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藝文?張春炬
【摘 要】情緒勞動是幼兒教師日常工作的重要內容。由于幼兒教師群體的特殊性及其職業的特定性,其負性情緒問題十分普遍。這些負性情緒會從教師的教育行為、工作態度、人際關系等方面表現出來。筆者基于對河北省保定市青年路幼兒園教師情緒勞動的調查研究,對其成因及危害進行了分析與論述,并提出了一些解決策略。
【關鍵詞】情緒勞動 負性情緒 淺層行為 深層行為
幼兒教師作為高情緒勞動者,在工作中必須經常做到用正性情緒去面對幼兒及家長,并壓抑自己的負性情緒,筆者基于對河北省保定市青年路幼兒園教師情緒勞動的調查研究,闡述了幼兒教師情緒勞動現狀,并對其成因及危害進行了分析與論述,同時介紹了一些解決教師負性情緒問題的方法。
一、幼兒教師負性情緒勞動的成因分析
筆者對河北省保定市青年路幼兒園132名教師進行問卷調查,結果發現幼兒教師負性情緒的成因有以下幾點。
1.幼兒教師群體的特殊性
第一,女性群體為主。受職業特點的影響,幼兒教師群體以女性為主。河北省保定市青年路幼兒園共計132名在職教師,其中女性教師為114人。第二,教師年齡偏大。在河北省保定市青年路幼兒園132名教師中,年齡在40歲以上教師為59人,30歲以下教師僅為11人。第三,教師學歷層次較低。河北省保定市青年路幼兒園真正科班出身的幼兒教師僅占10%左右。學歷水平偏低使得很多教師缺乏專業理念的支撐,缺少科學的觀念與方法。
2.幼兒教師職業特點的特定性
第一,教育對象年齡小。幼兒園的教育對象為3~6歲幼兒,具有自理能力差、情緒易波動,自我約束力、控制力較弱等特點。第二,職業要求高。幼教職業本身要求幼兒教師必須要具有示范榜樣作用,要求在幼兒面前以規范化的形象出現,用微笑、和藹、親和、溫柔的言行面對幼兒及家長。這樣的標準和要求,讓教師必須對自己的一言一行加以注意,有時甚至需要強行控制自己的行為。
此外,幼兒教師自我發展空間狹小,帶班中幼兒的意外事故風險高等因素也是個別教師負性情緒形成的原因。
二、幼兒教師負性情緒勞動的危害
教師在工作中的負性情緒容易產生一系列不當的教育行為,會對幼兒情緒及心理發展產生巨大影響。另外,負性情緒容易產生職業倦怠,形成負能量,破壞團隊凝聚力,從而影響幼兒園的教學及管理。
1.影響幼兒情緒發展
幼兒教師的負性情緒對幼兒的影響主要表現為:教師情緒不穩定很容易使幼兒產生愛發脾氣、爭吵、說謊等社會行為問題;教師缺乏自信心會成為一種錯誤的示范,造成幼兒性格和情緒問題,使幼兒產生自卑、膽怯等心理;教師行為沖動直接影響幼兒產生不良習慣,咬指甲、眨眼、咬衣服等;教師缺乏愛心,幼兒會跟著產生性格和情緒問題,如任性、自私、固執等。因此,幼兒的消極心理或心理障礙是與某些教師不健康的情緒狀態直接相關的。要想讓幼兒的心理得到健康發展,教師就應該保持良好的情緒,努力將自己的情緒狀態調整至最佳,從而為幼兒創設一個溫暖和諧、快樂輕松的氛圍。
2.影響教師工作及健康
當教師情緒勞動出現負性問題時,一種情況是將情緒反應或發泄出來,這時,她們會將教育要求及行為規范拋至腦后,對現狀不滿,消極怠工;另一種情況是將情緒帶到家庭中,并反映出來,表現為對家人的煩躁與不滿、亂發脾氣、不愿與家人交流等;還有一種情況是自己將情緒壓抑在心中,引發身體或心理上的疾病。
3.影響團隊建設
當教師的負性情緒長時間得不到緩解和改變,就會使得情緒耗竭,從而產生職業倦怠。教師的職業倦怠在團隊中是一種負能量,會像病毒一樣蔓延。不僅不利于教師自身的專業成長與發展,還會影響他人對工作的認識。例如,當老教師出現職業倦怠后,會直接影響其他年輕教師,給年輕教師帶來負能量,阻礙其發展。因此,在團隊建設中,如何幫助教師,讓其能夠在年復一年的工作中找到工作的樂趣,讓其找到職業滿足感,激發其職業自豪感尤為重要。
三、幼兒教師負性情緒勞動的解決策略
幼兒園管理者需要加強對幼兒教師情緒勞動問題的深入認識,真正從教師自身的內心需求出發,通過各種活動與手段,提升教師的從業自豪感、責任感和幸福感。力求教師深層行為發生,使教師以飽滿的情緒全身心投入工作,進而形成常態化的、比較穩固的心理品質。筆者基于河北省保定市青年路幼兒園的實踐,提出以下解決策略。
1.幫助教師樹立職業理想與信念
第一,設立發展目標。無論教師年齡多大,處于什么發展階段,管理者要幫助其制訂專業發展目標。通過各種學習培訓,幫助其樹立職業理想與信念,同時,帶領教師深入學習《幼兒教師職業道德規范》,了解職業要求,加強對職業的認識與熱愛。所謂“干一行,愛一行”,只有這樣,才能在工作中主動調節自身情緒,避免負性情緒的出現。
第二,開展教師帶教活動。通過老教師與年輕教師結對子的方式,幫助年輕教師,充分肯定每位教師的價值,激發其工作熱情,鼓勵其在工作上的創新。
第三,實施送教下鄉活動。鄉村教師的工作環境及其工作待遇與城市相比存在著巨大的差異,可以帶領幼兒園教師深入貧困山區,了解鄉村教師的工作狀態,體驗他們工作的艱辛,激發教師對自己工作環境的珍惜與熱愛。同時,與貧困山區的教師進行工作交流,幫扶鄉村教師,發揮自己的價值。
2.幫助教師認識自身情緒問題
第一,進行教師情緒管理培訓。幼兒園可以請心理專家對教師進行情緒管理培訓,運用生動的事例幫助教師認識情緒與個人身心健康的關系,了解負性情緒對工作的影響,同時認識自身情緒問題,掌握解決負性情緒問題的方法與途徑。
第二,組織觀影活動。幼兒園可以為教師甄選一些與情緒管理相關的優秀影片,如《憤怒管理》《頭腦特工隊》等,并制作“觀影反饋表”,請全園教師及時記錄下自己觀影后的感受,幫助教師了解自己的情緒,并在影片中獲得啟示,習得一些適用于自己的情緒管理的方法與策略。
3.幫助教師緩解工作壓力
第一,優化管理制度。幼兒園管理者應該進行考核制度改革,變“賦分考核制”改為“集中推選制”。在符合評優條件的前提下,通過教研組推選的方式,教師共同參與確定優秀名額。這樣體現了民主,讓每位教師都能感受到自己是幼兒園的主人,同時讓更多教師看到了評優的希望。設立“教師輪流培訓制度”,即讓每位教師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愛好,申報自己想要參與的培訓方向和內容,由幼兒園進行統一安排,為他們選擇適宜的培訓內容,讓每位教師都能在自己現有基礎上獲得專業化的學習。設立“重大活動申報制度”,即在有活動之前,面向全園教師發放活動內容和安排,請教師根據自己的興趣和能力進行申報,活動內容由中層管理者進行把關。通過采取以上舉措,把更多的機會給予不同年齡、不同層次的教師,讓教師感受到工作的自豪感。
第二,開展系列心理調適活動。幼兒園可以開展一系列幫助教師緩解負性情緒的小活動。如情緒認知方面,包括情緒繪本分享、情緒的色彩、情緒畫語化等;情緒調節方面,包括幽默小樹、沖動是魔鬼、成長的快樂等;情緒分享方面,包括我的幸福故事、我是最重要的等。通過這些活動,讓教師了解自己與他人的情緒,感受不同情緒帶來影響的同時,也增強了教師彼此之間的了解,提高了他們對彼此的認同感。
另外,幼兒園設置專門的“情緒舒緩室”。室內配備優美的圖書、樂曲,輕松的電影及大型毛絨玩具等,為教師創設溫馨的環境。當教師感受到自身情緒的異常時,可以在不耽誤工作的前提下,到情緒室舒緩自己的不良情緒。
以上為河北省保定市青年路幼兒園在解決教師負性情緒問題上的一些做法。對教師情緒勞動負性問題的研究,讓管理者深入地從教師的角度思考問題,運用“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從教師團隊建設、幼兒園管理各項規章制度建設等各個方面,充分了解教師的訴求,在不違背上級部門政策的情況下,努力為幼兒教師創設一個和諧、民主、開放的團隊氛圍,讓每位教師都能感受到自己在團隊中的作用。
本文系河北省十三五規劃課題“人本理念下提升幼兒教師情緒勞動水平的策略研究”(課題編號:K20160209)的研究成果。
(作者單位:河北省保定市青年路幼兒園)
責任編輯:李莎
lis@zgjszz.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