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生具有獨特的想象力,在閱讀過程中容易產生新奇的想法,這些一閃而過的想法應當成為學生學習語文學科的素材。語文教師可引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適當批注,將自己的想法記錄下來,不斷提升自己理解閱讀素材的能力。從明確閱讀批注的種類、培養批注的習慣與方法、適當復習與回顧批注、科學評價閱讀批注四個層面探尋小學語文教學的途徑,為語文教師借助批注進行閱讀教學提供思路。
關鍵詞:批注式閱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
學生在閱讀素材中的批注呈現的是其閱讀過程中的疑惑、解讀,通過在閱讀中適當批注,學生能自覺思考文章內涵,提升自己的閱讀能力和思維水平。教師應使學生掌握不同的閱讀批注方法,養成邊閱讀邊批注、適當復習批注內容的習慣,增強閱讀教學的效果。
一、明確閱讀批注的種類
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會對閱讀內容產生獨特的理解、評價或是有感而發,在閱讀篇幅較長的文章時,學生可能需要通過列出提綱明確閱讀思路,這意味著學生應當掌握不同種類的閱讀批注,滿足自身閱讀過程的不同需要。例如,學生需要掌握理解性批注的方法,這種方法常用于闡述哲理寓意的閱讀素材中。小學生對許多事物有自己的理解,學生的觀點與文章作者的觀點未必完全一致,但二者觀點的不一致并不代表學生的觀點是錯誤的。教師應使學生認識理解性批注的作用,鼓勵學生在自己與作者的理解存在差異時將自己的觀點記錄下來。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展現的是自身的獨立思維,值得肯定,學生記錄的理解內容本身也可作為日后寫作的重要素材,為學習其他學科能力模塊做鋪墊。與理解性批注類似的,學生還應掌握評價性批注法,帶著批判性思維閱讀文章,表達自己對文章可取之處的贊賞以及對文章不足之處的批判。小學生對事物的理解還不夠全面,但通過長期訓練,學生能夠養成辯證看待事物的習慣,形成對事物的理性認知。再如,學生還應掌握提綱式批注法,用文字或圖形列出所讀文章的行文結構或是故事情節發展的順序,明確閱讀順序和思路,防止由于文章篇幅過長,在閱讀過程中出現混淆事件發生時間、人物性格特征等問題。
二、培養批注的習慣與方法
學生不僅要了解批注的種類,還要形成批注的習慣,形成適合自身的批注方法。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應引導學生正確使用各類文字、圖形,形成科學的批注體系。例如,在閱讀時用圓圈圈住各段的關鍵詞,以此明確每一段描述的核心內容;以三角形標示精妙的用詞,為摘錄這些詞語做準備;用波浪線畫出文章中的優美句子,用雙杠畫出巧妙使用修辭手法的語句等。學生在閱讀中反復使用這些符號進行標注能充分利用閱讀素材,從閱讀文章的遣詞造句深入作者的情感世界,對文章的理解逐步深入。且在日后的復習中,學生能通過不同符號分辨閱讀的重點,使閱讀過程更富有邏輯性。
三、適當復習與回顧批注
小學生長期記憶的能力尚未發育完全,教師應帶領學生在恰當時機復習、回顧批注,增強學生對批注內容、閱讀文章本身的印象。例如,教師可鼓勵學生在晨讀時大聲讀出自己批注的內容,或是與身邊的同學交流批注內容,回顧自己所寫的批注。教師還可結合閱讀教學的不同目的巧妙使用不同文章中同一類型的批注,起到鍛煉學生歸納、總結能力的作用。例如,在講解梳理文章行文結構的方法時,教師可讓學生回顧自己所寫的提綱式批注,看一看這些批注都有什么特點。學生會發現,自己所寫的提綱式批注大多以情節發展、時間順序為主要依據,提取故事的主要內容。接著,教師再從學生的提綱式批注引入核心教學內容——對文章行文結構的理解。教師從學生自己所寫的批注出發,以學生所作提綱式批注為據進行閱讀教學,學生對自己所寫的內容已經十分熟悉,在后續學習中能夠結合批注經驗理解教師所講內容,掌握解析文章結構的方法。
四、科學評價閱讀批注
教師對學生閱讀批注的評價是對學生閱讀成果的反饋,教師應結合小學生的閱讀學習特點,在對閱讀批注的評價中融入趣味性的內容,激勵學生堅持寫好閱讀批注。例如,教師可在學生評價性批注后發表自己對文章內容的看法,與學生共同探討文章觀點的正誤性。教師評價批注的方式應當是多樣的,并不局限于文字批注。教師巧妙利用圖形、貼紙等元素也可為評價過程增添趣味。為體現評價過程的交互性與師生共同參與的特點,教師還應組織學生間互評,培養學生參與評價過程的習慣,引導學生在查看他人閱讀批注的過程中吸收優點,彌補自身批注方法的不足之處。
綜上所述,基于批注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不僅能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促進學生個性發展,還能增強閱讀教學過程的趣味性,使學生愿意主動閱讀,積極與他人分享自己的閱讀成果。語文教師應繼續挖掘批注式閱讀教學的途徑,使學生能更有效地利用閱讀批注整理閱讀思路,做到科學批注、有效閱讀,提升閱讀學習過程的效率。
參考文獻:
[1]李菊英.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批注式閱讀的應用[J].教師博覽(科研版),2019,9(11):25-26.
[2]王彩霞.小學語文批注式閱讀教學意見分析[J].才智,2019(30):169.
作者簡介:景旭軍,生于1964年1月,男,中專學歷,一級教師,靈臺縣朝那學區街子小學。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