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稼蓉
商要:文化發展與經濟水平總體呈正比例發展曲線,近些年由于我國經濟穩健增長,隨之促進我國文化事業繁榮昌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與文化館的發展是當今第三產業中較為關注的重點,通過建立公共事業和文化產業提升我國民眾的文化素養與水平,在滿足民眾物質需求的基礎之上提升民眾的精神需求,使得精神需求和物質滿足雙層面達到平衡的狀態。此外,文化館以及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等字眼出現在民眾視野中,也從側面充分證明了當代文化快速發展以及潛在的市場趨向。文章通過敘述其文化服務體系以及文化館的地位、作用和發展的必然方向兩方面進行闡述,希望能夠給予讀者一定的思考和啟發。
關鍵詞: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文化館;發展探究
中圖分類號:G2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20)05-0179-02
一、引言
文化館是推進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窗口和關鍵實施部門。在我國各地通過建立文化館的方式,不僅能夠將當地的優秀傳統文化得以傳承,同時也能夠吸納各地不同優秀的文化,從而達到容納百川的效果。除此之外,文化館也是承載我國千年來文化實際的重要載體,通過文化館這一媒介和中轉站,使得現代公共文化體系的建設得以完成同時也能夠推進文化的傳承與發揚,有效推進我國文化事業發展的腳步,創新文化傳承的方式,進一步豐富文化館的職能,擴充提升文化館的影響與作用。此外,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設不僅需要文化館等相關載體作為傳播途徑進行文化創新,也需要相關政策和資金的支持,保持資金運轉順暢,從而使得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設擁有堅實的物質基礎,同時輔之以相應的扶持政策,使得文化館的建立以及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能夠順利進行。
二、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背景下文化館的地位和作用
文化館的建立是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現實體現,而其傳承的精神與意志以及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是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精神體現。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背景下的文化館的產生,不僅成為了我國公共文化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推進我國公共文化事業得以建成的重要步驟與因素。通過建立文化館能夠充分體現當代政府和領導層對于傳承優秀歷史文化的重視程度,作為一種模范帶頭作用能夠推進民眾進行優秀傳統文化的學習與吸收,從而能夠有效地推進我國政策的實踐與落實。除此之外,通過建立文化館科技館博物館等相關載體能夠有效地滿足當代民眾的精神文化需求,為民眾學習提供場地、資料和交流展示平臺等,同時也能推進民眾的文化素養的有效提升。從宏觀角度思考,文化館的建立可作為保證社會安定,維護國家公共安全的軟手段,同時通過建立文化館也能大大提升第三產業的比重,優化我國產業比例,有效促進我國由發展中向發達國家邁進;從民眾個體角度進行思考,通過建立文化館能夠有效地滿足民眾個體精神文化需求,科學專業化引導民眾文化藝術素養的提升,為個體的發展提供更高更廣闊的平臺與機遇。
(一)文化館是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的重要標
文化館的成立是我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的重要標志,充分證明了我國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的唯一性,同時充分證明了堅持黨的意志的正確性和優越性。建設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以及建設文化館是黨和政府基于我國國體和我國歷史特殊性做出的決定,文化館是純公益性國家事業單位,承擔的文化藝術輔導培訓、文藝演出、展覽展示等文化活動都是公益性的免費服務,且受眾者都是民眾,因此通過建立文化館能夠有效地通過聲情并茂、寓教于樂、通俗易懂的方式將國家層面的意識“下達到民眾層面,有效的降低黨和政府以及民眾之間的距離感,使更多的基層民眾能夠讀懂和理解黨和國家的相關政策法規等,使得政府更加受到民眾的歡戴。經濟的進步和文化的發展都是為了促進民眾整體生活水平的提升,在滿足人民物質需求的基礎之上注重其精神需求的滿足,而文化館的建立則能夠有效地滿足民眾的精神文化需求,讓民眾能夠充分感受到黨和政府對于民眾各方面需求的關懷。總而言之,文化館的建立充分證明我國堅持黨的意志,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的堅實維護者。
(二)文化館是傳統文化的傳承者
文化館成立的使命和核心是推進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揚,將埋沒于歷史中的文化能夠得以重見天日,讓世人皆知其光彩和蘊含。基于不同時代的歷史文化,其意義和解釋也會存在差異,而文化館以客觀公正的角度將歷史事件通過文字記載的方式讓后人進行評判,不以個人的眼光和意識對歷史文化進行評論。文化館以長遠的目光和科學的態度對待我國歷史文化,辯證對待歷史事件,只有在保持客觀公正的基礎之上才能夠有效地推進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發揚與創新。我國優秀歷史文化只有通過吸納當前時代發展特征,才能夠促進其生命力和活力的延續,文化館則將當代的時代特征融入到歷史長河中,對其內容進行創新,保持傳統文化意義的恒定性和永久性,充分利用當代先進科學技術發展成果,以不同的呈現方式將其記載和記錄,加深歷史文化存在的痕跡。當前我國文化館呈蓬勃發展的趨勢,不僅制定了相應的法律法規,同時通過利用現代科技成果建立信息共享工程和電子閱覽室,通過改善文化館內的硬件設施,使得文化館更加科技化和電子化。除此之外,文化館機構體系的完善、不同省市級別的重視和以”傳統文化”為主體相關活動的舉行等,都是推進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手段。
三、構建現代型文化館是文化館發展的必然趨勢現代化文化館主要是通過借助現代科學技術成果推動文化館向信息化和電子化方向發展。現代網絡信息技術以及智慧經濟時代的到來使得各行各業都進行深層次的改革,傳統的文化傳承方式已經被社會所淘汰,通過借助現代科學技術成果能夠有效地推進文化館的發展與進步。此外,通過科技化和信息化的處理,能夠有效地將資源信息得以長久保存,同時也能夠提升文化館適應社會發展的能力,倒逼自我改革與進步。現代化公共服務體系以互聯網和信息技術為基礎,以悠久歷史傳統文化為核心,數字技術和通信技術能夠將公共服務體系更加完善,同時也使得舉辦活動的渠道和類型更加多樣,民眾足不出戶就能夠在家學習各類文化藝術知識、參加各類文藝活動,極大地降低了時間和空間對活動的影響和束縛,同時也擴充了民眾參與的范圍,使得各個年齡段的人都能找到自己的文化回憶,從而極大的提升民眾文化素養的比例。
(一)深入文化體制改革要求必須建設現代型文化館
深化文化體制改革不僅能夠推進公共文化事業的進步,同時也有利于促進現代文化館的建立。體制的優化和制度的完善都有利于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揚。深入文化體制改革可從以下幾個發面入手,首先要促進文化管理人員素質的提升,從資歷、學歷、以及專業度等方面進行評定,注重管理人員各個方面能力的進步。人才的選拔要嚴格遵守各地政府關于人才選拔的程序和辦法,選擇綜合能力較為突出的專業人才。此外,定期對管理人員進行資格評定和業務考核也是督促各級文化館管理人員進步的重要舉措,資格評定和業務考核應采取更加靈活的方式,例如通過定期不定期抽查,定期組織專業培訓考核和鼓勵業務干部參加各級各類專業或群文活動比賽等方式能夠強化管理人員進行自我學習,從而有效提升人員的素質。其次,體制改革也要注重創新,采用科學多樣且公正的評價體系,推進現代化文化館的管理評價體系更加完善。績效評價應當突破傳統型評價方式,綜合線上線下雙重模式進行評價,也可采取員工自我評價、組員互相評價等。舉辦途經多樣的文藝活動,通過數據調查了解民眾的喜好和習慣,多樣化滿足民眾的文化需求。除此之外,也要注重后期網民的反饋,統計民眾意見,并將合理的意見納入后期改進方案,從而有效推進現代化文化館的發展與進步。最后,深入文化體制改革最重要的是建設文化單位,將國家政策真正落實到現實。文化事業單位的成立充分表明了國家對文化事業的重視,同時事業編制化也體現了法律層面的認可。總而言之,深化文化體制改革主要從人員素質、資格評定和績效體系三方面進行,多方努力共同促進現代化文化館的發展。
(二)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要求必須建設現代型文化館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是我國獨有的發展道路,文化強國的建立需要國人強大的文化自信,而國人文化自信的樹立與堅守黨的領導息息相關。樹立國人文懷自信也需要繼承傳承我國優秀歷史文化,通過學習以及環境的影響熏陶提升民眾對于我國文化的自豪感。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經過實踐檢驗較為適合我國發展道路,通過文化教育樹立民眾的愛國情感和民族情感,將文化館作為文化傳播媒介進行文化熏陶,讓國人在潛移默化的環境下進行學習。此外,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建立可與我國獨有的文化節日相連接,在堅決貫徹落實黨和國家重大決策部署和中心工作的基礎上也能夠與民眾的實際生活相連接,同時也能讓豐富多彩的各級群眾文化活動更加凸顯中國特色,彰顯濃郁的文化底蘊,如文化館活動的舉辦可在傳統節日的慶祝上融合當地的歷史文化內涵進行,那么各項文藝活動就不僅能獨具中國特色,還能很好地挖掘各地特色歷史文化資源,一方面可以很好地傳承優秀歷史文化傳統;另一方面又可以緊跟時代發展腳步,有機地將文化、旅游和產業進行全方位整合,探索本地文化活動在特色化、品牌化的基礎上繼續向適應市場經濟飛速發展的項目化、經濟化轉型升級。
四、結語
綜上所述,文章對于現代公共服務文化體系以及文化館的發揮趨勢進行簡要的敘述,主要介紹文化館對我國文化事業的促進作用和影響。文化館的建立和發展是現代公共服務文化體系建設的手段與舉措,為文化的傳承提供現實載體,為民眾學習提供養分,充分發揚自身傳播的作用,從而促進文化產業的整體進步。近些年經濟的快速進步以及國際地位的提升都充分證明了我國堅持走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發展道路的正確性,在堅持黨的領導下建立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能夠有效促進文化事業的進步,將文化館的載體作用和基層服務功能發揮到極致,使得我國的文化發展能夠跟進經濟的發展速度,從而使得物質滿足和精神需求達到均衡的狀態,從而促進民眾整體水平的均衡發展和共同進步。
參考文獻:
[1]李芳.淺析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與文化館的發展[J].大眾文藝,2017(12).
[2]馬小六.關于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幾點思考——以盧龍縣文化館為例[J].大舞臺,2016(02).
[3]楊進勇.對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下數字文化館建設的思考[J].中國民族博覽,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