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喜
摘 要:高中物理教學要關注學生對物理知識是否進行了有效的學習和理解,能否利用物理知識解決生活實際問題,以發揮物理學科的實際效用。針對這一需求,高中物理教學要把握學科核心素養,以此為中心,推理物理教學工作的有效開展,引導學生深入地學習和理解物理知識,以培養學生物理核心素養,為學生日后的學習及成長打下堅實基礎。
關鍵詞:核心素養;高中物理;教學實踐
一、突出動態化教學,針對性培養核心素養
在開展課堂教學過程中,將核心素養與學科教學進行緊密結合,能夠使物理課堂教學更好地適應學生的發展。教師在教學中,要加強與學生的互動和交流,把握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對學生物理學科核心素養進行針對性的培養,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使學生對物理知識有更好的理解和掌握。這一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對動態化教學模式進行應用,實現對傳統課堂教學模式的創新發展。
例如,在牛頓力學知識點教學過程中,涉及的科學方法和物理思想比較全面、豐富,在引導學生對力學知識學習過程中,要做好動態化教學,突出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實現對物理知識點的深入探究和學習。如學習牛頓第二定律知識過程中,結合公式F=ma,通過動態化教學,使學生對物理觀念進行有效的認知。通過動態教學,使學生對因果關系、矢量關系進行探討和思考,從而對表達式F=ma的內涵進行理解。
二、加強生活化教學,培養學生科學思維
高中物理教學的關鍵點在于使學生理解物理學科知識,利用物理知識對生活問題進行解決。物理知識來源于生活,是對生活經驗的高度總結及概括。因此,在物理教學中,把握生活化教學,使學生將物理知識與生活進行聯系,拉近物理學科與生活的距離,能夠點燃課堂活力,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對物理知識進行深入探究及思考,以提升學生物理學習能力,進一步培養學生物理學科核心素養。加強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學,借助形象化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對物理知識進行學習,培養學生科學思維,有助于提升高中物理教學效率和教學效果。
例如,設置問題——為什么物體會下落呢?為什么重力差別大的物體下落時間會相同呢?通過設置問題,引出重力知識教學內容,并結合生活中的常見物體,進行重力實驗。這樣一來,通過物體下落以及不同物體下落的時間,引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和探究欲望,從而使學生對重力的知識點進行認知。接下來,結合重力知識,對物體下落的時間展開探討,把握重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通過生活化教學,使學生猜想重力大小與物體質量、物體形狀、物體體積、物體密度之間的關系,實現對物理知識的學習及理解。
三、做好師生互動交流,促進核心素養生成
高中物理知識教學時,為了讓學生對物理概念進行有效理解,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物理思維,引導學生對物理知識進行有效探索和思考。在對學生物理思維能力培養時,要突出思維的靈活性和創新性,從而引導學生對物理知識進行深入思考,對知識結構之間的關系進行把握。這樣一來,學生對物理知識的學習能夠從整體角度出發,把握物理知識點的關鍵,從而形成系統的、完整的物理知識體系。
例如,在學習“向心力”知識點的時候,要重視師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為學生設計一個向心力的學習情境。首先,教師需要與學生做好溝通和交流,向學生講授向心力的相關知識,使學生對向心力的知識有一個簡單的了解和認知。其次,在進行向心力知識講解時,為了引起學生的注意,可以采取以問導學的方式。如“向心力大小測量過程中,需要考慮哪些影響因素呢?”結合問題對學生進行引導,學生通過思考,提出自己的觀點。最后,結合學生提出的觀點,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實驗探究。如設計“小球質量與向心力大小的關系實驗”,引導學生進行實驗方案的設計,并對實驗數據做好記錄。通過師生互動交流、動手實驗,使學生對向心力的知識點進行深入學習和理解,培養學生科學探究能力,促進學生物理學科核心素養的形成及發展。
綜合上述分析來看,在開展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立足學科核心素養,將物理學科素養在課堂教學中進行有效滲透和應用,指導學生對物理知識進行有效學習,把握抽象的物理概念,培養學生物理科學思維,對物理知識進行深入學習及應用。此外,對物理知識的學習,要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把握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從而對物理知識做好探究和思考,強化學生對物理知識的學習和理解。
參考文獻:
[1]宋新明.核心素養視角下的高中物理教學情境創設策略[J].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19,48(22):11.
[2]林艷欽.高中物理教學中提升核心素養的思考[J].中學理科園地,2019,15(6):40-42.
[3]趙忠文.聚焦高中物理實驗 提升學生核心素養[J].課程教育研究,2019(52):213.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