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屹杰
摘要:自從1950年第一個晶體管的誕生,不到十年的時間就出現了第一塊集成電路,從此在人類的市場上走向了集成電路的熱潮。如今集成電路發展迅速,集成電路的市場也迅速擴大,它正在潛移默化地改變人們的生產方式。集成電路的發展,它在經濟和政治的多個方面具有多種戰略意義,甚至可以作為一個國家的支柱產業來支持未來的發展。鑒于此,本文對加速破解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難題進行分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集成電路;產業運行;特點
引言
中國集成電路的跨越式發展首先要確定市場中是建設渠道結合自身的優勢和定位并結合市場做分析。充分利用資源,解決中國集成電路人才瓶頸,要多挖掘人才培養人才。在政府的帶動下。加強資本體系的深層次規劃和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相對接,努力發展集成電路產業占據國際的市場。
1集成電路的工藝指標
集成電路的類型品種是多樣的,同樣其工藝指標也是多樣的,如特征尺寸等。衡量集成電路的集中度的主要標準為IC芯片的組件,集成電路的集成度與其尺寸呈一定的反比,即集成度越高其尺寸在一定程度的縮小,我國的集成電路技術不斷提高,集成度不斷增強,其集成電路尺寸也在不斷縮小。
2中國集成電路發展面對的問題
2.1技術創新能力不足
分析我國當前的集成電路的技術現狀可知,我國主要掌握低端和中端的集成電路產品,存在集成電路高新技術創造力不足的問題。例如,在高新的晶圓制造領域主要依靠進口,我國高端制造裝備的能力與我國快速增長的集成電路市場需求不相適應。國內集成電路企業發展不全面,其設計、制造等核心技術的創造力弱,發明專利少,較國際該行業的頂端企業差距較大,在國際市場中處于劣勢。
2.2資金投入壓力大
由于集成電路具有“大投入、長周期”的產業屬性,國際上僅有各產業鏈龍頭企業具備獨立擴產擴建能力。受制于我國后發追趕地位以及企業實力差距的基本現狀,國內企業難以依靠自身力量解決資金瓶頸,依托產業自身發展無法拉近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亟需更大體量、更高強度、更具定力的外部資金投入。2014年以來,國家大基金為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起到重要促進作用。新形勢下,瞄準建立更加完善的產業生態,亟需大基金(二期)發揮更強“杠桿效應”,引導各領域資金傾斜支持集成電路
3推進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政策建議
3.1規劃產業布局
一是規劃區域發展方向。發揮中央產業窗口指導作用,圍繞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中西部以及各產業發展活躍區域,以各省產業園區涉及的產業領域為基礎,發揮產業外溢輻射效應,確立各省產業重點發展方向,瞄準裝備材料、設計、制造、封測、整機等各領域側重發展。二是布局產業特色園區。梳理各地資金、人才、市場等既有基礎條件,重點圍繞先進晶圓和存儲器制造、化合物半導體等領域,打造全產業領域覆蓋、區分布局合理、特色鮮明的集成電路專業園區,承接產業優質項目及高端人才團隊,構筑我國產業發展基本載體單元。三是突出龍頭引領作用。面向設備材料、設計、制造、封測、整機等集成電路產業鏈各環節,應發揮華為海思、中微半導體、中芯國際等龍頭企業帶動作用,引導產業資源傾斜導入,圍繞企業優勢領域,瞄準產業細分領域,推動形成融合場景創新、技術研發、產品開發、人才集聚的產業群落,確立并鞏固產業優勢。
3.2市場轉向
新時期我國集成電路高速發展,對于集成電路市場存在供不應求的現象。許多集成電路產品有較高的市場需求量,但市場上能提供的產品卻少之又少。這存在一個很大的缺口和漏洞,集成電路市場上很大一部分產品都不是自行生產而是依賴于進口外國的產品來進行銷售。這種依賴于進口再加上進口產品的關稅和運費等其他相關的費用,使成本大大提高。我國本國自行研發和生產的集成電路產品卻只能滿足一部分市場的需要而無法彌補整個集成電路市場上的一大空缺。我國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政策,我國集成電路的跨越式發展有很大的機遇,可以拉動我國市場轉型,從而引導市場轉向。
3.3打造專業化人才隊伍
營造良好的產業創新發展環境加強集成電路專業人才培養,探索推動省內高校將微電子學科提升為一級學科,加大學科優質師資引進和人才培養力度。支持集成電路設計領域有條件的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主動對接細分領域的優勢機構資源,靶向引進一批領軍型、復合型人才和創新創業團隊,為產業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強化省、市集成電路投資基金建設,通過母基金引導、社會資本跟投等方式,支持優勢集成電路設計企業發展。引導企業細分領域發展路徑,強化知識產權布局,提高產業風險應對能力。
3.4拓寬融資渠道
一是深化大基金引領作用。著力推動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二期盡快落地,借鑒大基金一期成功經驗,調整產業投資引領方式,瞄準存儲器、先進制程、化合物半導體等領域,推動實現全產業鏈環節重點企業投資全覆蓋。二是健全多層次資本市場。面向集成電路產業領域,以中央、省級資金作為引導資金,推動基金、銀行、風投機構、民間資本注入,助力產業發展;降低資金機構投融資門檻,搭建統一的信息化平臺、征信平臺,持續優化產業融資環境。
4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前景
在信息技術不斷發展進步的今天,我國城市越來越趨于智能化發展。在信息技術爆炸式發展和智能化進程的催生下,集成電路日益滲透到人們生產生活的各個環節、各個領域中。我國為更好的應對國際集成電路技術的競爭,積極號召集成電路企業進行研發創新,打破西方國家在集成電路器具的壟斷,增強我國的競爭力。我國相關企業為響應國家號召,整合企業資源,對企業自身進行一定的兼并和重組,對企業內部進行優化,為企業進行集成電路創新提供更大的可能性。對于我國的集成電路發展,資源整合將成為必然趨勢。
結束語
集成電路產業是信息技術產業的核心,是支撐經濟社會發展和保障國家安全的戰略性、基礎性和先導性產業。設計作為集成電路產業鏈的火車頭,技術密集性強,屬于價值鏈高端環節。
參考文獻
[1]張衛.探索我國集成電路創新發展之路[J].張江科技評論,2019(01):29-31.
[2]張奕.我國集成電路產業升級路徑研究——基于全球價值鏈視角[J].商業經濟,2019(02):66-68+180.
[3]王陽元.發展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的“中國夢”[J].科技導報,2019,37(03):4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