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志堅
摘要:本文通過分析路用車在申請、撥付、收費、使用、收回、監管等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從企業內部控制角度出發,結合工作實際,就如何完善鐵路施工單位路用車收費管理,保證應收盡收、規避漏少收風險作了一些探討。
關鍵詞:鐵路施工單位;路用車收費;內部控制
本文以廣州局集團有限公司為例,主要針對鐵路施工單位使用的車輛(以下簡稱路用車)在收費方面存在的一些問題,從企業內部控制角度出發作一些探討。
一、路用車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管理模式尚需進一步改進
鐵路施工單位從鐵路系統全部剝離后,鐵路施工單位用于線路施工用途的車輛目前仍按鐵路內部單位、部門用車輛進行管理,沿用路用車的管理模式。在辦理相關業務過程中,比照鐵路內部用車管理,貼著“路用車”的標簽,未納入貨運客戶經貨運窗口辦理,在實際操作中,給站段收費造成困難、日常管理造成困惑,存在較高的漏少收風險。
(二)路用車業務辦理流程尚需進一步優化
鐵路施工單位路用車的收費管理涉及車務站段、貨運中心和施工使用單位等多個單位。在辦理相關業務流轉過程中,各作業流轉環節及各崗位之間缺乏有效相互制約措施和信息溝通機制。致使相關費用收繳及清算難以得到保障。一是路用車申請使用環節。鐵路施工單位申請使用路用車時,比照鐵路內部單位路用車申請程序辦理,直接向鐵路運輸部門提報用車申請,由鐵路運輸部門向使用單位填發《路用車使用證明書》,而貨運收費部門不能及時掌握路用車申請批復相關信息。二是撥車環節。撥車站與收費站分屬車務和貨運兩個不同的單位,撥車時路用車使用單位持《路用車使用證明書》直接到撥車站辦理撥車手續,在實際操作中,由于撥車站與收費站之間相互制約機制不健全,往往車輛已經撥出而費用沒有核收。
(三)基礎管理有待進一步加強
在日常檢查和路用車收費專題檢查活動中,反映出各基層單位在路用車基礎管理方面還比較薄弱,標準化、規范化管理的要求還沒有落實到每個崗位,每個環節。主要表現為:1.《路用車使用證明書》流轉上報不到位。撥車站和收費站辦理路用車撥車及收費手續后未按流程將《路用車使用證明書》逐級上報或上報不全,導致監管缺失。2.貨運收費部門未建立健全路產出租使用臺賬,不能動態跟蹤掌握路用車撥出、收回、費用核收等情況,致使未能及時進行費用的核收和清繳。3.撥車站《運用車轉變記錄》(運統-6)保管流轉不到位或填寫不完整,《路用車使用證明書》未詳細填記車數、車號和具體轉變時間,致使不能正確核算相關費用。
(四)人員業務素質及崗位職責意識有待進一步提高
一方面,從人員構成看,人員流動變化頻繁,對相關崗位人員業務素質產生一定的影響。如貨運中心由貨運部門及車務、多元單位人員整合而成,部分崗位人員貨運業務不是很熟悉,對路用車辦理流程不是很了解,費用核算還不是很熟練,實際操作中往往容易造成漏少收;另一方面,崗位職責不落實,監督考核不到位,致使責任意識淡薄,職責履行不到位。如車務站段撥車站未確認路用車使用單位是否繳費就辦理撥車手續,個別車站未按“路用車使用證明書”指定的撥車站撥車,或發現撥車站不符后既不拒絕、也不反饋,甚至違規撥車。
二、鐵路施工單位路用車收費管理問題的對策建議
(一)規范管理,實施合同管理控制
鐵路施工單位與鐵路運輸企業是兩個獨立經濟法人,簽訂路產(車輛)租賃協議,實施合同化管理,更能有效維護鐵路企業合法權益,提升管理效率,促進規范管理。1.訂立合同,實施合同化管理是企業對外發生經濟行為,規范企業經營管理的要求。通過訂立合同確立各方主體責任,增強辦理經濟業務的嚴肅性,促使各方認真履行合同約定的條款,維護企業誠實信用形象,有效保障企業合法權益。2.通過實施合同化管理,由車輛使用單位、車務站段、貨運中心三方簽訂協議,理順三方關系,明確各方責任義務和違約責任。一是可以督促使用單位在車輛使用期限內按協議要求繳納相關費用;二是可以規范車務站段按合同約定撥付和收回車輛;三是可以加強貨運中心與路用車使用單位及車務部門協同聯系,及時掌握路用車的動態,有利于費用的收繳清算。3.通過簽訂協議,可有效控制路用車相關費用遲交或漏少繳的突出問題。路用車費用遲交或漏少繳問題突出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部分路用車使用單位用車數量較多,一次性繳納使用期間的貨車占用費數額較大(如使用300輛,一年費用1 471萬多元),使用單位難以承受而造成遲交或漏少繳。通過簽訂協議,約定雙方認可的繳費方式、繳費期限和違約責任(如采取先核收一定額度的保證金或預付款,再按月或按季核收當月或當季的費用的方式)可有效保證費用的及時核收,規避應收費用無法收回的風險。
(二)優化作業流程加強作業過程控制
貨運中心是辦理貨運業務、核收相關費用的窗口單位,是鐵路辦理貨物運輸業務的“前店”,按照鐵路運輸“前店后廠”的經營管理模式,鐵路施工單位辦理路用車申請、撥車、使用、交回等業務,應經由貨運中心“窗口單位”辦理。首先需將鐵路施工單位納入貨運客戶管理,在路用車申請環節由貨運中心受理(貨運受理平臺)上報,經批準使用的路用車應指定撥車站及收費站,確定各經辦站的職責;其次,在撥車環節由貨運中心牽頭與路用車使用單位及車務站段簽訂用車租賃合同,明確各單位責任義務,辦理繳費登記事項,路用車使用單位憑簽訂的合同及繳費憑證到指定撥車站辦理撥車登記及接車手續。最后,車輛在使用期間發生廠修、報廢、提前交回或使用期滿交回注銷等事項,車輛使用單位應按照協議約定的條款及信息溝通機制,辦理相關手續和費用的清算。第四、撥車站和收費站每月(季)末將已辦理撥車和收費的路用車使用證明書,分別上報車務站段和貨運中心主管科室并轉報鐵路局集團公司主管部門。
(三)加強基礎管理,強化檢查監督控制
一是落實基層站段基礎管理職責,按照路用車管理辦法和相關文電要求制定完善崗位職責和作業標準,規范作業流程,建立健全路產出租(使用)臺賬,保證臺賬資料填寫規范、記載完整、上報及時;二是加強檢查監督。鐵路局主管部門通過日常監督與專項檢查的方式,加強站段特別是路用車撥車站、收費站、停放站的業務流程和關鍵崗位檢查指導。及時發現問題、及時報告、及時解決,把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確?,F場工作有序規范;三是加強考核評價。根據路用車輛使用管理辦法,確定路用車在使用過程中各環節考核標準和辦法,并納入單位績效考核,促進和規范路用貨車管理。
(四)加強人員業務培訓,強化崗位責任意識
一是加強日常培訓,提高人員業務素質。各基層站段根據業務辦理和各崗位人員情況將路用貨車使用管理及運輸收入業務納入培訓計劃,舉辦專題講座,詳細講解路用貨車業務辦理流程和收費依據、收費標準,對關鍵崗位人員(如貨運核算員)培訓覆蓋率合格率達到100%。二是明確崗位職責,嚴格責任考核,引導崗位人員樹立責任意識,嚴格作業流程和標準,促進路用貨車規范化管理。
三、結語
總之,加強鐵路施工單位路用車收費管理。需按照企業內部控制的要求進一步理順和改進管理機制、優化業務流程,切實加強基礎管理、強化檢查監督,注重人員業務培訓和職工責任意識。從而提升路用車使用效率,有效規避漏少收風險,提高路用車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鐵道部.鐵路貨物運價規則[M].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