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思博
摘要:跨媒介即興式舞蹈是一種新型的舞蹈創作形式,主要是通過音樂、繪畫、演唱與舞蹈等多種藝術媒介的融合,再加上即興舞蹈在基礎舞蹈元素中的使用,從而以創新性的形式讓舞蹈藝術展現出新的魅力,推進舞蹈形式和舞蹈表達的新發展。本文從構成概述、意義、作用和反思等方面對跨媒介即興式舞蹈做分析介紹。
關鍵詞:跨媒介? ?即興式? ?舞蹈? ?藝術? ?元素
中圖分類號:J705?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8-3359(2020)12-0082-04
一、跨媒介與即興舞蹈的概述
(一)媒介
在廣義上,媒介是指所有能夠讓人、事物之間發展新的聯系和關系的物質。從藝術形式上來說,媒介是指可以用來表達創作者情感、見聞、內容等的藝術形式和藝術元素,例如古典舞、現代舞、即興舞等舞蹈媒介,沙畫、油畫、水墨畫等繪畫媒介,昆曲、男高音、流行樂等音樂媒介。通過藝術媒介,實現了觀眾、創作者與事物之間的新聯系創設。隨著藝術的不斷發展和進步,各種藝術媒介均在人們的努力下漸漸完善,在這樣的背景下,如何融入新創意,讓舞蹈藝術能夠繼續以創新、動人、和諧的活力閃耀在舞臺上,讓創作者和表演者能夠繼續借舞蹈媒介實現表達和傳播,這正是我們所有舞蹈從業者和愛好者的共同追求[1]。
(二)跨媒介
跨媒介是指通過多種不同媒介形式和元素的融合,實現其他媒介在主體媒介內容上的創意表達,從而實現了媒介間的藝術性創意交融。在《流淌在時間中“即現”的舞蹈》表演中,創作者將沙畫藝術、吉他音樂、昆曲演唱等其他藝術媒介形式和元素融入到舞蹈藝術媒介中來,以跨媒介的豐富表達形式,展現了一場舞臺盛宴[2]。
(三)即興舞蹈
如果說舞蹈是一門應用身體語言表達的藝術,那么即興舞蹈就是一種不限定“語法”,而是給予一個表演情景來讓舞者由內而外、由感而發的表達和釋放真實的自我,其中沒有時間、主題、空間、意義等的限制[3]。也沒有預先對動作和節奏的策劃、編排,而是把空間交給舞者來隨心、隨意的舞動身姿,展現自我。即興舞蹈可以說沒有門檻,因為所有人都可以化身表演者,來一場自我表達的自由之舞,在生活中,不論是城市,還是在鄉村,都可以完成這種釋放心靈、展現真實的身體藝術。
(四)即興式舞蹈
即興式舞蹈并非即興舞蹈,而是具有對即興舞蹈元素借鑒的常規元素舞蹈,主要是為了取即興舞蹈之自由自在和內涵表達,在常規元素舞蹈的結實架構下發展出創新性的舞蹈演繹。一場即興式舞蹈若想舞的人酣暢淋漓、讓觀者身心迷醉,少不了扎實的內涵積累,一方面是對身體語匯表達的熟稔聯系和融會貫通,在舞臺上表現出常規舞蹈元素的精巧編排;另一方面是舞者內心有著豐富的情感和想要表達的內容,在自在活力和動人風采兼容的即興式舞蹈中,展現出舞蹈表演的藝術之美[4]。
二、發展跨媒介即興式舞蹈的意義
(一)當前舞蹈藝術的困擾問題
在當前的舞蹈乃至其他藝術界,受到科技發展和人表達所帶來的至少兩方面困擾:其一是舞蹈藝術界自身在不斷的發展中孕育出了豐富多彩、閃耀奪目的藝術成果,但逐漸成型和固定化的美學規范卻對舞蹈表演有標準格式的束縛,讓舞蹈難以以活力和天然動人的姿態感染人。其二是泛娛樂化產生的舞蹈短視頻、舞蹈真人秀等給舞蹈界帶來沖擊,是精研更精尖的舞蹈藝術,還是在娛樂態度下做取悅大眾的舞蹈?這是筆者等舞蹈從業者所面臨的問題。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舞蹈有了豐厚的建設成果,而在成果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舞蹈規范內容既成為當前舞蹈藝術保持發展的內涵依托,也是舞蹈新人新學習和了解舞蹈的先行內容,但也可能成為舞蹈藝術進一步發展的桎梏。在視頻、短視頻火熱的當下,我國泛娛樂產業與科技融合所帶來的舞蹈類型節目以全民觀看的方式滲透和影響著全體國民,以舞蹈配上音樂的這種聲色藝術形式具有一定的霸權性地位[5]。近年來多種舞蹈類型綜藝節目的推出和爆紅,既推進了舞蹈藝術在國民觀眾的普及和推廣水平,而其中的舞蹈泛娛樂化變形,增加了舞蹈藝術的商業性和娛樂性,使一些舞蹈表演扭曲為討好式、或盲目追求炫酷動作的身體展現方式。在這樣的多重因素作用下的舞蹈藝術,若想繼續保持和發展藝術活力,需要創新,打破禁錮和枷鎖,在新時代里找到和開辟舞蹈藝術的美學新空間。
(二)跨媒介即興式舞蹈的意義
跨媒介即興式舞蹈正是這樣一種舞蹈創新,其中的跨媒介是以巧思融合多種藝術媒介于舞蹈中來共同表達的,即興式舞蹈則是融合即興表演的自主活力到常規舞蹈元素中充盈出動人風采。在《流淌在時間中“即現”的舞蹈》中,創作者將借鑒的即興演出形式融入到以中國古代藝術和流行、時尚藝術的舞蹈元素中,共同組合為即興式的特色化舞蹈形式。而其中的沙畫表演引入、吉他伴奏和昆曲唱段等其他藝術媒介的融入,讓這場舞蹈表演成為跨媒介即興式舞,以超乎常規舞蹈的創新化演繹和展現給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舞蹈藝術的發展過程中,不斷有創新帶動舞蹈踏進新天地,而跨媒介即興式舞蹈也是作為一種舞蹈的創新形式,讓舞蹈藝術能夠在當前的困擾難題下,尋找出新的自我拯救道路,但前路如何,仍需我等堅持不懈的繼續探索。
三、跨媒介即興式的藝術形式可以溝通古今、連貫東西
跨媒介即興式的藝術形式具有獨特的藝術創意和舞蹈設計,例如其中音樂、繪畫、演唱等藝術媒介與舞蹈的融合,還可以以歷時態和共時態展現出新穎的巧妙構思,讓藝術內容以跨媒介和即興式的形式交融為一體。
(一)共時態上連貫東西
在跨媒介即興式舞蹈的藝術構建中,一般會融入多種東西方各國的多種藝術媒介元素,以巧妙融合的藝術性綜合表演發揚表演新內容、展現舞蹈新形式。《流淌在時間中“即現”的舞蹈》的開頭就是一段沙畫繪畫的切入,其中以沙子創作出形象生動的繪畫具有強烈的吸睛效果,沙畫在近年來的許多表演中都有所應用,但用于鋪墊和引入藝術主題表達仍然具有濃厚的新奇性的藝術效果,渲染出人們對于舞蹈的強烈興趣和儀式感。舞蹈表演全程如影隨形的昆曲唱腔,則是將中國傳統藝術的優美的特質化風貌,融匯到綜合性的舞蹈表演之中,綻放出新奇、創新、綜合和動人的美學表現力。
跨媒介即興式舞蹈在共時態上發揮連貫東西的作用,能夠讓舞蹈在東、西各種元素的融合中展現出不一樣的新風貌,以創新性展現出舞蹈在表演魅力和感染力上的新作用、新能力。
(二)歷時態上溝通古今
在跨媒介即興式舞蹈的藝術創造中,以多種時態特征豐富藝術表達,既能夠以先后時態來呈現故事性的舞蹈藝術表達,也能夠以古今時態來實現先人智慧與后人創新在舞臺上的吸納和綜合,以時空為橋梁,在其上構建豐富的舞蹈內容。
《流淌在時間中“即現”的舞蹈》應用了三部曲的形式,分別為回溯、交融和混搭。在第一部分的回溯上是通過舞臺舞蹈表演,帶領觀眾順著中國文化的活水,回溯到創作者早已消失,但作品流傳千古的《春江花月夜》,以富有古典韻味的春色、月色、花色、水色,牽引人們從現在回歸到時光流轉的盛唐,從古典元素中通過獲取和融匯,使舞蹈閃耀著時光的魅色。在第二部分的交融則是與過去告別,以現代的昆曲、繪畫、音樂和舞蹈等藝術成果的融合,肯定了現在的重要意義,即現在既是曾經努力和成果造就的時代,也是影響著未來的的時代。第三部分的混搭以“青春不羈”為主題,把當前大火的《因為愛情》《同桌的你》《時間都去哪了》等時尚歌曲,同現代主義《春之祭》的音樂經典做混搭,展現出青春本身的短暫和易逝,在無數個難以把控的瞬間中獲得又失去一些美好,展現出現代性的充滿變化、感性和思考的審美特征。從這三部分來看,舞蹈表演者以懷古、當代到青春表達,完成了舞蹈歷時態上的溝通古今,拓展了這部舞臺舞蹈表達的深度和廣度。
跨媒介即興式舞蹈在歷時態上發揮溝通古今的作用,能夠更好地展現出藝術表達在古代的永恒不變與現代過渡性、偶然性和短暫性特質的鮮明對比性。在藝術世界中,留傳有古代藝術家在當時創造出的協調美麗的藝術成果,它們在古今時代中流傳,以獨有的藝術生命力逐漸感染上現代性的特征,在現代人們過渡間的、短暫而頻繁變化之中形成了新的富有生命力的藝術形象。從舞蹈藝術溝通古今上來說,通過創新化設計和巧妙構思,既增添了古典藝術的生命力,也為現代舞蹈藝術的發展做了有效性的試驗探索和創新性道路發展。
四、跨媒介即興式舞蹈的作用與反思
在不斷發展舞蹈新形式和新發展道路的過程中,我們既應該對努力創新、設計和創作后取代的成果、作用有足夠的成就感,并推動我們繼續前進,堅持舞蹈藝術的創新性活力發展;也應該以全面化的眼光,對跨媒介即興式舞蹈等創新新形式所產生的綜合性影響有全面的認識,從而能夠邊創新邊改進、在推動舞蹈藝術邁向未來時回顧,從而做到既不斷向著未來前進,也堅持對傳統舞蹈藝術的傳承和改進發展。
(一)跨媒介即興式舞蹈的作用
融匯了國內外元素、多種藝術形式和古今藝術元素的跨媒介即興式舞蹈,能夠讓舞蹈表演兼具了古典藝術的傳統化審美特質,與當代的快節奏藝術瞬間的沉迷新奇性,通過創新性的藝術化美學處理呈現出舞蹈的新表現和新風采,也能夠引發廣大觀眾,尤其是青少年群體的高度共鳴和觀賞興趣,帶動觀眾隨著舞臺表演穿梭時空與多種藝術形式,獲得了很好的藝術普及化感受和傳播的效果。從舞蹈創新性道路發展和試驗探索的角度來看,是一種值得推廣和嘗試的舞蹈新形式。
(二)跨媒介即興式舞蹈的發展反思
跨媒介即興式舞蹈的融合化、跨媒介、即興元素等特質性的美學處理盡管能夠對舞蹈的發展和普及化產生顯著作用,但以全面化的眼光冷靜分析,這種舞蹈創新模式具有雙刃劍效果;一方面,通過多因素和多藝術媒介的刺激,加強了觀賞者對舞臺表演的興趣,讓觀賞者的身體和精神意識都被具有吸引力的舞臺刺激而“覺醒”了。另一方面,在舞蹈主體作為多元素之一被融匯之后,卻也在融合之中留給每類藝術做深入式媒介探索時顯得空間不夠,讓觀眾“覺醒”后的身體和精神在碎片化的藝術空間中難以安放和更深入的探索。這樣的雙刃劍也是由于古今在舞臺上不同的表達引起的,但眼前的當下并不真正等同于所表達的古代,二者更多的是因為某種聯系、同樣性而在舞臺上短暫的交融為一個整體。
從當下的碎片化、變化頻繁、整體性缺失的時代來說,舞臺藝術的創作既應該以時代特征為鑒,從時代發展中汲取舞蹈創作的養分;也應該以時代為鏡,在時代中匆匆的行來走去的人群里照出舞蹈創作可以表達的豐富內容。當代火熱的短視頻中,常常可以見到以碎片化舞蹈動作切入,再在“鬼畜”“拼接”等創新方法后成為對民眾具有超強吸引力和傳播性的作品。但從舞蹈藝術的發展中來看,其中對舞蹈的身體律動和身體語言的美感表達都很缺失,對舞蹈作為藝術性表達的內容也比較空泛,因此盡管具有很強的傳播能力和普及能力,但更多的屬于無邏輯、不完整、無整體的碎片化展現。讓人不禁思考,單靠多媒介、多元素(即興舞蹈、古典舞蹈等元素)的融合,真的可以構成滿足當今和未來的審美新需求的舞蹈藝術完整體嗎?
《流淌在時間中“即現”的舞蹈》的舞臺編導和表演都展現出強烈的觀眾吸引性,其中關于古典性和現代性的即現瞬間情景表達,也以混搭的方式在第三部分有所展現。這種混搭提升了舞蹈表演的時尚性、新潮性和古典韻味,但多元素碎片式混搭的方式,結果選取的是經典的元素內容,也以跳躍式、抓人眼球的表現方式,讓觀眾難以對其中的舞蹈乃至音樂、繪畫、戲曲等藝術做沉浸式體驗和感受,作品存在含混性。
五、結語
本文從跨媒介即興式舞蹈中各個構成的含義和解釋的概述開始分析,接著探究了這種舞蹈創作和表演方式的意義和作為溝通古今、連貫東西的藝術形式的作用,可以看出,在當前舞蹈藝術受到雙重困擾的情況下,跨媒介即興式舞蹈作為新型創新舞蹈形式,具有廣闊的應用空間和較好的應用效果,能夠很好的吸引觀眾,提升舞蹈的傳播能力。但其偏向碎片化、不完整的藝術表達,也讓這種藝術創新形式有待改進。
參考文獻:
[1]袁松.高校即興舞蹈課程教學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9年.
[2]韓喬宇.中英高校“即興舞蹈”教學的比較研究[D].南京:南京藝術學院,2018年.
[3]孫曼臨.關于舞蹈藝術教育的調研報告[D].上海:上海戲劇學院,2007年.
[4]游嘉穎.高等舞蹈教育的調查與研究[D].北京:中國藝術研究院,2007年.
[5]宋薇.大眾舞蹈的教育價值及實踐研究[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