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鵬
摘 ?要:立德樹人背景下,高中班級管理要關注學生的德育教育,將日常班主任工作與德育滲透有機融合,豐富德育實踐活動,發揮班主任與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促進師生交流,拉近師生關系;潛移默化地培育高中生的德育意識,強化德育品質。本文結合筆者多年從事班主任工作經驗,立足高中生的年齡特征與發展需求,探討如何抓好高中班級管理,如何提升學生德育水平,以此分享實踐中強化德育的若干經驗。
關鍵詞:高中教育;班級管理;德育水平
高中教育的全面發展要以良好的德育為根基,在關注學生學習成績的同時,不能忽視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質教育。高中生具有極強的可塑性,班主任作為班級的“領路人”,更要把握高中教育的重要契機,在班級管理工作中滲透德育教育,讓德育深入人心,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熏陶學生、感染學生,培養更多社會發展需要的品學兼優的人才,這才是教育的價值所在。有關高中班級管理中德育教育的具體實施策略,本文分享如下觀點:
一、熱愛學生,滲透以德立教
教師的關愛對于學生來說就是最好的教育,這種影響是無形而又深刻的。因此在班級管理中,作為班主任也要熱愛每一個學生,善于挖掘每個學生身上的閃光點,滲透以德立教的發展理念,多給學生一些關愛、多給學生一些尊重,讓他們在溫暖的環境中學習與成長[1]。尤其對于高中生來說,他們正處于青春叛逆期,身體和心理都非常特殊,班主任應充分地理解與包容,用愛心和關心去教育學生、引導學生。進入高中之后,每個學生的興趣愛好不同、行為習慣不同、學習能力也不同,教師不能區別對待“優等生”和“差等生”,每個學生都有獨立的人格,都有強烈的自尊。例如,學生犯錯時班主任要引導、要啟發,但切忌在眾人面前嚴厲批評,私下多與學生談話、溝通,讓學生自我反思,認識到錯誤,愛的教育往往比嚴厲的指責更有效果。
二、融洽師生,打造班級氛圍
新課程改革帶來的不僅僅是課堂教學的改變,也帶來了師生關系的改變。班級管理中構建新型師生關系,拉近師生距離,打造和諧班集體,更有利于德育工作的滲透與開展。首先,打造融洽的師生關系。高中生喜歡有愛心、有幽默感、有親和力的老師,這樣能讓他們主動與老師交流,表達自己的真實情感,也能讓班主任走進學生的內心,了解學生的心理動態;如果班主任過于嚴肅、古板,可能讓學生敬而遠之,無法與其溝通和交流。因此全新教育形勢下,班主任要扮演好“良師益友”的角色,與學生交朋友,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為他們打造溫暖、和諧的班級氛圍,無論是學習還是生活,都讓學生充滿熱情。其次,打造融洽的同學關系。學生未來走入社會,必須要學會處理人際關系,從培養同學關系做起,引導學生樹立班集體意識,團結同學、關愛同學,在處理和諧人際關系的同時,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
三、突出主體,培養集體榮譽
優秀團結的班集體就如同一個和諧的大家庭,每個學生都是這個家庭的一份子,發揮學生在班級管理與班級建設中的積極作用,樹立主人翁意識,培育集體榮譽感。因此在班級管理工作中,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多組織有意義的班隊活動、集體活動,建設班級文化,營造班風學風,讓學生充分認識自己的貢獻對班級發展至關重要。例如邀請學生一起為班級管理獻計獻策,設計班級黑板報、布置溫馨的教室環境;大家一起選班服、一起唱班歌、一起設計班號等等,每個學生參與其中,暢所欲言。再次,鼓勵每個學生積極參與班級活動,如評選優秀班集體、參加拔河比賽、春游、晨跑以及集體做衛生等等,培養學生對班集體的熱愛之情,也能讓班集體的發展蒸蒸日上,為學生成長注入更多的正能量[2]。
四、民主管理,加強制度引導
班級管理要堅持民主原則,班主任要學會“放權”,民主選舉有責任心、有能力、有擔當的學生干部,共同參與班級管理,落實德育教育。例如在班級以小組為單位,選派一名組長全權負責小組管理,再由班長統一管理。小組長定期輪換,讓每個學生都能參與班級事務管理,每月評選最優學習小組、最佳勞動小組、最好紀律小組等獎項,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自覺規范言行舉止。再次,班級管理要有明確的制度引導,邀請每個小組都參與其中,共同制定班級制度,開展民意調查,學生最終討論確定班級制度方案。這樣通過制度管理,既能規范學生的行為,養成良好的習慣,也能培養學生的責任心,提高班級管理與德育教育的實效性。
五、以身作則,樹立正面榜樣
“言傳勝過身教”,班主任的一言一行就是學生的正面榜樣,所以班主任開展德育教育,要先從規范自身做起。如上課不遲到、下課不拖堂,遵守時間觀念;情緒穩定,不隨便對學生發脾氣,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再次,班主任主動參與班級勞動,與學生一起做衛生,引導學生講究衛生、保護環境,樹立集體意識。班主任和藹可親地面對學生,主動與學生交談,主動了解學生在學習與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老師每一個眼神、每一個舉動、每一句贊賞的語言,對于學生的影響力都是巨大的。因此班主任要以身作則,融入學生的生活,體驗學生的情感,成為學生最好的學習榜樣,讓德育教育真正綻放光彩。
由上可見,雖然高中學習時間緊、壓力大,但是對于班級管理工作不能松懈,尤其良好的德育教育必能讓學生終身受益。作為高中班主任,要堅持以生為本的原則,關注學生的身心發展特征,抓住日常班級管理的每個細節,了解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只有“對癥下藥”,強化引導,才能啟發學生在實踐中反思,在反思中糾正,循序漸進地將德育教育落到實處,提升高中生的德育品質。
參考文獻:
[1]陸道華.核心素養背景下高中班級德育管理對策研究[J].新課程導學,2019,(31):97.
[2]徐創瑜.高中班級管理中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的整合策略[J].科教文匯,2020,(7):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