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甘蔗是一種熱帶與亞熱帶地區的多年生宿根作物,由于甘蔗種植地區的土壤和生態環境不同,導致甘蔗生長的長度及外觀都不同,采用機械化的收割方式難度較大,但實際上甘蔗的生產過程中,勞動強度最大、用工最多的環節就是收割環節,因此加大力度研制甘蔗收割機具有重要意義。本文介紹了目前我國甘蔗整桿式聯合收割機應用技術及現狀,并就目前存在的問題進行講解,以及后續如何進行有效的推廣進行了分析,希望能給有關人士提供幫助。
關鍵詞:甘蔗;聯合收割機;推廣
目前,隨著我國蔗糖行業的不斷發展壯大,蔗糖產業脫穎而出,我國已經成為世界蔗糖產業的生產大國。目前我國的甘蔗種植面積已經達到200多萬公頃,但甘蔗收割機械技術是目前限制我國甘蔗生產全程機械化的關鍵,如何加快我國甘蔗產業收割的機械化發展,對于減輕人們的勞動負擔和改進推動我國農業工業化進程,有著不言而喻的重要性。
一、甘蔗整桿式聯合收割機基本概述
(一)甘蔗整桿式聯合收割機基本組成
甘蔗整桿式聯合收割機主要由收割機、急蔗裝置、收集車、裝蔗車及運輸車幾部分組成。下圖為收割機的實物照片。第一,收割機。收割機的收割的過程一般可以分為分蔗、扶起倒伏甘蔗、切梢、切根莖、剝葉等幾部分。機器在工作過程中,甘蔗通過設備上的輥輪被推倒,然后根莖被雙盤切割刀切斷,并通過撥輪和提升輥將其轉到剝葉裝置進行剝葉工作。第二,集蔗裝置。集蔗裝置是安裝于收割機出蔗口的后方,常用于堆放收割機切斷的甘蔗,常見的有懸掛式或者牽引式。第三,收集車。收集車分為兩種機型,都是帶動力的自走式機型,一種是收集量較多的尾隨收割機進行收集的收集車,另一種是單獨收集收割機倒在地里的甘蔗。第四,裝蔗車。裝蔗車由經改裝后帶抱叉的自走式裝蔗機和裝在車廂旁的支架式裝蔗機兩種機型組成。前者機型能裝不打捆的甘蔗,后者只能裝打捆的甘蔗。第五,運輸車。運輸車顧名思義,作用就是將甘蔗運至糖廠進行壓榨的車輛。
(二)甘蔗整桿式聯合收割機優勢分析
第一,目前市場上最為常用的就是切斷式聯合收割機以及整桿式聯合收割機,相對于切斷式甘蔗聯合收割機來說,整桿式甘蔗聯合收割機在實際應用中所收獲的甘蔗斷口較少,能夠長時間存儲,并且損失率相對較低,工作效率相對較高,非常適合應用在現階段糖廠的制糖工藝中。另外,相對于切斷式聯合收割機來說,整桿式甘蔗聯合收割機的輪距(履帶距)相對較窄,對于收割區域的地塊壓實以及碾壓作用相對較輕,對于后續宿根蔗的生長影響相對較輕。除此之外,整桿式聯合收割機由于存在儲運裝備,所以在收割作業時無須運輸車的輔助,可以獨立完成作業,非常適合應用在較小地塊以及較大坡度(坡度≥10°)的區域當中。除此之外,整桿式聯合收割機具有較高的自動化程度,能夠連續性完成甘蔗的切削、扶倒、切割、輸送、清洗以及剝葉等工序。特別是對于小型整桿式甘蔗聯合收割機來說,非常適合用在甘蔗種植區域、農藝、行距以及糖廠壓榨工藝相對受限制的區域,在小地塊和山坡等區域具有靈活、高效的優勢。第二,我國甘蔗的主要產區在廣西,山地丘陵面積占總面積的77%以上,平原約占20%。甘蔗種植區域分散、種植地形復雜、種植方式和甘蔗品種較多、土壤土質差異較大、蔗地多有坡度、甘蔗機收設備以中小型為主。切斷式聯合收割機資源損失大,切開多糖份流失,同時含雜量高并且甘蔗裝載少,運輸收益下降,另外裝載車輛周轉常常耽誤主機作業。對比切段式而言整桿式功率小,重心低,在坡地的行駛穩定性好。剝葉、段尾相對干凈,不存在沒車拉和現場車輛周轉問題。整桿式甘蔗聯合收割機整機采用全液壓驅動與控制,使操作方便,簡單,維修快捷。大范圍可調高度的切梢器、割臺及扶倒器,能適應更多不同的甘蔗品種、地況及地貌;自帶可以旋轉甘蔗收集器,能適應不同裝車需求;無級調速的后輪驅動,能提供快速的轉場速度及操縱方便,靈活。第三,經濟效益優勢。例如某品牌整桿式甘蔗聯合收割機的市場售價在50萬元左右,在其正常使用壽命內能夠完成3萬t的甘蔗收獲工作量,那么機具的折舊費用為16.7元/t。在實際使用過程中還涉及操作人員費用、管理人員費用、油耗、保養費等等相應的成本。從2018—2019年的實際情況可知,各方面費用情況如表1所示。從表1中可知,整桿式甘蔗聯合收割機的總成本為30.2元/t。
而2018—2019年度的人工收割成本為60~70元/t,所以相對于人工收割來說,采用整桿式聯合收割機具有較大的成本優勢。
相對于整桿式聯合收割機作業來說,采取人工收割的方式一般情況下蔗頭要高出3~5cm,再加上其他方面損失最終的總損失能夠達到1.8t/hm2,而采用聯合收割機的平均總損失量為1.5t/hm2,所以機械化的收割損失率要低于人工方式。另外,雖然采用聯合收割機作業方式的含雜率相對較高,但是只要通過工廠的有效扣除雜質并不會對正常生產造成較大影響。經過測算可知,整桿式甘蔗聯合收割機的平均工效能夠達到6.2t/h,平均油耗能夠達到1.26L/t,具有比較高的效率和工作穩定性。
二、甘蔗整桿式聯合收割機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一)機械方面的問題
整桿式聯合收割機存在很多易損易耗的部件,這些部件使用壽命較低,更換頻率相對較高,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機收的效率。同時整個設備在應用過程中耗油量較大,運行費用較高,同時設備在進行遠距離托運時費用相對較高,都限制了其推廣應用。另外,收割機的售后服務相對不足,某些配件無法及時進行維修,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作業時效。除此之外,該收割機的整體重量較大,在運行工程中對于土地壓實較重,很難應用在頭兩年的甘蔗收割中。該設備的機身相對較長,靈活性較差,一定要應用在兩端存在地塊的區域才可以正常掉頭,并且在掉頭過程中也會影響到其他農戶。若是原地進行掉頭,就會破壞掉該區域的蔗根,同時也會損壞機耕路,農民意見較大。
(二)鄉鎮方面的問題
各地對于整桿式聯合收割機的認識程度不同,很多鄉鎮的領導以及人民群眾對于該收割機的優勢以及應用前景意識不夠,沒有積極進行推廣,很多鄉鎮機械式收割的面積還是為零。因“雙高”基地從小塊并大塊再分割為小塊,且部分地塊單邊有機耕路,適合整桿機收地塊不多。因蔗農種植習慣和甘蔗生長分薛等原因,即使是標準機種1.2m行距開行地塊也普遍出現斷蔗、壓蔗根、壓蔗頭的現象。部分鄉鎮沒有很好地宣傳發動,沒有充分利用村屯干及甘蔗聯絡員的力量落實地塊,工作推進比較困難。
(三)運營企業方面的問題
隊伍組建比較滯后,機手的招錄、培訓較慢;整個運營、管理成本較高;作業涉農場范圍較大,管理難度較大,造成工作效率不高;機手操作技術有待提高,積極性未得到充分調動,造成作業效率不高;公司運營體制有待完善,各方要素沒有很好地協調調度,運營過程碰到問題較多。
(四)糖廠方面的問題
某些糖廠沒有按甘蔗榨季指揮部會議做出的決定抓落實,影響機收的推廣;某些糖企在調度運輸方面沒有開通綠色通道,車輛調度也不及時,影響蔗農的積極性;糖企沒有真正發揮蔗區區長、甘蔗聯絡員等人員的積極性,甚至出現個別聯絡員唱反調,不配合整桿機收的情況。
三、甘蔗整桿式聯合收割機推廣要求及策略
甘蔗機收是甘蔗生產全程機械化的關鍵環節,是推進甘蔗產業二次創業的重要舉措。很多地區政府已經下達了甘蔗機收工作目標和任務,并納入了甘蔗“雙高”績效考評內容,這些都為整桿式聯合收割機推廣應用打下了良好基礎。各地區相關部門要認真落實政府機構的要求,采取積極策略加大整桿式聯合收割機的推廣,提升甘蔗機收的應用范圍,進一步推動甘蔗產業的發展。
(一)各鄉(鎮)、街道、農場繼續組織推進甘蔗整桿式機收工作
各鄉(鎮)、街道、農場要切實加強對甘蔗整桿式機收工作的領導,主要領導要親自布置,經常過問。分管領導要具體抓地塊的落實,確保任務完成。要充分發動包村干部、村干、屯干及甘蔗聯合收割機的力量,層層分解責任和任務,以屯為單位簽好協議,落實好地塊,重點抓好甘蔗種植大戶、“雙高”片區及第三年宿根蔗的地塊落實。
(二)加快土地資源整合
農村的土地資源整合工作需進行合理地長遠規劃,改變傳統的生產和利用方式,走集體化、規模化發展道路,使我國農村土地資源得到更加合理科學的利用。整合土地資源對實現甘蔗機械化收割有著重要意義。集中種植大戶對其進行技術和政策的正確引導,做好提前規劃,鼓勵種植大戶、蔗糖廠和農機合作社等組織進行一條龍規模化經營模式;集中整治分散的土地,便于適用中型及大型機械化生產要求;對于個別土地不平整,如山地、梯田、丘陵等,要根據實際情況研發制造小型甘蔗收割機,使甘蔗機械化作業得到最大限度發揮。
(三)運營公司要完善管理機制,落實好相關政策
運營公司要根據目前存在的問題和困難完善好人員管理機制,挖掘適合的發展模式,充分調動機手的主觀能動性和積極性。同時要做好和農機中心及售后服務公司的對接,落實好甘蔗生產全程社會化服務補助政策,督促售后服務公司做好售后服務及機手的維修培訓工作,全力以赴開展機收工作。
糖廠要加大對機收工作的支持力度。甘蔗機械化收割工作要全力推進,離不開糖廠的大力支持,糖廠應在扣雜政策上給予更大力度的支持,車輛調度及進場方面給予更多的優惠政策,吸引更多的蔗農選擇機收作業。
(四)加強技術方面的服務
相關鄉鎮等政府機構要積極配合甘蔗機收服務企業以及合作社落實機收作業區域,從根本上解決機收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同時要和制糖企業進行有效溝通協調,增強機收服務,不斷進行壓榨槽技術的升級改造,進一步提升機收壓榨一體化水平。采取開通機收甘蔗運輸入廠的綠色通道、機收作業補助、機收運輸補助、降低扣雜率等措施,抓緊時間做好甘蔗機械化收割工作。各個鄉鎮機關要定期舉行甘蔗機械化收割的現場推進會以及宣講會,利用多種渠道(例如電視、報紙、網絡、微信公眾號等)加大甘蔗生產機械化的宣傳推廣,大力推動收割機的應用。
四、結束語
隨著技術水平的提升,各地農業都在加大機械化作業力度。甘蔗整桿式收割機具有靈活、高效以及經濟方面的優勢,值得大力推廣應用。本文主要介紹了甘蔗整桿式聯合收割機的組成以及優勢有所,同時分析了其推廣中存在的問題,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相應的策略,能夠對其推廣應用提供一定參考和幫助。
參考文獻:
[1]李鑫.助推甘蔗全程機械化——約翰迪爾舉辦CH530新型甘蔗收割機演示推廣活動[J].農業機械,2016(03):15-17.
[2]程紹明;王俊;王永維.我國整桿式甘蔗聯合收割機的現狀和問題[J].現代農業科技,2013(10):18-19.
[3]梁小軍.整桿式甘蔗聯合收割機收獲模式探討[J].廣西農業機械化,2013(10):88-91.
[4]邢克鵬.整桿式甘蔗聯合收割機液壓控制系統開發與研究[D].河南科技大學碩士論文,2013.
作者簡介:覃紀鴻(1975-10-10)女,工程師,大專,主要從事農機化管理和推廣工作。