祿興明
摘 要:高中生物教學的開展要重視習題知識點,強化學生重難點記憶,發揮生物課堂學習的有效作用,讓課堂教學的效果大大增強。在高中生物習題練習過程中,學生需要獨立完成教學活動,從而達到鞏固知識點、增強解題技能的目的,對于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更有效。
關鍵詞:高中生物;習題教學;多層次設問
一、重視習題教學反饋的科學性與層次性,培養與保護學生自主練習的積極性
為了讓高中生物習題教學的有效性大幅增加,在選擇題的內容選擇上需要具有強烈的針對性,需要從遠到近、由簡到繁、由已知推向未知、由易及難、從具體到抽象等富含各個層次性與科學性,從而讓習題教學幫助學生完成自主練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讓學生逐漸養成從知識推出解題方式的規律,讓學生完成分段式練習與挑戰,從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性,在一步一步解題過程中獲得解題的成功感與喜悅感,讓教學反饋更具有效性,幫助學生逐漸養成積極主動、勤奮好學的學習態度。在長期的學習發展中養成樂于探索的良好思維品質。
比如,在高中生物學習過程中,課堂講解完核酸的內容后,教師可給出下面這個問題:核酸的水解產物是什么?DNA的水解產物有哪幾種?核酸徹底水解產物是什么?DNA的徹底水解產物有哪幾種?從上面的四個問題,讓學生給出解題答案屬于基礎性知識問答,并不會給學生造成嚴重的心理負擔,但是能幫助學生對核酸的結構水解、組成、分類等進行進一步鞏固與加深印象。第一個小問需要讓學生了解核酸的水解產物是其結構單位核苷酸;第二個小問讓學生了解五碳糖與核酸和核苷酸的分類;第三個小問是了解核苷酸進一步水解可分為三個小分子;第四個小問是想讓學生進一步深入理解核苷酸和氮堿基的種類。以上四個問題在解答過后,學生就能對核酸的分類、結構、組成與水解的認識進一步鞏固與加深,從而形成系統的知識網,這種一步步引導式教學能發展學生思維。
二、一題多層次設問的反饋,鍛煉學生思維的邏輯性與深刻性
一題多層次設問是幫助學生腦中知識點加強訓練力度的重要方式。這種方式能讓學生感覺到作業量并不會增多,從而幫助學生減少來自作業的心理負擔,讓學生在完成作業過程中更具積極性與主動性。此外,題目的設置還需由淺入深,從簡單到復雜,層層設置,從而幫助學生完成分層訓練與挑戰訓練,更助于學生激發學習興趣。更重要的是,這種一題多層次設問的方式能讓知識點的層次性與邏輯性強強結合,滿足學生對知識點的學習規律,讓學生在循循善誘的誘導下逐漸厘清課堂知識點之間的關系,在腦中形成相應的知識體系,進而培養學生思維的深刻性與邏輯性。
比如在高中生物教材中有一道典型例題,題目如下:人的白化病是屬于常染色體遺傳,白化病正常是隱性。一對表現型為常態的夫婦,育有一個既患色盲又患白化病的兒子。第一小問,該對表現型正常的夫妻的基因型是什么?第二小問,他們育有的孩子能否出現一個既不患色盲也不患白化病的孩子,若有,請寫出該孩子的基因型?第三小問,這對表現型正常的夫婦孕育正常孩子的概率是多少?以上三個問題,看似是對前一個問題的補充說明,而其實是對遺傳問題的解題技巧與事物進行充分研究討論,從而系統地進行考查與解題訓練。第一小問,主要是幫助學生完成對表現型與基因型之間推導過程的知識點掌握以及各親屬關系之間的基因推理;第二小問是要求學生在得出夫婦基因型的條件下,寫出該夫婦所孕育的子女全部可能的表現型與基因型;第三小問,則是需要學生在第二問的條件下繼續深入研究子女中出現各表現型與基因型的概率。以上三個問題的逐層解析與討論可以幫助學生對遺傳問題的解題技巧和思路有全面的理解和系統的推導,從而加深學生思維的深刻性與邏輯性。
三、重視習題教學反饋的多樣性與靈活性,培養與激發學生自主練習的興趣
不論在哪個年齡層次,興趣都是學習新鮮事物的最佳老師,而在習題教學活動中興趣也是最佳的學習方式,學生對習題教學內容有一定的興趣后,才能逐漸探索與發現其教學過程中的方法形式,逐漸養成解題過程的多樣性、創新性與靈活性,而不只是拘泥于籠統的練習方式。
第一,進行習題教學時不能只從教材配套的習題中進行教學,而應根據教學內容選擇合適的習題,并對教材配套的習題內容進行適當取舍和創新,從而讓其教學過程更加具有針對性與有效性,讓學生在由簡到繁的習題練習過程中逐漸掌握學科知識點,對習題練習量的提高有重要幫助,不能讓學生在練習過程中感到疲憊和負擔,否則會適得其反,影響學生今后對習題教學課程的興趣。
第二,在習題形式的選擇上要靈活多變,積極提升教學課堂的有效性。比如,可以將填空題改成判斷題,將簡答題改為填空題,將選擇題改成填空題等形式。比如,上文提到的“DNA的水解產物是什么”一題,這種填空題在學生對核苷酸的相關知識點還沒有籠統的掌握,還要形成系統的知識網時會有一定的困難,因此可將該題改成非常簡單的選擇題:“DNA的水解產物是?A.磷酸 B.核苷酸 C.含氮堿基 D.五碳糖”如此一來簡化了學習訓練的難度,不會打擊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激發和培養學生自主練習的能力。
四、重視習題教學反饋的自主性與開放性,培養與開發學生自主獲取知識的能力
從新課改的推行過程中發現,當前重視學生對知識點正確理解和掌握的同時,更加重視學生主動學習獲取知識能力的培養。即,希望學生在高中生物習題教學過程中,學會如何學、辨別學、思考學、求知學、探索學等,進而幫助學生逐漸形成系統的學習方式和處理方式,這是當前教學中教師具備的重要職責之一。所以,習題教學反饋需要重視其自主性與開放性,從而實現有效的實習教學。在此過程中,不需要老師一個一個地解決問題,也不需要教師去誘導學生去尋找正確答案,更不需要學生去做一個接一個的題目,而是需要在習題教學反饋過程中,開發和培養學生自主獲取知識的能力。在習題設置時可將習題內容分成必做內容與選做內容,從而滿足不同知識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幫助所有學生實現在自身能力基礎上的發展與進步;或是進行分層訓練,直接設置分層練習題目;抑或是讓學生自己找題、做題、命題。而在習題教學反饋時,可進行組內互查,組間交流和教師評價等多種方式結合進行,將思考與探索的時間充分給予學生,而不是一味地告訴其正確答案,讓學生在探索過程中獲得成功的喜悅與快樂。
五、重視習題教學反饋的全面性與及時性,培養與開發學生的綜合素養
課后習題教學反饋需要重視其及時性與全面性,課后習題一般是在當堂課程完成后布置,從而做到趁熱打鐵,讓學生對當天的教學內容和知識點進行鞏固與掌握,優化學生學習效果。如此一來,可以幫助學生的課后練習與課堂內容緊密聯系起來,讓學生在習題教學練習時不會過于吃力,反而會比較輕松,達到良好的心理效果,從而幫助學生提高學習積極性與自主性。所以,在課后習題內容選擇與布置時要確定合適的練習內容,并及時提醒學生按時完成,鞏固訓練。此外,在學生完成好練習題目后,還要督促學生對完成的作業進行仔細檢查,或是組內交流檢查,然后再由學生交給老師進行反饋評價。這種自查和逐級評價的模式不但能夠發揮學生對知識進一步鞏固的重要效果,還能幫助學生加深思維能力的訓練與提高。比如,對學生的習題練習結果評價可分為三個等級,分別是:優秀、良好、中評。優秀的習題應該是習題過程清晰易懂、字面整潔、習題準確性高;良好的習題應該是解題過程較為規范,字面比較干凈整潔,習題準確率還算可以;中評的習題應該是習題過程不夠完善,字跡模糊不清,習題準確率偏低。對于獲得優秀的習題應進行拍照保留,并上傳至學習交流平臺,供各個學生參觀學習,發揮榜樣作用。而對于獲得中評的學生應安排優秀的學生進行一對一幫扶,查漏補缺,從而讓高中生對高中生物的學習能力得到全面提升,總體學習效率逐漸提高。
教師還要善于用發現美的眼睛去尋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亮點與閃光點,并積極給予學生向上的指導與支持,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自信心與積極性,維系師生間的良好情感,促進師生交流,從而激勵學生養成樂于好學、積極進取的學習態度。
綜上所述,在高中生物習題教學反饋過程中,教師要充分把握教學中學生學習是關鍵,教師教學只能作為學生與知識點之間的紐帶與橋梁。教師要敢于放手,充分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體會學習、創新學習,從而幫助學生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讓習題教學反饋發揮良好的作用與功效,提高高中生物習題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潘麗.普通高中生物作業分層設計的實踐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7(411):235-237.
[2]潘斌,潘紫千.“一點多型”高中生物多課型微課體系的建構[J].中小學數字化教學,2017(2):40-42.
[3]邱磊.“三段五步”教學構建高效課堂的策略研究[J].教育科學論壇,2017(35):66-70.
[4]張葳,曹思源,胡興昌.核心素養視域下的高中生物微課程設計研究[J].中小學數字化教學,2018(2):7-9.
[5]王雅琴.芻議高中數學核心素養的教育價值及教學滲透策略[J].張家口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31(1):79-80.
[6]張莉媛.培養批判性思維發展生物核心素養[J].名師在線,2018(3):67-68.
[7]郁艷琴,姚遠,趙歡歡.信息技術環境下高中生物精準教學模式的構建[J].中小學電教,2019(Z2):36-39.
[8]劉恒,劉進全.數學概念圖視野下高中習題教學實踐探索[J].中學數學,2019(17):72-73,75.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