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數學作為教學中的一門基礎學科,其知識所具有的理論性、邏輯性較強,初中生理解與學習比較困難。因而,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衍生出了很多的教學方式,其中之一就是通過活動課程去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可以說,活動課用另一種方式去促進學生的學習與理解,在聯系生活實際的基礎上來改變學生的基礎認知,從而更為完善地幫助學生解決數學問題。此外,活動課可以促進學生之間的有效溝通,教師需要在教學中不斷優化設計,使學生在實踐中感悟數學,提高個人的知識能力。
關鍵詞:初中數學;活動課;設計
在活動課的引導下,教師應立足于學生的發展需要,把一些復雜化的問題用形象、具體的方式展開,從而在封閉式的教學模式中改善學生的學習體驗,使初中生能夠正確運用學科知識。一方面,整體上,從對常見問題的綜合分析到優化問題的解決方案,可以使學生培養出具體的數學思維,延伸數學學習的范圍,進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另一方面,活動課程大多能夠與其他學科形成有效的交叉,教師可以在方案設計中逐漸引入更多的相關學科知識,提高學生的參與度,擴大學生的知識視野。而活動課往往能夠幫助學生進行綜合性的情境創設,學生能夠把自己代入到活動的角色之中,靈活運用個人的知識與思維,在整合的前提下去提高學生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文章初步設計了活動課的教學方案,希望能夠避免長時間課堂理論教學對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影響。
一、 加強學生互動,促進討論交流
課堂往往是比較枯燥的,學生久坐在座位上聽講,很容易出現倦怠感。為此,教師需要通過活動課去緩解這一現狀,通過每一章后面的活動課程,讓學生立足于活動主題展開充分討論,就問題與問題背景充分交換意見,在互動中去理解與活動資料相關的數學知識。通過討論與交流過程,把數學學習從實踐的角度展開,有效引導了學生從“學”到“做”,對個體的數學思維品質與知識水平有比較巨大的提升。整個活動過程中,借助學生的積極參與,使學生對生活中的一些基本事物、常見現象有了比較全面的了解,在內容的輔助下幫助學生形成感性認知,進而去深入探究活動背后的數學概念。
如,對七年級下第九章活動1:生活水平調查的展開中,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相關的教學任務,使學生能夠從自己在生活中的觀察來進行比對,探討恩格爾系數反應的客觀規律。通過研究收入與支出中事物消費的占比,去發現社會的基本構成,從這一方面去學習生活中的數學知識。此外,學生還能夠分析一些其他費用占比對家庭生活的影響,與其他學生進行層次的交流,學會自己推斷生活質量的提高需要改變哪一些系數。并且設置相關問題,在收入增加下飲食開支等比例增加,需要將恩格爾系數維持在某一個范圍,那么總收入應該增加到多少?在現實性的問題影響下,初中生能夠大致了解家庭的生活壓力與社會基本結構,與同學之間的交流有助于學生深刻認識數學對世界的影響。綜合以上,在數據的統計與分析下,學生對數字更為敏感,借助活動的考察與實踐可以加深學生對數學的理解。
二、 巧用游戲形式,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游戲與放松是人類的天性,初中生在學習中更愿意偏重于娛樂性的學習方式。因此,教師可以利用這一點,積極在活動課程中去引入相關的游戲內容,在解密、競技或者其他的游戲形式的幫助下,學生能夠調動大腦進行思考。在對應章節的知識內容引導下,學生的思維也被激發了出來,相關的數學概念通過游戲的方式呈現出來,學生在處理與解決信息的過程中能夠更加熟練,找到合適且正確的游戲思路,從而為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提高打好基礎。同時,游戲的形式還能夠給學生施加刺激性的信號,避免學生因心理疲勞而分心走神,提高了學生在學習中的興奮程度,有力地改善了教學效果。在興趣的引導下,游戲中包含的知識可以在學生的熱情下更快表現出來,被學生記憶、吸收與消化,鞏固了學生在此篇章中的學習成效。
如,八年級下冊中“生活剪影”這一活動就從學生的學習興趣上展開,學生通過自己的理解,積極地進行圖形的組合與創造,在折紙中去盡力表現出各種圖案。即使是一個“折出等腰三角形”“折出等邊三角形”的小小要求,也能被學生玩出花來,學生在不違背教師的要求下,盡力去創造了多樣的幾何體。有的幾何體某一個側面或者好幾個角度都是單獨的三角形,有的幾何體則是單純由不同的三角形連結而成。可以說,學生運用自己的思考與想象,給活動交出了一份完美的答卷。同時,教師還可以結合一些現有的知識,努力去創造一些小游戲,從數之間的關系上進行設問,讓學生進行猜數與解謎。抑或者,教師結合學生在信息課上接觸的程序概念,把“漢諾塔”“數獨”這些游戲嘗試搬到計算機上,讓學生思考如何將數學語言轉化為計算機語言。從而,使活動課發揮出了更高的教學應用價值,整體上的教學效果更為理想。
三、 聯系生活實際,假設問題情境
對于教材章節后面的活動課程,其在知識教學中具有相當強的引導力。為了進一步加深學生對生活的理解,使學生明白數學的實際價值,幫助其樹立起正確的學習觀念,而不是“數學只要掌握好四則運算,會買菜不被騙就行了”。在解決社會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學生能夠積極去了解更多的新鮮資訊,適應這個高速發展的信息化時代。對此,教師的活動課程在設計上需要積極向生活靠攏,在聯系生活實際的過程中改變學生的認知與學習思路,引導其產生探究性學習的欲望,認識到更為寬廣、深刻的數學世界。而針對與知識相關的活動內容,教師也可以假設相關的問題情境,使學生能夠在學習中進行充分的代入與思考,嘗試在數學知識的應用下逐漸尋找到解決問題的最優解。
如,七年級下冊第七章活動1“用坐標表示古槐樹的位置”就可以進行生活展開,教師需要幫助學生建立起與生活相關的三維地理信息系統,使學生從x、y、z三個維度來進行物體位置的判斷。同時,教師可以假設學生處在飛行員的職位上,需要對坐標為(s1,s2,s3)的物體進行定點爆破,不能傷及到旁邊的物體。且現在飛機處于(m1,m2,m3)的位置,經時間t后到達物體的正上方,空投炸彈的速度是飛機速度的兩倍,問飛機需要在什么時間、什么地點投出炸彈。這方面的知識也能幫助學生建立起軍事上的一定常識,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此外,教師還可以通過模擬“掃雷”游戲,讓學生進行指揮,“某某坐標上有地雷顯示,該如何轉向與前進”等等,在與活動相關的問題情境中加深學生對坐標系統的理解,認識到地理信息的重要性。
四、 開發教學素材,引導小組合作
由于一些教學素材有著比較高的使用頻率,比如摸球、買票、射擊等,學生對相關的活動缺少了解與學習的興趣。因此,教師需要努力去開發新的素材,從課后的活動內容上進行延伸,提高初中生的熱情。此外,一些舊有的教學素材描述也相當匱乏,發揮出的教學引導作用相當有限,不能使學生充分利用知識去解決問題。整個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也需要去進行比較充分的調查,了解這一活動的背景,做到對素材的良好利用。而在活動的拓展中,也需要教師去引導小組對活動的積極參與,使初中生在合作下去進行問題的回答與解決方案的設計。在合作中,教師也能去觀察學生對某一活動拓展的觀感,收獲足夠多的反饋,從而能夠針對性調整下一次的教學互動,在材料的整理與搜集中提高活動課程的應用效果。
如,活動“設計包裝紙箱”就是比較典型的描述較少的素材,給出了肥皂的長寬高,給出了一箱肥皂的數量,求如何包裝紙箱所用材料最少。教師可以對這一素材進行開發,使肥皂變身為各種正八面體、十面體,或者變成一個圓球,商家為了謀取更大的利潤,需要使箱子內的物體盡可能少,空隙盡可能大,但是空隙不能完整地塞下一個物體,那么同樣數量的物體最少需要多大的紙箱,怎么樣選擇才更“賺錢”。從這一概念上,教學可以從規則物體的包裝到不規則物體的包裝上展開,從容積與體積等概念上展開,結合一些立方最密堆積、空心堆積等拓展知識,充實學生的大腦。還能使學生在小組學習中進行充分討論,幫助學生建立起比較完善的幾何與空間認識,在好奇心的引導下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五、 進行活動競賽,挖掘知識內容
初中生處在一個青春萌動的年紀,往往具有較強的好勝心與勝負欲。針對這一特點,教師可以在獎勵的基礎上進行活動競賽,鼓勵學生之間進行良性競爭,靈活地應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去快速解決相關問題。此外,活動課程還可以進一步挖掘知識內容,在總結篇章的知識中進行延伸,激發學生去主動探索相關的知識。在探究性學習的影響下,學生可以進一步了解相關的知識情境。整體上,競賽的方式給數學活動教學提供了更多的可能,鍛煉了學生進行限時解題的能力,促進了學生思維的活化。而競賽相關的知識內容也在拓展中使學生認識到了知識的嚴謹性與周密性,初中生能夠逐漸學會用數學的眼光去看待問題。
如,七年級下冊第五章“尺規作圖”的活動中,學生從現有的知識出發,了解到了用尺規作圖的方式畫角與直線垂線的原理。教師可以從現有問題出發,設立一個比較有難度的問題,如作一個正六面形,最快速與方法最獨特的人可以得到獎勵。這樣,學生能夠利用現有的條件去挖掘解決問題的可能,在運用所學知識的前提下來解決問題。之后,教師還可以從數學史上的經典難題出發,從“用尺規作圖不能三等分角的證明”上延伸,給學生講解這一方式的局限性。在宏遠教學目標的樹立下,學生能夠朝著解決世界難題的方向前進,逐步提高個人的數學素養,打好自己的能力基礎。
六、 總結
初中數學活動課是對課堂的再補充,能夠有效地改善課堂教學的整體質量,使教學氛圍更加活躍,學生更能感受到數學學科的魅力。因此,教師需要重視活動課程的設計與應用,使學生在實際中學會、弄懂相關的數學思想,將其應用于生活之中,建立起其對數學學科的良好認知,發展個人的知識能力水平。
參考文獻:
[1]王建軍,常娟英,段月瓊,苗慧.淺議初中數學活動課中的師生互動[J].新課程研究,2020.
[2]莊炳芳.關于初中數學活動課中知識運用的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
[3]趙昌江.互動教學在初中數學活動課中的應用[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9.
[4]劉娟.論初中數學活動課的策略與思考[J].數學教學通訊,2019.
作者簡介:
楊娟,福建省南平市,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區夏道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