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麗 侯俊慧
摘 要:小學數學課培養學生邏輯性思維意識,故事可以引發人們的思維,具有引人入勝的作用,尤其是針對年齡偏小的小學生,將數學故事引入小學數學課堂可明顯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借助數字故事是幫助學生了解和認識社會的重要方式,數字故事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形式,可見數字故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占據重要的地位。針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數字故事的應用情況進行分析,目的是探究數字故事的應用效果,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數字故事;應用情況
嚴密性和邏輯性是數學課程本身具備的特點,數學是小學階段重要的課程,對于正處在認知發展階段的小學生來說,他們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不免會產生各種各樣的困難。此時作為一名數學老師若不采取針對性的措施對學生加以引導,將促使他們產生畏懼學習數學的心理,由此就會降低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數字故事作為一種教學方法,可極大地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將數字故事引入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可明顯激發小學生的數學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水平,可見數字故事是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一種非常有效的教學方式。
一、小學數學教學中引入數字故事的必要性
(一)有助于豐富原有教學模式
活潑好動、充滿好奇心是小學生最為顯著的特點。數學學科本身就是一門邏輯性和理論性較強的學科,加上老師采取的教學模式缺少創新性,降低了學生數學學習興趣。采用數字故事開展教學任務,可將原有的教學模式得以豐富,能解決傳統教學模式帶來的問題。加上數字故事的形式多樣,可以帶給學生視覺、聽覺等方面的多重刺激,對充分調動學生數學學習熱情具有重要作用。
(二)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小學數字故事具有多樣性的特點,學生聽取趣味性極強的數字故事可顯著提升自己數學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小學生的邏輯性思維和發散性思維可以在數字故事的引入下得到激發,能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數字故事可以將原本抽象性的知識點變得更加形象,能降低小學生數學知識學習難度,便于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知識點。此外,數字故事可滿足小學生的童趣和童心,對促進小學生綜合素質全面發展有重要意義。
(三)有助于豐富學生的情感建設
小學數學在傳統教學模式下不注重對學生情感建設的培養。老師在傳統教學模式下將教學重點放在了理論性的授課上,學生被動性聽取老師講述的知識,難以引發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長此以往不利于培養學生探索、鉆研的意識。而采用數字故事開展教學任務可以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期間老師可以設置生動有趣的數學小活動,強化對學生思維能力的訓練,這對培養小學生的探究意識非常有效。小學生在相應的數字故事情境下,可將自己置身其中,便于體驗式教學模式的開展,這對豐富小學生的情感體驗、構建起對小學生的啟迪式教學模式有重要作用。
(四)有助于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
高效的學習需要建立在學生濃厚學習興趣的基礎上,小學數學教學中老師若忽視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將難以提高課堂效率。課堂教學中老師設計相應的數字故事可使學生盡快進入學習狀態,數字故事趣味性較強的特點能使學生在短時間內引發對數學學習的積極性,這對高效課堂的構建有重要意義。
二、制作數字故事的方法
(一)尋找合適的數字故事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老師采用數字故事開展教學任務,首先需要尋找合適的數字故事。數字故事的制訂需要結合本節課的教育目標和全班學生的學習情況,在合理挑選數字故事的基礎上,提高故事的趣味性和有效性,由此借助數字故事引發學生的思考意識,構建起學生對數學課程新的認知。
(二)設計數字故事腳本
該環節主要是提高數學教育內容和數字故事之間的融合性,老師所選擇的數字故事要與數學知識點完美融合,將數學知識點充分融入數字故事中,對本節課教學目標進一步明確。
(三)合理編輯數字故事
老師可以根據數字故事所講述的內容上網搜集與數字故事有關的圖片、文字、視頻等資料,將搜集到的資料穿插在數字故事中,起到豐富故事素材的作用。數字故事在設計完成后,就進入了展示環節,老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設備為學生展示數字故事,借助多媒體的靈動性增添數字故事的趣味性。
三、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數字故事的應用措施
(一)借助數字故事開展課堂導入
合理的課堂導入可以明顯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課堂導入環節直接影響整節課的教學質量和整節課的開展情況。實際教學中不少老師喜歡采取回顧式教學方式進行課堂導入,此種課堂導入方法難以活躍課堂氛圍,不利于引發學生數學學習的積極性,相反還會讓學生產生很大的學習壓力。針對此種問題老師可以采取數字故事的方式開展課堂導入,老師設置合理有趣的數字故事可活躍課堂氛圍,對引發學生數學學習積極性,促使學生保持濃厚的學習欲望有重要意義。
(二)創設關于數字故事的問題情境
故事具有引人入勝的效果,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老師采用數字故事開展教學任務,相比于單純口頭講述起到的教學效果更為有效。數字故事作為一種淺顯易懂的教學工具,課堂教學中老師可以借助數字故事圖文并茂的特點,為學生創設多樣化的學習情境,這樣能顯著激發學生數學學習的積極性,強化學生邏輯性思維品質。問題情境的創設可以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邏輯性思維意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老師借助數字故事開展教學任務,需要為學生創設相應的問題情境。注意問題情境的創設需要結合小學生的特點,選擇針對性較強的問題情境。舉例來說,老師在引導學生學習北大師版小學數學中關于“周長的認識”本節課的知識點時,可以結合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將實際生活情境引入數字故事中,為學生創設趣味性較強的問題情境。老師可以設計“小胖子減肥”的數字故事,將小胖子在減肥一周之內的體重變化情況借助多媒體向學生展示出來,并讓學生思考小胖子能否每天堅持在操場上跑步減肥呢?怎樣才能知道小胖子跑一圈是多少米呢?再比如老師也可以將本節課的教學內容與學生喜愛看的《西游記》聯系在一起,構建“豬八戒減肥記”的故事,創設教學情境,話說豬八戒跟隨唐僧西天取經的路途上,發現自己的飯量越來越大,短短幾天下來自己的腰圍就大了兩圈,此時正巧被大師兄孫悟空看到,于是孫悟空就嘲笑了豬八戒。受到冷言譏諷的豬八戒暗自下決心要減肥,于是豬八戒每天都沿著房屋外沿跑上五六圈,幾天下來豬八戒明顯感覺自己身體輕快了不少,于是就量了量自己的腰圍,果然比之前小了5厘米,此時的豬八戒非常高興,心想自己的減肥任務終于成功,今后就可以放心大膽地吃了。可是沒過多久豬八戒的腰圍又大了起來,這讓豬八戒很是苦惱。學生在感受跌宕起伏的故事中,老師可以借機為他們設置相應的問題,讓學生思考“豬八戒減肥記”中所說的腰圍是什么。這樣借助故事來創設問題情境,更能引發學生探索新知識的積極性,對培養學生探究性思維意識具有重要作用。
(三)選擇合適的數字故事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老師設置合理的數字故事可以明顯提升教學水平,小學數學老師應注意在為學生設計數字故事的過程中需要結合教學大綱的要求,并充分考慮到小學生的學習特點,兩者在有效結合的過程中,設計出教學效果更好的數字故事,這樣可以充分引發學生數學課程學習的積極性,將課堂教學有效性得以提升。此外,老師還要注意自己所設計的數字故事可以充分調動數學課堂教學氛圍,能活躍課堂,促使全班學生都能參與進來。舉例來說,老師在引導學生學習北大師版小學數學中關于“數字7”的知識點時,老師就可以向學生講述“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葫蘆兄弟”的故事,此種類型的數字故事與低年級小學生的認識特點相一致,學生在聽取故事的過程中可以分辨出什么是“真善美假惡丑”,便于學生遇到類似問題知道該如何解決,這對學生正確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養成具有重要意義,由此促使綜合素養得以提升。
(四)在故事中融入數學問題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老師采用數字故事開展教學任務,需要在適當時機下將數學問題融入數字故事中。課堂教學中老師需要注意教學內容和數字故事之間的融合性,在保證詼諧幽默的情況下將教材內容融入數字故事中,這樣才能將數字故事的優勢得以全面展現,延長學生注意力集中的時間。舉例來說,老師在引導學生學習北大師版小學數學中關于“十以內的加減法”4+5=9、8-2=6時,若老師只是讓學生死記硬背,在不理解的情況下所起到的教學效果是非常不理想的,即便是在短時間內學生記住了所要學習的知識點,但是記憶時間也長久不了。針對此種問題老師可以為學生設置小紅4個橘子,小紅的媽媽又給了小紅5個橘子,此時小紅共有多少個橘子?再比如小明有9顆糖果,被媽媽拿走了1顆,之后又被爸爸拿走了1顆,此時小明一共有幾顆糖果?這樣數字情境小故事可以起到引人入勝的效果,對強化學生記憶程度、提高學生靈活運用數學知識的能力有重要意義。
(五)借助數字故事引導學生復習數學知識點
數字故事帶有較強的趣味性,可明顯提升復習效果。舉例來說,老師在引導學生學習北大師版小學數學中關于“有余數的除法”時,就可以借助數字故事來開展復習任務,這樣可加深學生對“余數”和“除數”的深入性認識,明顯提高復習效果。
綜上所述,數字故事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教學方式,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采用數字故事開展教學任務可起到顯著的教學效果。因此,老師需要積極探索數字故事新模式,將其有效性得以全面展現。
參考文獻:
[1]潘黎黎.淺析數字故事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 中華少年,2017(3):139.
[2]楊春禮.故事讓課堂更美好: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字故事的應用[J].啟迪與智慧(教育),2018(1):43.
[3]馬梅.淺談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J].教育教學論壇,2013(37):82.
[4]馮秀麗.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提高實效性[J].中國校外教育,2014(29):44.
[5]王冬梅.小學數學中故事教學法的實踐[J].數學大世界(中旬),20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