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旭
摘要:新媒體的發展對民族文化傳播提供了良好的傳播載體和傳播渠道,但在當下民族文化傳播仍存在很多不足,因此需要探索對新媒體背景下少數民族文化傳播可行措施,并提出合理的構建方式,為少數民族地區的文化傳播提供參考。
關鍵詞:少數民族;文化傳播;新媒體
隨著全球化的到來,綜合國力已經從以經濟與科技為代表的“硬實力”向以國家形象民族文化為代表的“軟實力”之間較量。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民族文化的繁榮程度、傳播狀況及所處的媒介環境也逐漸受到關注。新媒體時代,信息傳播門檻逐漸降低,傳播載體及傳播方式日益更新,為少數民族文化對外傳播提供了技術支撐。
一、新媒體背景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播困境
在新媒體時代下,囿于對多種因素的作用,少數民族精神內涵和文化積淀正日漸消解,族別符號體系也被淡忘,各民族族別界限日趨模糊,少數民族漢化進程逐漸加快。
(一)大眾文化的批量生產,造成各民族文同化。大眾傳播媒介運用商品市場運作的運作規律、對文化信息進行批量復制,大眾文化的同質化向少數民族文化的個性化入侵,或簡化,或稀釋,或解構少數民族文化的獨特性,使少數民族文化在新媒體時代漸行漸弱,舉步維艱,文化傳承逐漸演變為簡單機械的文化符號復制。
(二)用表層的特色吸引受眾,消解其文化內涵。爭相發展旅游業的背景之下民族地區區域經濟發展大多建構在對民族地區表層文化的消費之上,為了實現經濟效益,開始對傳統民族文化進行淺層民族文化的“表演”,缺少對其文化內涵的詮釋,忽略了本民族深層的文化底蘊。
(三)商品文化產業的泛娛樂化破壞了民族文化歷史厚重感。少數民族地區文化產業和旅游業的發展,為了實現區域內文化資本變現,為了吸引受眾,少數民族文化在傳播過程中都不假思索地滲入娛樂成分,這種泛娛樂化的營銷環境很大程度上消解了少數民族文化的厚重感,以及歷史嚴肅性。
(四)交通條件改善和通訊技術發展,少數民族漢化趨勢加強。少數民族地區的人民可以更加便利的走向外界,了解外界,同時旅游業的發展使外界過分干擾,逐漸打破了民族地區原本純粹的生活方式。久而久之,民族地區居民的思想觀念和生活方式發生轉變,漢化趨勢加強。
二 、新媒體在少數民族文化傳播中的可行性
新媒體時代信息的傳播,交互性,數字化,即時化的特點快速改變了社會信息的生成模式。新媒體的發展不僅為少數民族傳統文化對內傳承提供了記憶載體,也為其對外傳播和自我創新提供了新的手段。
(一)新媒體的發展為少數民族傳統文化對內傳承提供了記憶載體。此前對于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承大多是通過人際傳播,群體傳播,雖然有著直觀,可觸,可感的雙向交互傳播的優勢,但無法突破時空界限。尤其對一些非物質文化遺產來說,傳承人極少,傳承技藝耗時久。將新媒體運用于傳統民族文化的傳播無疑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利用數字技術的立體成像功能,對民族傳統工藝,進行虛擬復刻,既可以突破時空界限,實現傳播效果的最大化。
(二)新媒體的發展為少數民族傳統文化對外傳播提供了新的渠道,運用新媒體在接收外界信息了解其他民族文化的同時也可以展示本民族特色傳播本民族文化。各類手機視頻APP,特別是抖音、快手的興起,其碎片化、直觀化、平民化的特點吸引了很多少數民族的居民入駐,向受眾展示帶有區域特色的民風民俗,由于信息的及即時性,運用這類新媒體傳播,也極易在短時間內形成“民族風潮”,促進民族文化的繁榮發展。
(三)新媒體的發展為少數民族傳統文化融合新技術自我創新提供了手段。各少數民族可以利用數字技術,制作出逼真的虛擬信息,如運用AI、VR技術制作的少數民族博物館中的3D立體成像或動畫展演,可最大程度的還原在少數民族的生活場景,這些虛擬信息元素的加入使得少數民族文化傳播方式本身更加直觀生動 ,保存形態更加穩固 ,為傳統刻板的少數民族文化貼上與時俱進的標簽,使其更加符合時代潮流更加符合當代社會審美。
新媒體具有的交互性、超媒體性 、超時空性、個性化以及虛擬化等鮮明的特性 ,而這些特性運用于文化傳播 ,無疑對于探索新媒體時代的民族文化傳播渠道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
三 、新媒體時代少數民族文化傳播渠道探索
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承和發展,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重要保證,也是是世界文化多樣性、豐富性的重要體現。隨著新媒體日新月異的發展,其充分運用能夠彌補以往傳統媒體背景下民族文化傳播中的不足,為民族文化的傳播帶來新的思考。
(一)堅守民族信仰,提高傳播過程中民族文化作品的質量。少數民族群眾,是少數民族文化傳播中最具有發言權的群體,作為少數民族文化對外傳播的“把關人”提高這部分群體的媒介素養是必要的,創作“思想精深、藝術精湛、技術精良”的民族文化傳播的精致作品,提高作品的吸引力、感染力。
(二)培養少數民族群眾的文化傳承與傳播自覺意識。帶動少數民族新生代自覺走進保護與傳承傳統民族文化的行列中去,自發帶動本民族傳統文化走出去。通過少數民族普及與發展新媒體,打破少數地區封閉狀態,轉變少數民族文化傳播觀念。
(三)緊跟新媒體的發展潮流,運用新媒體促進文化“走出去”。在新媒體在信息傳播方面較傳統媒體表現出了極大的傳播優勢,擁有著現代社會絕大部分的受眾,要想取得好的傳播效果,就要擁抱社會發展趨勢,探索新媒體傳播渠道,借助新媒體的技術手段,促進少數民族文化對外傳播。
新媒體時代,將新平臺、新技術、新載體運用到少數民族文化傳播中去,探索適宜少數民族文化傳播的方式,促進新媒體和少數民族文化相互融合,是提高少數民族文化傳播力,增強中華民族文化軟實力的關鍵一環;是保證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多樣性,弘揚和延承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舉措;也是打造少數民族文化產業,實現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發展,促進共同富裕的主要渠道。
參考文獻
[1]黃寧夏.區域文化品牌戰略研究---世界文化遺產項目福 建土樓案例分析.[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12(6)
[2]閻敏.新媒介環境下少數民族文化傳播新路徑.[ J].青年記者.2012(7).
[3]孫祥飛.媒介熱點透析與前瞻.[ M].人民日報出版社.2019(11):167-168
[4]李端生.管窺新聞與傳播.[ M].光明日報出版社.2008(4):5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