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文凱
摘要:與傳統的對思想政治教學內容進行純理論上的講解的方法不同,案例分析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課的運用更加符合當代教學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隨著教育水平的不斷提升,案例分析法已經變成當前社會符合新課程改革需要的廣泛應用的一種教學方法,該方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課的應用則更為廣泛。合理科學地在高中思想政治課中運用案例分析法,能夠明顯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與獨立思考能力等。但在實際課堂教學應用中也存在許多的問題。因此,只有揚長避短,才能更好地發揮案例分析法在課堂教學中的積極作用。
關鍵詞:案例分析法 高中思想政治課 應用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20)11-0198-03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把課堂還給學生”不再是流于形式的一句話了。在大力弘揚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的同時,案例分析法在課堂教學中的重要地位日漸顯現出來。它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體現了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新理念,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和探究能力,促進了學生的全面自由發展。當然,不可否認的是,案例分析法在實際應用過程中也存在著許多的問題。合理利用案例分析的特點和優勢,從而更好地發揮其作用就尤為重要。
一、案例分析法的內涵、特點及其應用于高中思想政治課的意義
(一)案例分析法的內涵和特點
所謂案例分析法,就是對于給定的某一個或某一組典型的富有多種意義的事件進行分析,借以得出結論,或作出評價,或提出具體的解決問題的方法或意見等的活動。它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在教學中則更為突出。而案例分析法對于高中的思想政治課來說,意味著將現實世界里真實的案例作為載體。
根據案例分析法的內涵并與高中思想政治課堂的實際相結合,筆者概括其有以下特點:
1.案例的選取貼合教材,具有啟發性
高中思想政治課中的案例分析絕對不是隨意地對任何事例都可以進行分析,而必須是緊扣教材,選取和教材有關聯的案例,作為一個載體為教學內容服務的。教材和案例不是孤立的個體之間的關系,而是有機聯系的一個整體。只有能夠使學生最終回歸教材、恰當地說明教學內容的案例才是真正值得選取和討論的案例。并且,既然案例必須經得起反復討論,那么案例本身不能有太直白的觀點性表述,要包含懸念和能夠在深層次上與課本知識建立聯系。所謂“不憤不啟,不悱不發”,通過問題的引導,啟發學生對案例進行深入的思考,進而過渡到課本知識學習。
2.案例分析的過程突出學生主體性
新課改實行之后,課堂教學便改變了以往傳統課堂教師獨自講授的局面,更加強調學生的主體性。以往的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師往往會以講授法為主,以教材為講稿,僅僅在課前對教學資源進行加工,向學生傳授系統完備的知識,而學生則主要是單向地直接從教師那里接受現成的結論,自己的思考幾乎沒有。新型的案例分析法教學則強調,學生在思想政治課堂上并非只是單純地接受教師輸出的知識,而是應發揮學生自主性,通過自己的思考加深對知識的掌握程度,教師只起到引導的作用。
(二)案例分析法應用于高中思想政治課的意義
案例分析法在高中廣泛應用后,取得了不錯的效果,主要表現在: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學習效率,培養了學生的個性、品質等方面。因此,將案例分析法應用于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是十分必要的。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教師引導著學生,學生發揮自身的自主性,獨立意識和探究意識就在思考和共同討論中形成,最終達到思想政治課的價值追求。具體說來,案例分析法的意義有以下幾個方面:
1.有利于學生自身內在素質的提高
一方面,案例分析可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案例的運用往往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對案例進行較為透徹的分析。學生可以將案例與書本上的知識相結合,并且能夠利用理論知識對復雜多變的社會展開分析,這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思維活動,加深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1]。
另一方面,案例分析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能力的培養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經過日積月累的過程,需要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中有意識地鍛煉學生。案例分析法的運用能夠很好地培養學生的自主性,學生必須仔細地閱讀或者觀察給出的案例,通過自己所學習的知識來分析問題,在這個過程中,無論是學生自己進行探究還是與他人合作,都能夠使自身的思維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堅持運用會有質的飛躍。
2.有利于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
高中思想政治課的案例往往是來自生活,是與生活息息相關的。教師選用此類案例,能夠大大加強課堂教學的生動性,將思想性和理論性較強的思想政治課程變得生動有趣起來,創造出良好的課堂氛圍,充分調動學生的各個感官,幫助學生更快更準確地理解并掌握教學的內容。例如,在講授“民主監督:守望公共家園”一課時,可以結合我國近一兩年內反腐敗的案例,還原事件當中出現的各種民主監督的方法,再將其與課本知識緊密聯系,學生就非常容易理解參與民主監督的途徑有哪些了。
二、案例分析法在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案例分析法雖然已經在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中有了廣泛的應用,但仍然有兩大維度的問題需要改進:
(一)案例的選擇
1.局限于課本和教參
高中政治課本上的內容是圖文并茂的,配合每一段文字內容幾乎都有一個或一組引導性的案例出現。對于這部分內容,部分教師往往會過分依賴,其所謂的運用案例分析法也就是把這些案例再一次重復,放到幻燈片上展示或者直接找學生站起來讀一下而已,而針對案例提出的問題,也直接用課本上給出的參考問題。此時學生的回答就會是直接按照課本下方的文字提示讀出來,教師也常常對這樣的答案不予過多評價,簡簡單單說一個“好”就結束了這個環節。上述整個過程只是在形式上走了一遍流程,并沒有真正地體現運用案例、分析案例的內涵,也沒有對知識進行有機的聯系,這顯然是很不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