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東
摘 要:隨著我國的社會進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在滿足了基本的溫飽之后,近年來各類文化廣播電視節目紛紛涌現,隨著我國家庭電視的普及,文化廣播電視節目走進了千家萬戶,深刻的影響了人們的日常生活。文化廣播電視節目向人民群眾傳播著我國源遠流長的歷史與文化,成為新的展現群眾魅力與民族文化的渠道,文化廣播電視節目在人民群眾中逐漸形成了鮮明特色的群眾文化,極大的豐富了人民群眾的生活。
關鍵詞:文化廣播;電視節目;群眾文化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民對于精神的追求也提上了日程,富有內涵與鮮明民族特色的優秀文化廣播電視節目的出現極大豐富了人民的日常文化生活。但當前文化廣播電視節目,內容繁雜、形式多樣,有不少文化廣播電視節目出現了脫離群眾文化的傾向,這是值得我們高度警惕的。我國的文化廣播電視節目必須是能夠關注人民群眾日常生活,能夠為我們講述真實生活中具有代表性的事例的節目,是能夠為人民群眾提供了解國內外形勢,了解最新科研進展,能夠以人民群眾的立場,為人民群眾豐富日常生活,提高精神生活水平的節目。我國的文化廣播電視節目,必須本著以人民群眾為中心,為人民群眾服務的中心思想進行節目制作,因此在文化廣播電視節目中,進行群眾文化的融入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1]。
1.在文化廣播電視節目中融入群眾文化,使我國原創的電視節目,迎來了新的發展高潮
在當今中國有許多電視節目是以明星為主題的綜藝節目,比如浙江衛視的極限挑戰,以及近年來紛紛涌現的各種競賽類型的節目,如演員的誕生,我是歌手等,這些節目都是以影視歌手明星為主角的綜藝類型節目,內容上基本脫離了群眾文化,與之相對應的近年我國國內也涌現出了許多真正以民眾為基礎的原創節目,比如中央電視臺主辦的朗讀者、中國詩詞大會等優秀的電視節目,在國內乃至國際上,甚至形成了追捧的熱潮。這無疑是群眾文化在廣播電視節目中的一場偉大的勝利,這些節目充分展現了群眾文化,使人民群眾成為電視節目的主角,節目所傳達的精神內涵上也不同于泛濫的綜藝節目,展現的都是中國優秀的詩詞文學與傳統文化,或人民群眾的聰明才智,為廣大人民群眾傳遞了積極正向的價值觀,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我國的文化自信,這些以群眾文化為基礎發展的廣播電視節目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我國人民的整體認知水平,豐富了人民群眾日常的精神文化生活[2]。以群眾文化融入廣播電視節目,應該是我國廣播電視節目發展的重要方向,做人民喜聞樂見的廣播電視節目,應該成為我國廣播電視節目的出發點。
在當今這個科技飛速發展,互聯網普及的時代。人們收看廣播電視節目的途徑也越來越多,不僅是傳統的家庭電視,手機、電腦等等都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豐富精神文化生活的工具。這些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觀看的電子工具,也增加了群眾文化得以發展的可能。因此,我國的文化廣播電視節目也應該適應這一時代發展的趨勢,將傳統根植于家庭電視上的廣播電視節目遷移到新的社交媒體工具上,將節目的版權擴大到各大視頻網站,重視在互聯網渠道上的廣播電視節目播放。廣播電視節目作為一種重要的傳播媒介,能夠為我國人民群眾提供豐富的精神文化產品,對我國的人民價值導向,愛國主義情感的培養都是重要的傳播工具。我國是一個擁有豐富的文化歷史內涵的國家,在新時代背景下,我們應該將群眾文化充分融入到廣播電視節目的制作中,做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廣播電視節目,使人民群眾成為文化廣播電視節目發展與創造的源泉[3]。
2 在文化廣播電視節目中,融入群眾文化的重要性
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我國面臨著外來文化的強勢入侵與沖擊,人民群眾雖然身在中國,但通過互聯網接觸到了相比以往更加繁雜、豐富的文化產品,面對來自世界各國各民族不同文化的傳入,我國本土的文化廣播電視節目就必須要立足于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進行創作與創新,只有這樣才能夠在激烈的文化市場競爭中保持自身的優越性,立于不敗之地。當前我國廣播電視節目有許多都是引進國外的節目題材,甚至有許多綜藝節目完全是照搬照抄國外節目的模式和創意,雖然近些年此類型的廣播電視節目在播放量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獲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但從本質上來說此類型節目在國內的流行是我國文化電視節目創作的倒退。中國本身就是具有悠久歷史與豐富文化內涵的國家,我國的文化廣播電視節目應該著力于對本民族優秀文化進行挖掘,在這一方面,央視做的要比地方臺更好。只有創造出以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為核心的廣播電視節目才能弘揚和發展我國群眾文化,同時只有將群眾文化融入到現在的文化廣播電視節目的創造中,才會創作出符合我國群眾的喜好,能夠豐富我國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的作品。我國現階段的文化廣播電視節目急需對群眾文化進行深刻的解讀,讓人民群眾參與到廣播電視節目中來,通過群眾文化的力量,賦予我國文化廣播電視節目以深刻的內涵,如此一來就能形成獨具中國特色,傳遞社會主義價值觀,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文化廣播電視節目。只有對群眾文化給予充分的肯定,才能使我國的文化廣播電視節目得到長足的發展[4]。
3 結束語
隨著人們社會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文化廣播電視節目在人們生活中占據了重要的位置,在滿足了基本的物質需求之后,對精神的追求也成為人民群眾未來生活追求的重要方向。廣播電視節目仍然作為我國人民群眾豐富精神生活的重要途徑,在廣播電視節目的創作中融入群眾文化具有重要的價值與意義。事實上近年來我國的文化廣播電視節目已經出現了植根于群眾文化的優秀文化產品。比如,近幾年受到全國人民熱烈追捧的中國詩詞大會與朗讀者、最強大腦等優秀電視節目就是充分發揮了群眾的力量,使群眾真正參與到廣播電視節目中來的節目形式。這些節目與近幾年成為潮流的各種真人秀和綜藝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是真正具有文化內涵與精神內涵的優秀電視節目。這些優秀電視節目對于我國群眾文化的挖掘與運用,對于中華民族傳統優秀文化的探討和發展,都促進了我國人民群眾文化生活的繁榮和進步,這些植根于群眾文化中的優秀電視節目不僅是對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的極大豐富,同時也承擔起了傳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對人民群眾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提升我國文化自信的重任。當前,要讓群眾文化在廣播電視節目中得到充分的體現,首先就必須要改變以往,以明星和演藝界為中心的節目制作方式,創新創造更多能夠將群眾參與融入到廣播電視節目中來的新形式,廣播電視節目的內容與選題方向也應該以人民的喜好為導向,做人民喜聞樂見的廣播電視
節目[5]。同時,我國文化廣播電視節目還必須改變自己的傳播渠道,適應時代的發展,認識到現今家庭電視已經退居到了人民接收文化廣播電視節目的二線,必須充分利用飛速發展的互聯網將優秀的文化廣播電視節目放到更多的播放渠道中去供人民群眾選擇。如此一來便能使優秀的文化廣播電視節目真正融入到人民群眾日常生活中的方方
面面。
可以說文化廣播電視節目與群眾文化,兩者是相互促進,相互依存的關系,文化廣播電視節目一定程度上是群眾文化能夠形成的要素之一,而群眾文化反過來又會促進文化廣播電視節目內容和形式上的改革,兩者之間相互促進,最終將會實現我國文化的繁榮,增強我國的文化軟實力。
參考文獻
[1]張韋.文化廣播電視節目中群眾文化融入的重要性[J].人文之友,2019,000(009):32.
[2]張韋.探析文化廣播電視節目群眾文化發展意義[J].新絲路:上旬,2019(2):0111-0111.
[3]陳薔伊.傳統文化融入電視節目的創新路徑[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17,000(002):109-111.
[4]劉婷.淺析將群眾路線融入黨建文化的必要性[J].新西部(理論版),2016,385(20):28+85.
[5]陶成,周佳.讓傳統融入現代讓經典走進生活——近年來電視真人秀的創新實踐[J].傳播力研究,201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