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亞風

摘 要:目的是為初中化學教學提供指導,重點關注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包括教學環境、化學中的重要思想和化學教師職業責任。重點描述初中化學興趣教學所需的廣泛要求,包括教育技術和實驗室設施的工具。
關鍵詞:初中;化學;學習興趣;教學模式
為了促進科學素養的提升,一個優良的初中化學課堂需要有吸引學生參與解決問題和批判性思維的活動。學生應該從宏觀層面,原子層面上了解物質的相互作用。學生應培養調查和驗證科學信息的能力。
一、提前制定教學計劃
提前計劃對學生積極參與學習至關重要。化學教師首先應制定學生的概念學習目標,重點關注化學中重要思想的廣泛概念。開發課程,建立與學生的聯系,鼓勵學生參與和理解教學內容。教師應在每節課開始時確定基本或指導性問題,重點關注教師和學生對關鍵學習目標的理解。
例如,在進行初中化學教學之前,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制定如下教學計劃,如稱取10.0g鎂和銅的混合物放置到燒杯中,并將100.0g稀鹽酸平均分成4次加入燒杯中,反應結束后所得到的實驗數據如下表所示,并提出如下問題讓學生提前進行思考。
(2)金屬銅在原混合物中的質量是多少?
同時教師還可以將其改編成曲線圖式進行計算,也可以采用實驗探究與計算融合的教學方式,此外教師還可以借助多媒體課件、現代教育技術來制定教學計劃,這樣可以通過聲音、動畫等形式來對學生的感官系統進行有效的刺激,從而有效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有效拓展學生的發散性思維,更好地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
二、合理準備課堂問題
無論選擇哪種課程形式,教師都必須提前準備適當的問題,以評估學生在課程每個階段的理解。這些問題包括課程開始時的一個引人入勝的問題,以確定學生已經學習過的內容,在課程中探究問題,以指導學生學習,最后結束問題,以評估學生在課程結束時學到了什么。開放式問題應由學生回答,理解回答問題的目的是面對學生的初步想法,而不是讓學生得到“正確”的答案。
例如:在進行化學實驗過程中,有刺鼻難聞氣體產生,為了更好地查明難聞氣體產生的原因,可以設計如下實驗,具體方法如下:向燒杯中放入35毫升蒸餾水,并將5-7滴無色酚酞溶液滴入燒杯中,查看燒杯內顏色是否發生變化。隨后繼續取無色酚酞溶液10毫升放入試管中,將3-5滴濃氨水緩慢滴入試管中,對試管變化情況進行觀察。再次在b,c試管中分別放入少量沸水,將少量濃氨水放入a,d試管中,并把a,b相連、c,d相連,在裝有沸水的燒杯中放入d試管,最后將a和b、c和d之間的彈簧夾打開,觀察其所出現的反應現象。
教師可以根據上述概述提出如下問題:(1)為何實驗階段會產生難聞氣體?(2)觀察試管b和試管c,查看其所出現的化學現象。(3)通過對改進前后的實驗進行對比,查看有哪些優點。這樣的課堂問題創設,不僅可以確保初中化學實驗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而且還可以加深學生對課堂教學內容的了解和掌握,進而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有效加強實踐訓練
對于化學學生必須是好的問題解決者。通過化學學習獲得的知識能使學生對自己的未來做出明智的決定。強大的化學課程能為學生提供解決現實問題并將這些信息傳達給他人的方法。解決問題是一個積極的過程,這個過程對學生實踐能力的提升是有益的。托馬斯·愛迪生不是按照食譜發明燈泡的。在這個過程中,他研發了1000多個有缺陷的燈泡。學生必須學會探索問題,并明白采取“錯誤”的步驟通常和走正確的道路一樣有價值。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應該注意觀察,以評估它們是越來越接近還是越來越遠離期望的解決方案。當模擬問題解決時,教師應該模擬學生的思維,以幫助學生了解專家是如何思考問題的,從給定的信息開始,最后確定答案是否合理。合作學習策略可以幫助學生解決有意義的現實生活問題。
例如,學生可以團隊合作,調查當地空氣質量,了解他們喜歡的食物的營養價值,或者探究肥料對水質的影響。大部分化學研究的是在初中化學課堂上無法觀察到的原子和分子現象。為了幫助學生理解這些抽象概念,應該使用精心準備的類比和模型。Lewis點結構和分子模型在化學中普遍使用,數學方程、氣體定律也是如此。所有的模式都有局限性,因此教師應該用好的問題來規劃課堂討論,以防止學生以后產生誤解。專業名詞在化學課堂上可能會產生問題。例如,學生可能在數學上定義密度,并說明如果一個物體的密度小于1g/cm3,它會漂浮在水中,但是當被要求更深入地思考浮力時,學生可能無法用粒子來解釋漂浮。一般來說,在課程結束時教師應當對專業名詞進行解釋,以幫助學生更深入透徹地理解化學概念。此外,通過寫日記或尋找真實世界的例子,讓學生有時間反思他們的學習過程,將有助于他們對知識點的有效理解。
對初中階段的學生而言,化學這門學科中涉及的一些專業知識有時顯得較為枯燥,這時應以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出發點,合理選擇和設置教學內容,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