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偉楠
摘要: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正逐漸受到學生、學校和社會的重視,并已成為提升就業指導工作職能的重要課題。對職業生涯規劃在高職學生就業指導工作中的應用進行探討,并在此基礎上提出開展職業生涯規劃的一般步驟、主要內容和效果要求同樣具有現實意義。
關鍵詞:高職教育;就業指導;職業生涯規劃
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正逐漸受到學生、學校和社會的重視,并已成為提升就業指導工作職能的重要課題。在就業指導工作呈現多形式、多元化局面的今天.對此應加以必要的重視和深層次的思考。要使就業指導在具有針對性的同時更具有科學性和實效性.必須堅持以學生為本,從高職教育的特點和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要求出發,系統規劃學生就業指導的內容,積極開展職業生涯規劃的應用嘗試。
1職業生涯規劃的科學性與重要性
人的職業生涯發展是一個不可逆轉的過程,職業選擇的每一個步驟都與人的各方面條件聯系在一起。在這個過程中,倘若能夠借助職業咨詢的智力和經驗優勢,為個體職業生涯規劃提供建設性的建議,將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職業生涯規劃不只是協助個人按照自己的資歷條件找份工作 ,而是在綜合考慮個人的價值興趣以及發展的內外部環境和優勢與劣勢的基礎上,設計出合理可行的職業生涯發展方向,實現個體與職業的最佳匹配,追求個體價值實現的最大化。因此,職業生涯規劃具有科學性。
事實表明,參加過職業生涯規劃的學生與其他學生相比,在學習上往往更加主動,目標感和控制力都有所增強,擇業時顯得更加冷靜、理性。因此,把職業生涯規劃應用于學生就業指導工作,對于全面提升就業指導工作的職能,促進學生理性就業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主要體現在:
可發掘學生個體潛能優勢,增強應對職業競爭的能力? 通過職業生涯規劃,將會使學生正確認識自身的個性特質、現有與潛在的資源優勢,幫助學生重新對自己的價值進行定位并使其乏 正確的職業生涯規劃已成持續增值。同時可促使學生對自己的綜合優勢與劣勢進行對比分析,評估個人目標與現實之間的差距,選擇符合實際的職業定位,搜索、發現新的或有潛力的職業機會,學會運用科學的方法,采取可行的步驟與措施,不斷增強自身的職業競爭力。
可實現發展目的與計劃的統一,為介入社會提供明確方向? 職業生涯規劃是對個人謀求合理可行的職業生涯發展方向和發展目標以及實現目標的步驟與安排的設計,具有明確的計劃性與目的性。學生按照職業生涯規劃理論,可以加強對自身的認識與了解,發現自己感興趣的職業領域,確定自己能干且能干好的工作,明確切人社會的起點。其中最重要的是可以明確人生目標,初步解決“我會什么”、“社會可能給我什么”、“我如何選擇”、”我應怎么做”等問題,在發展目的與計劃統-的基礎上,使職業理想具有可操作性。
可突破傳統觀念的束縛,塑造清新充實的自我? 職業生涯規劃可以為在校學生科學選擇職業,自主制訂從人學到畢業每個階段的生涯規劃,最終轉換為就業優勢奠定良好的基礎。學生在考慮職業定位時,專業已不是第一要素,對個人的興趣、愛好、能力、特點等主客觀條件都要進行綜合分析與權衡,同時要結合時代特點,確定最佳的職業奮斗目標,并為實現這一目標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
2高職學生就業指導與職業生涯規劃應用
大學生尤其是高職學生的就業壓力日益增大,缺乏職業生涯規劃的就業指導已顯現弊端,集中表現在:
盲目就業較為普遍? 不少高職學生不清楚自己的優勢與特長、劣勢與不足,也不知道自己適合做什么。一些學生 以“趕集”的心態參加大型招聘會,沒有目標、沒有準備,不知何去何從,隨波逐流;-.些學生不知如何應對職業選擇和參加招聘活動,面對用人單位的詢問往往不知所措;一些學生視第一份工作為從學校到社會的跳板,半年內就頻繁地更換工作,令人難以置信。這些盲目擇業現象的原因都是缺乏職業生涯規劃意識的表現,缺乏正確的職業生涯規劃已成為高職生人生發展的最大障礙。雖然換工作并非新鮮事,但是缺少規劃地更換工作,會使他們承受就業壓力的時間變得更長。
重取證輕內功?? 許多學生往往會在接受專業學習的同時 積極參加名目繁多的取證培訓,目的在于增加自己就業競爭的籌碼,以便找到滿意的工作。這本無可厚非,令人憂慮的是學生在取證時往往是什么時髦選什么,全然不顧去的和證書對自己有什么用處,也不在意,有些證書只是速成品,,談不上什么技術含量造成了不必要的人力,物力和時間的浪費,更令人擔憂的是,不少學生不注重不明白學生應和社會實踐中培養自己真正有發展潛力的素質,以專業為主,考證為輔.不能本未倒置的道理,更不清楚取證的能背離個人發展方向,證書成績和社會實踐的經歷只是求職的表面文章,而真正的內功,如正確認識自身的個性特質、發掘現有與潛在的個體資源優勢等才是最后擇業成功的關鍵。職業目標定位存在偏差.些學生在專業學習時雖然形成了對未來職業的某種預期,但忽視了對個體條件和發展的考慮,就業目標定位過高,過偏或過于理想化。些學生一昧追求好單位、大城市和高收人,為了這些甚至不惜放棄個人的專業特長,不顧個人的性格和職業興趣;一些學生僅看重自己的專業,而對個體特質潛能愛好卻視而不見:一些學生存有“這山望著那山高”、“玉米地里掰玉米,后面還有大個的”的心理,這也是職業目標不確定的表現。
對職業生涯規劃知之甚少? 首先是我國傳統的教學模式使學生認為只有在學有所成之后才能考慮職業問題:其次是高職院校自身的發展落后于形勢,職業生涯規劃未能在高職學生就業指導工作中得到適時應用,導致學生就業指導體系能夠提供的服務非常有限,不能為學生職業生涯設計提供有益的幫助;再次是就業指導體樂本身發展尚未成熟,致使人們在接受職業生涯規劃以及由第三方提供的職業指導服務方式時還缺乏主動性。因此,在高職學生中引人職業生涯規劃是深化高職教育改革的客觀要求,通過職業生涯規劃,一方面可引導學生以更加寬闊的視野來審視個人的職業選擇與人生發展之間的內在聯系,以循序漸進的方式逐步實現自己的職業理想,另一方面也是對傳統高職院校學生就業指導工作模式的突破,可使學生就業指導由教育指導轉變為科學的職業生涯規劃指導,不斷豐富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的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