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曉偉
摘要:網絡教學以其獨特優越性和先進性在2020年因新冠肺炎導致的加長版寒假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在互聯網重構的信息化教育生態環境下,互聯網思維對網絡教學有哪些啟發?怎樣運用互聯網思維實施網絡教學。本文就互聯網思維在網絡教學中的應用進行了探討,以期對利用網絡進行教學的教師有所幫助,提高網絡教學的效率和效果。
關鍵詞:網絡教學? 教師? 互聯網思維
互聯網已經深入到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催生了一批新生行業,淘汰了一批傳統行業,成為推動社會發展和時代進步的動力引擎,成為信息時代的重要特征。由互聯網技術衍生的思維形態改變了人們對世界的認知模式,正在重塑著社會的面貌,互聯網思維必將對人類的生產生活都產生深刻的影響。網絡教學作為一種依托互聯網的教學新模式,正在引發教育領域的深刻變革,加速教育信息化的進程?;ヂ摼W思維將會對網絡教學產生怎么的影響,教師如何運用互聯網思維實施網絡教學中,提高教育教學的質量,是在當下擺在教育者面前的一個課題。
一、網絡教學的內涵
網絡教學是在一定教學理論和思想指導下,應用多媒體和網絡技術,通過師、生、媒體等多邊、多向互動和對多種媒體教學信息的收集、傳輸、處理、共享,來實現教學目標的一種教學模式。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更能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為適應信息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隨著教育信息化進程的推進以及網絡教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網絡教學以其豐富的多媒體資源、開放的學習環境、個性化的學習方式等獨特優勢而成為未來教育信息化的新常態,在教育信息化進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有利于構建一個“人人皆學,時時可學,處處能學”的學習型社會。
二、互聯網思維的內涵及其特點
互聯網思維就一個多元概念。一般認為,互聯網思維指在(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不斷發展的背景下,對市場、對用戶、對產品、對企業價值鏈乃至對整個商業生態進行重新審視的思考方式,本質是發散的非線性思維。互聯網思維是依附于互聯網存在并隨著技術的不斷更新迭代而產生的一種技術思維模式?;ヂ摼W思維有用戶思維、簡約思維、極致思維、迭代思維、流量思維、社會化思維、大數據思維、平臺思維、跨界思維共九大思維二十條法則,并具有大數據、零距離、趨透明、慧分享、便操作、惠眾生六大特征。
互聯網思維源自于技術,依附于網絡,但其思想卻已滲透到人類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并推動了新一輪的技術變革,特別是5G技術的逐步成熟與應用,將有更多的行業和領域被互聯網所顛覆。互聯網也正在引發教育領域的深刻變革,加速教育信息化的進程。
三、互聯網思維在網絡教學中的應用
信息化環境下,網絡教學將是教育的新常態。那么,互聯網思維將會對網絡教學有怎樣的影響?教師如何將互聯網思維九大思維應用在網絡教學中,提高網絡教學的效果呢?
1.用戶思維
用戶思維是整個互聯網思維中最基礎最重要的思維,是指在價值鏈的各個環節都要“以用戶為中心”去考思問題,用戶永遠是第一位的。用戶思維涵蓋了最經典的3W品牌營銷模型,即Who、What、HoW。將這一思維模式延伸到網絡教學中,Who為學生,What為學生需求,HoW即怎樣實施網絡教學。
2.簡約思維
互聯網時代,信息泛濫,用戶的耐心越來越不足,所以,必須在短時間內抓住他!大道至簡,簡約即是美是簡約思維的不二法則,越是簡單的東西越容易被傳播、越容易被接受。讀屏已經成為這個時代人們了解和認識世界的主要方式,網絡快餐文化成為網絡新生代的精神營養品。學生也開始變得越來越沒有耐心,專注力下降,理解力減弱,所以,在網絡教學中,教師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把教學內容的重點難點精煉地講授。在教學資源的建設要以簡為美,從外觀到內容都要以簡約為主色調,突出要點,強調重點,層次清晰,讓人一目了然。網絡教學的組織形式崇尚簡約,切勿為了追求技術的先進性而將教學變得復雜繁瑣,讓學生無所適從,會極大地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度,從而使教學效果大打折扣。
3.極致思維
極致思維,就是把產品、服務和用戶體驗做到極致,超越用戶預期。什么叫極致?極致就是把命都搭上。網絡教學中要做到極致,就要實施“四心戰略”,即在課程資源建設上精心,在教學設計上用心,在教學實施中細心,在教學反饋時耐心。課前精心組織課程資源,做到“需求要抓得準”;在教學設計時,盡量追求完美,不出現紕漏,做到“自己要逼得狠”;教學實施中,保證教學的各個環節都能順利開展,做到“細節要盯得緊”;在教學反饋時,要有“顧客即是上帝、服務即營銷”的理念,給學生及時準確的答疑。網絡教學只要全身心投入,同樣會讓學生有超出心理預期的收獲,打造讓學生尖叫的精彩課堂。
4.迭代思維
“敏捷開發”是互聯網產品開發的典型方法論,是一種以人為核心、迭代、循序漸進的開發方法,允許有所不足,不斷試錯,在持續迭代中完善產品。迭代是循環執行、發現缺點和不足,逐步優化升級,甚至是顛覆式創新,使產品達到日臻完美境界?!拔ⅰ焙汀翱臁钡季S有兩個特點。
教學模式的形成過程就是一個迭代的過程。網絡教學沒有一個固定的模式,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學科內容特點、教學的信息化環境等方面選擇一個基礎的教學模式為起點,然后在教學實踐中,根據學生的體驗、自己的反思,善于捕捉教學中的細節,發現不足,從微處著手,及時調整教學策略,改進教學方法,不斷進行創新,逐步形成一個適合自己也受學生歡迎的且高效的教學模式。
5.流量思維
流量意味著體量,體量意味著分量?!澳抗饩奂帲疱X必將追隨”,從商業的思維角度看,流量就是資源,流量即財富。流量思維即粉絲思維,互聯網時代,誰擁有的粉絲越多,誰就會在商業競爭中占據優勢。
對于目標群體是指定班級學生的封閉網絡教學,流量思維意義不大,但對于一些線上培訓機構而言,流量思維也無疑是商業競爭的重要策略。在開放的網絡教學中,教師要想辦法吸引更多的目標受眾,不僅要靠精美的包裝這一“吸睛大法”,更要靠入耳入心的“洗腦術”。因此,網絡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建設精美的課程資源,優化教學的組織形式,更要專注于教學質量的提升,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打造課程特色和品牌,讓自己的網絡教學升值,才能吸引更多的目標受眾。只有當活躍用戶數量達到一定程度,就會產生質變,從而帶來商機或價值。如在新冠疫情期間,有位豫西的教育界人士自己組建了一個微信群,在網絡平臺做公益講座,講座由最初的二三百名群成員參與,到第六場講座時,聽課人數多達八千,而且有聽眾主動打賞主講嘉賓,一場講座下來,大約有二三百人打賞,打賞金額從兩元到幾十元不等,這就是流量思維帶來的價值。
6.社會化思維
社會化商業的核心是網,公司面對的客戶以網的形式存在,這將改變企業生產、銷售、營銷等整個形態。小米有品在平臺上推出的眾籌模式、華為的員工持股、海爾的分體經營模式都在互聯網的社會化思維影響下,將企業由他組織變為自組織模式,改變了企業的生產、營銷生態。他組織是聽命于別人,被動做事,企業一潭死水,自組織自己是主人,主動干事創業,激發創新和活力。
在網絡教學中,教師要發揮好信息時代的自媒體優勢,通過翻轉課堂、慕課等多種形式,讓學生的學習成果以微課或抖音等短視頻形式展示出來,提高其參與度和成就感。另外,在公益的網絡教學中,教師可以開放平臺的聊天、評論功能,利用“眾包協作”法則,讓受眾對自己的教學多提意見,吸納更多優秀人士的思想理念,達到“天下賢才入吾彀中”的目的,增強教學效果,提高網絡教學的社會效益。
7.大數據思維
大數據思維,是指對大數據的認識,對企業資產、關鍵競爭要素的理解。企業通過搜集用戶在網絡上的信息、行為、關系三個層面的數據,為企業預測和決策提供依據。大數據思維的宗旨在于精準抓住客戶需求,滿足客戶心理預期,最終鎖定目標客戶,從而實現商業利潤最大化。
網絡教學中,教師要運用大數據思維,通過技術手段獲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課堂表現,如瀏覽資源的次數、停留時長、互動的頻率、甚至捕捉學生學習時的眼神、表情等情況,通過分析學生的作業完成質量、考試成績等數據,來判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掌握程度,從而進一步調整教學策略,改進教學方法。大數據思維還要求教師要關注每一個學生,即要關注全體學生的全面發展,必要時可以通過一對一模式教學,因材施教,不讓每一個學生掉隊。
8.平臺思維
互聯網的平臺思維就是開放、共享、共贏的思維。百度旗下的許多產品、阿里的眾多網店商家、騰訊的社交平臺,都致力于打造一個多主體共贏互利的生態圈,幫助了他人,成就了自己。
開展網絡教學,必須借助一定的互聯網平臺。當不具備構建生態型平臺實力的時候,那就要考慮利用現有的平臺,以最優的性價比,實現教學效果的最大化。當下,有很多已經成熟的網絡教學平臺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發揮了很大作用,如QQ、微信、CCTALK、釘釘、騰訊會議、網易云課堂,小鵝通、超星學習通等平臺已經在網絡教學中都有不凡的表現。一些專業的培訓機構如學而思網校、猿輔導、小猿搜題、作業幫等APP進駐到“學習強國”平臺,為特殊時期的“停課不停學”的加油助力,為祖國學子打開了通往知識海洋的網絡閘門。這些網絡教學平臺一方面幫助了學生們居家學習,完成了學業,另一方面,免費宣傳了網絡平臺,使用戶在短期內激增,贏得了用戶的認可和喜愛,為后期鎖定目標用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因此,在網絡教學中,教師要選對平臺、用好平臺,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也有機會成為網紅名師主播。
9.跨界思維
跨界意味著跨越和整合,蘊含著超越與創新。隨著互聯網和新科技的發展,很多產業的邊界變得模糊,原來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行業,在互聯網時代可以融為一體,實現顛覆式的創新甚至會導致某些行業消失。
信息技術與教育的深度融合已經給教育帶來結構性變革。網絡教學中,教師將知識與媒體進行融合,人(思想)與機器(技術)的融合、學科間的融合、師生合作融合、網絡平臺間的整合,重構了教育生態,就是對跨界思維的最好詮釋。當AR/VR技術遇上教育,成就了仿真實驗,體驗模擬真實的場景,可以讓學習者沉浸三維虛擬環境。當AI技術遇上教育,孕育了智慧課堂,成就了智慧教育,實現了泛在學習和智能化的學習。跨界思維實現了行業間的要素進行了優勢互補,線上結下,虛實交融、共生共進,一個全新的教育生態環境正在形成。
四、結語
信息時代,得互聯網者得天下,贏得用戶才是王者?;ヂ摼W為世界確立了新的游戲規則,改變著社會的舊面貌,只有具備互聯網思維者,才能在互聯網中更好地生存和發展。同樣,網絡教學中,教師只有將互聯網思維運用到極致,才能最大程度地發揮網絡教學的優勢,實現教育的真正價值,加速推進教育信息化進程。
參考文獻
[1]周永凱,王文博,田紅艷編著.現代大學教學設計與案例[M]: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0.01。
[2]李瑩瑩,趙英男.跨界思維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基層建設 2018(35)。
[3]王同聚.虛擬和增強現實(VR/AR)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與前景展望[J].數字教育.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