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云
關鍵詞:慕課;高校;聲樂教學;改革
慕課視域下高校聲樂教學改革具有如下積極意義:第一,將有價值的教育信息整合到一起,使線上課程含金量更高,滿足新時代學生聲樂知識學習需求;第二,吸引學生自學,通過自學強化能力,提升綜合素質,使學生聲樂知識及技能得以靈活運用;第三,優化高校聲樂教學體系,將信息化育人體系視為該校教學一環,為聲樂教學資源的高效輸出鋪平道路?;诖?,為使慕課下的高校聲樂教學活動更為科學,探析聲樂教學改革關鍵、原則、阻力及方略顯得尤為重要。
1. 平臺。慕課是開放式教程,對網絡平臺安全穩定性提出更高要求,為此高校聲樂教學改革需將平臺優化視為關鍵之一,例如高??山梃b中國大學MOOC 平臺運行經驗,還可借鑒斯坦福大學Stanford Online 及Novo ED 等平臺運行經驗,重視聲樂理論課程與實訓課程有機整合,加之Coursera、edX及Udacity 等大型平臺資源的整合,滿足高校聲樂教學改革需求。在借鑒成功平臺育人經驗基礎上,高??梢酝怀霰拘B晿方虒W特色為導向自創慕課平臺,確保聲樂教學有的放矢。
2. 課程。優秀的課程是吸引學生在線學習聲樂知識的關鍵,我國在《中國慕課行動宣言》(2019 年)指引下不斷豐富線上課程,通過有序管理、有效學習、更好使用、更快建設助推課程更新換代。慕課視域下高校聲樂教學改革需保障線上課程與聲樂教學目的相符,在課程指引下達成聲樂教學改革目標,例如應用慕課追加實訓課程比率,在信息技術支持下追蹤學生慕課實訓動態,通過統計截屏、暫停、跳過、回看等操作頻率明晰學生慕課加持下的實訓情況,為其推薦聲樂教程,針對學生實訓效果進行評估,使聲樂課程的選擇更為智能,落實高校聲樂教學改革目標。
3. 學生。通過對線上學習情況進行分析可知,部分學生缺乏自治力,慕課輟學率相對較高,除少數課程本身存在問題外,學生學習觀念阻滯其享用慕課聲樂學習資源,無法參與高校聲樂教學改革活動。基于此,慕課視域下高校聲樂教學改革關鍵在于學生,只有學生熱衷學習慕課,通過在線學習有所收獲,才能提高聲樂教改質量。這就需要高校積極講解并宣傳推廣慕課,使學生明晰慕課之于聲樂學習、練習重要性,將慕課學歷視為學生聲樂課程成績組成要素之一,引導學生樹立“互聯網+”聲樂學習意識,扭轉學生聲樂學習思想,降低慕課輟學率,在學生參與教改進程中助推高校聲樂教學活動科學發展。
1. 傳統與新穎兼具。慕課視域下高校聲樂教學改革仍需謹遵育人規律,保障基礎知識講解正確,根據聲樂教學規劃全面跟進聲樂指導訓練,使慕課具有契合性,在此基礎上應用先進教學手段予以變革,確保聲樂教學更為新穎,例如以慕課為載體引導學生針對聲樂學習話題進行討論,在“議題式教學+ 互聯網教學”模式下增強學生音樂思維活力,將聲樂專業知識與學生思想融合在一起,通過教學改革提高高校聲樂教學有效性。
2. 基礎與能力兼具。慕課以文字、圖片、視頻等形式為依托講解聲樂基礎知識,相較于課程及教材,慕課內容更加凝練,學習內容具有一定含金量,使學生聲樂基礎得以夯實。除基礎教育形式豐富外,慕課通過修學分、小測試、徽章累積等形式打造層級化聲樂訓練體系,在“分層教學+ 在線指導”模式下提高學生聲樂能力培育質量,提高高校聲樂教學新時代改革質量。
3. 指導與自學兼具。慕課大體分為授課與測驗兩個模塊,根據聲樂教學圈定慕課范圍,整合在線資源整編“校本化”聲樂課程,充實教師聲樂教學指導內容,加之以信息技術為依托的課程具有回放、暫停、截圖等功能,可根據學生聲樂基礎知識學習需求予以靈活調整,使教學指導形式得以改革。傳統聲樂測評主要在課上完成,學生自評效果欠佳,慕課規設測驗模塊,在課程結束后設有測驗題目,另有期中及期末考核,通過測驗明晰自學薄弱環節,使學生自學效果更優,繼而在指導及自學兼具原則加持下提高以慕課為依托的高校聲樂教學改革綜合質量。
1. 慕課教學改革管理決心搖擺。部分高校輕視信息化教學改革,仍沿用固有育人體系開展聲樂教學,認為只有教師“手把手”教學指導,才能保障聲樂教學質量得以有效提高。雖然有些高校響應信息化教育“2.0”時代號召積極應用信息技術,但慕課平臺管理經驗欠缺,軟件、硬件及系統升級不佳,阻滯聲樂教學良性改革。
2. 慕課教學設計效果有待強化。慕課為聲樂教改帶來機遇與挑戰,教師需通過教學設計做好科學規劃,使慕課資源得以優化配置,聲樂教學改革質量有所提高。然而,當前有些高校聲樂教學設計仍未能見到慕課身影,僅有的慕課也作為教師聲樂教學的補充從主觀出發予以輸出,輕視學生自學探究效用,使學生無法將慕課視為聲樂學習工具,影響學生慕課學習自主性,降低聲樂教改質量。
3. 慕課教學方法需要創新。慕課優勢在于學習資源敷設領域廣、數量多、種類全,可助力學生跨時空自主學習,利用慕課掌握聲樂技能,夯實聲樂基礎知識。受教學改革思想影響,有些高校聲樂教學中慕課的應用途徑單一,教學形式陳舊,一方面影響聲樂教育資源的輸出,另一方面降低學生自學質量。
通過對慕課視域下高校聲樂教學改革阻力進行探析可知,管理滯后、設計不佳、方法陳舊等已然成為阻滯聲樂教學改革活動良性發展突出內因,這就需要高校關注學生,立足“互聯網+”教育浪潮,在總結自省、立德樹人、以人為本、實踐創新等精神指引下,探析高校聲樂教學改革方略,為慕課的應用鋪平道路。
1. 高校聲樂教學改革管理者應有決心發展慕課。第一,深入解讀新時代有關慕課發展的政策,如《構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有效機制的實施方案》(2014年)、《國務院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2017 年)、《在線開放課程建設與應用管理辦法》(2019 年)等,使高校聲樂慕課教學改革與時俱進,在政策指引下科學管理,為技術升級、平臺搭建、資源利用、方法改良指明方向;第二,深入了解聲樂教學實況,根據聲樂教學活動發展需求進行改革,確保慕課與聲樂教學相匹配,通過教師自主進行教學改革管理,確保慕課的應用契合實際;第三,深入影響學生群體,通過慕課的宣傳推廣引導學生自學,打造自學體系,根據自學訴求整合慕課資源,通過自學管理達成信息化聲樂知識學習目標,通過自學慕課增強學生專業素養。
2. 強化慕課教學設計效果。若將慕課視為聲樂教學改革要素,教學設計就是教師靈活運用該要素的重要載體,通過教學設計用心發展慕課。第一,加大慕課研究力度。在科研中明晰聲樂教學改革與慕課應用的緊密關聯,整合大量線上教學資源,以聲樂教學目標為導向創設慕課,使慕課在聲樂教學中高效滲透。據統計,慕課1 小時片段備課時間平均超10 小時,慕課出題時間平均約為6.5 小時,校內慕課審核時間約為5.8 小時,這就需要教師加大投入精力,保障慕課精益求精,教學設計效果尚佳,使聲樂教學改革更富成效;第二,重構授課思路。為避免慕課單純成為線下課程的遷移載體需教師重構授課思路,提高教學設計改革質量,根據聲樂知識點關聯進行邏輯拆分,使慕課既獨立又統一,單獨慕課成為學生聲樂學習體系構建基點,根據學生學習能力自由掌控學習進度,合理安排聲樂學習及實訓活動。除自學課程設計外還需設計諸多課上開放式慕課,發揮慕課固有優勢,滿足不同聲樂學習水平學生互動探究需求,使開放式慕課成為平衡教學難度、均衡教育資源有效途徑,豐富教師輸出聲樂知識途徑;第三,應用信息技術迎接慕課聲樂教學設計全方位挑戰。慕課一方面轉變聲樂知識傳播形式,另一方面轉變聲樂知識產品生成流程,需高校投入大量經費制作慕課,這就需要教師具備創編慕課能力,有些高校還可與專業機構合作完成慕課制作任務。事實上成熟的慕課生成流程簡便,教師可獨立操作,不受時空局限,為此高校聲樂教學改革慕課制作需經設計優化推廣,賦予慕課碎片化、常態化規設特性,在IT 技術、智慧化教學設施、網絡等“互聯網+”教育資源加持下強化慕課教學設計效果。
3. 積極創新慕課教學方法。第一,在聲樂教學開始前應用慕課,通過播放音頻,提出討論話題,展示聲樂技能演示視頻等形式鼓勵學生自主探究,經由視頻、文字及圖片直觀沖擊積極思考,對本節課聲樂基礎知識學習有所了解,為教師解構聲樂知識,深入講解聲樂技巧鋪平道路;第二,在聲樂教學進程中應用慕課,發揮慕課零散化、碎片化、常態化育人優勢,將聲樂理論講解與實踐訓練融合在一起,借助慕課檢測學生學習情況,在“模塊式教學+ 慕課”育人形式加持下滲透小測驗內容,用以反觀學生聲樂模塊知識及技能學習成果。教師還可應用“小組學習+ 慕課”育人形式,圍繞聲樂慕課話題、主題及測驗結果進行討論,在測評時取小組成員測評平均分作為慕課學習成績,使學生得以重視慕課,通過協助、討論、總結等方式學習慕課,發揮學生聲樂學習主體能動性,掌握慕課學習方法,有效豐富聲樂教學模式;第三,在聲樂教學后應用慕課,發揮慕課線上課程開放式學習優勢,使學生可以不受時空局限自主選擇并學習慕課,建立自學體系妥善運用慕課資源,用以鞏固學生聲樂基礎知識,通過練習提升其聲樂素養,繼而完善高校聲樂育人體系。
綜上所述,為使高校聲樂教學可以在慕課應用進程中落實改革目標,高校聲樂教學改革管理者應有決心發展慕課,通過解讀新時代慕課教育發展政策找準聲樂教改方向,強化慕課教學設計效果,優化調配聲樂教改所需資源,積極創新慕課教學方法,提高慕課教學滲透性,在完成高校聲樂教改任務基礎上達到培育學生聲樂核心素養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