工作方法和技術。
通過理論教育與案例教學的有機結合,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自覺地學習專業知識,而且真正地夯實了專業基礎,培養了學生的專業素養,明確了學生的發展方向[9]。
4.2 堅持課堂教學與課外輔導相結合,培養學生專業技能
課堂教學主要做好三件事:一是精編教學內容,確保理論教學夠用、實用、好用,確保案例教學貼近生產、貼近崗位、貼近職業。二是靈活講授教學內容,讓學生在開心、快樂、競爭中學習理論知識、練習專業技能。三是改革考核方式,讓學生自覺地參與到教學的全部過程,不斷地適應教學環境,提高學習效果。
課外輔導主要做好三件事:一是精選課外練習內容,特別是案例。二是靈活輔導課外學習過程,及時解決課外學習中的問題,提高學習效果。三是堅持檢查課外學習成果,及時發現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并集中在理論教學中解答。
通過課堂教學與課外輔導的有機結合,不僅完成了理論教學任務,而且培養了學生的專業技能,為今后的職業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明確了職業發展的方向[10]。
5 結語
通過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興趣,理論教學與案例教學相結合,課堂教學與課外輔導相結合,培養了學生的學習習慣,掌握了理論知識,獲得了計量計價的技能,為以后的職業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明確了職業發展方向。
參考文獻:
[1]張寧.教育技術背景下高職院校課程教學新趨勢[J].智庫時代,2019(12).
[2]楊文輝.關于“電力系統分析”課程教學改革的探索[J].科技資訊,2019(12).
[3]耿江波.基于三位一體的財經類院校工程造價管理類課程教學改革研究[J].科技創新導刊,2019(10).
[4]孔祥飛.“自動控制原理”課程教學改革探討[J].民辦高校教育研究,2019(9).
[5]廖坤陽.土建工程課程教學改革實踐與探索[J].林區教學,2019(9).
[6]王靜.信息化技術在建筑工程計量與計價的應用[J].河南建材,2019(2).
[7]謝萬萍.提升計t計價教學效果的有效途徑[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7(6).
[8]馬濤.建筑工程計量與計價課程教學探討[J].江西建材,2016(10).
[9]王廣軍.高職《建筑工程計量與計價》課程教學改革探析[J].永智,2015(5).
[10]畢明.談《建筑工程計量與計價》實踐教學的重要性[J].甘肅科技,2015(4).
收稿日期:2019-12-23
基金項目:湖北省職業技術教育學會研究課題(編號ZJGB2019062)
作者簡介:唐賢秀(1979-),女,碩士,講師,主要從事高職土木工程類專業教學和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